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元的茶和500元的茶有什么区别?
	有一句话在很多领域都适用: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两三分货。
	不过,就真实情况来说,茶价水深,容易踩坑。花着名优茶的价钱买到大宗茶, 新手肯定需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茶包就意味着品质不好的茶吗?
	刻,板,印,象。
	传统的茶包/袋内都是茶末或茶粉,无法用肉眼判断其原料品质优劣,导致很多人认为茶包就等于劣质茶。
	茶叶圈也有鄙视链吗?
	喝红黑黄绿青白茶的,
	真的就看不起喝花茶的吗?
	其实,还好。
	我们再说得“政治正确”点,无论中国、日本还是韩国,茶道精神里总有“和”、“敬”二字,应当常怀平和谦逊的姿态,总的说来,还是不要附庸风雅、贬低他人为好。
	如何判断茶叶品质好坏?
	如果你在茶汤中闻到了任何不好的味道,譬如陈味或者焦味,那么这个茶一定是有问题的。
	茶的风味譬如清高、清纯、清鲜,
	醇和、甘润……
	这些抽象的名词到底代表什么感受?
	如何去感知茶的风味?
	抛开外形、汤色,从品尝的角度,可以从味觉、香气(嗅觉)和触觉(类似于红酒中的body)三个纬度去解析。
	喝茶和喝咖啡、葡萄酒、威士忌,很像的。
	整体来说,茶叶专业审评的基准是绿茶,鲜度是很重要的,意思就是茶叶冲泡出来的汤水要有很明显的鲜香和鲜味,类似于竹子和树叶的感觉。绿茶里有二十多种氨基酸,自然是有鲜味,但和西方所说的鲜(Umami)不太一样的是,茶所说的“鲜”更多是种嗅觉概念,是由芳香烃和酯类带来的,想象一下,刚摘下来的鲜叶清冽又芬芳的新鲜味道吧。
	茶里所谓的花香、果香到底从哪里来?
	你尝、闻到茶里的花香、果香主要有两个来源。
	一是类似于茉莉花茶窨香的工艺,好比是天然香料,香气来自于外部。其中最突出的例子是苏州东山碧螺春,东山农民并不主要靠茶叶作为经济作物,他们常年种植枇杷、水蜜桃橘子等多种果树,而茶树散种于花果树下,花香和果香已经长期渗入茶树的叶子中,于是碧螺春一经冲泡就会有花果奇香。
	另一个是茶叶由加工发生化学变化,内部产生的香气,加工后的茶叶相比鲜叶,至少多了三倍的芳香物质。工艺加工最神奇的例子是凤凰单枞,鲜叶来说,各种凤凰单枞差别不大,但一经加工,就会出现蜜兰、栀兰等多个不同香型出来。
	发酵是个复杂的过程,能让茶叶释放更多风味,比如乌龙茶和红茶的发酵是通过揉捻(红碎茶是揉切)使细胞破碎后,细胞内的多种酶作用于各种内含物质,使其发生酶促氧化。黑茶的发酵,是空气或人为接种的微生物中的酶对茶叶进行发酵。
	对于茶的发酵界定还有很多争议,按照发酵程度从轻到重,依次是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同时还有前发酵和后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区别。如果你是新手,不妨从茶的颜色和风味来理解,将来我们会专门为大家介绍有关茶叶的发酵。
	哪些茶越新鲜喝越好?
	哪些茶讲究陈年?
	是否也会像红酒那样对年份也讲究呢?
	一壶茶到底可以泡几次?
	我要把第一泡倒掉吗?
	就持久度而言,和人一样,茶也有不同。
	普洱茶和乌龙茶往往很耐泡,一般可以十几次,每一泡的滋味都会有微妙的变化,也许第一泡与最后一泡并不像同一款茶。红茶一般六到八次,滋味较为稳定。绿茶一般三次,由于绿茶浸出较慢,控制不好每一泡的间隔时间时,容易出现第一泡淡、第二泡浓、第三泡寡的情况。
	打开茶的正确方式:水质,水温,投茶比,出汤速度等。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茶很复杂?
	能简单说下如何入门从哪里开始吗?
	因为中国的茶实在太!多!了!
	入门的话,从交学费和多喝茶开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