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普洱茶“陈化”与“转化”有何不同?影响其转化的因素知多少?

时间:2021-12-27 11:59来源:生茶张古树普洱 作者:佚名浏览:
普洱茶在时间空间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变化呢?首先要了解的两个词语,一个是“陈化”、一个是“转化”。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点呢?
常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有年份的讲究,同样原料的新老茶相比,一般来说老茶的味道会更好一些。
 
因为老茶在保存环境中不断地和周围的空气,水分等物质发生反应,会产生一些新的味道出来,也可以使茶中原有的草莽之气被安抚平和,从而更加适口。
 
所以有些人会有囤茶存茶的习惯,等茶转化出更好的味道再拿出来品饮。
 
普洱茶在时间空间的情况下会产生什么变化呢?首先要了解的两个词语,一个是“陈化”、一个是“转化”。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点呢?
 
陈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表象的普洱茶特征。比如看到的普洱茶条索的颜色,普洱茶的汤色,普洱茶的滋味,普洱茶的叶底,普洱茶的香气。
 
而这种普洱茶的外在表现,只要一直观察,是用人体感官器官能感受到的。陈化,更准确地说是描述普洱茶某一时间段的外在表现结果。
 
转化,描述的是普洱茶的内在表现,也许就是暂时的一个过程。普洱茶研究到现在,我们都知道普洱茶的变化是因为普洱茶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了变化,而微生物我们用感官器官是看不见的。
 
比如一定年份的普洱茶颜色从黄色变为了棕褐色,这是由茶黄素变为茶褐素,这是微生物的变化。
 
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在普洱茶成品的储存中,不论生茶熟茶,在良好的条件下,都能够通过数年至数十年的后熟作用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口味,使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普洱茶的贮藏过程实质就是茶叶中化学物质的缓慢氧化过程。
 
普洱茶经一定时间的存放后,汤色由生普原来的黄绿或橙黄向熟普的红浓明亮逐渐过度,滋味出现醇和、滑爽的感觉。
 
等待普洱茶转化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一款好茶能在时间的作用下变得更加美妙而滋润,但对环境的要求则是很多人所不能及的。很多人就会问,那影响普洱茶转化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一个内因含水量、两个外因氧气和温度,是影响普洱生茶转化的主要因素,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
 
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遵从普洱茶转化的条件,不同地区的仓储都会形成各具地方气候特色的茶品。
 
观察和体会这个过程,也正是普洱茶品饮收藏过程中的乐趣之一。
 
普洱茶转化的前提是茶叶内含有的丰富内质,在时间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这些物质被转化成更适应饮用的风味。
 
当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0%左右时,普洱生茶的含水量也可以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但这是理想化的环境,我国南北环境气温差别明显,在北方干燥环境中,空气中的含水量较低,会使普洱茶的转化速度变慢。
 
而到了以湿热为主要气候的南方地区,空气中过高的含水量会为细菌及霉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条件,有可能会发霉。
 
辅助普洱生茶陈化的主要外界因素有两个,氧气和温度。
 
普洱生茶的转化是一个氧化过程,氧气在此起到的是加快转化的作用。
 
因此空气的微循环可以帮助提高转化的速度,但过量的通风会使普洱茶脱水,劣化。以往所说的存储环境“通风”,在实践过程中已经被大量事实否定,这一点是特别需要关注的。
 
温度的高低,同样能够影响普洱茶转化,高温的夏季,转化速度快,低温的冬季转化速度慢。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转化 越陈越香 普洱生茶 后发酵茶 茶褐素 茶黄素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现代普洱茶功能研究的成果
现代普洱茶功能研究的成果
普洱茶神秘兮兮的喉韵、水性及
普洱茶神秘兮兮的喉韵、水性及
你想知道的普洱茶知识都在这儿
你想知道的普洱茶知识都在这儿
除了价格普洱茶到底陈化出了什
除了价格普洱茶到底陈化出了什
普洱茶为何要用拼配技术
普洱茶为何要用拼配技术
普洱茶杀青的高低温出现的现象
普洱茶杀青的高低温出现的现象
普洱茶三种懒人的泡法
普洱茶三种懒人的泡法
老曼峨普洱茶特点
老曼峨普洱茶特点
2017年普洱茶新春市场怎么做大
2017年普洱茶新春市场怎么做大
想知道什么茶敢号称集普洱茶之
想知道什么茶敢号称集普洱茶之
为什么普洱茶是戒不掉的瘾
为什么普洱茶是戒不掉的瘾
为什么生普洱茶好找熟普洱茶难
为什么生普洱茶好找熟普洱茶难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