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清末民初景谷、勐腊等地的茶庄商号

时间:2023-08-30 17:14来源:《普洱茶文化大现》 作者:黄桂枢浏览:
《景谷县志》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光绪二十八年(1902),团茶运销下关,被私商茂恒、永昌祥仿制成碗形茶,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茶商大作广
 普洱茶
 
  《景谷县志》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光绪二十八年(1902),团茶运销下关,被私商“茂恒”、“永昌祥”仿制成碗形茶,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茶商大作广告“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于是该茶畅销无余,并被誉名为沱茶。随后又以产地称为下关沱茶、云南沱茶。景谷团茶的加工,奠定了沱茶的雏形,景谷成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景关茶”又叫“谷庄茶”,系用景谷晒青茶作原料,在下关加工,故称“景关茶”。
 
  民国时期,茶叶产业兴旺,商家渐多,民国元年(1912),景谷街人纪襄廷、纪仁寿在景谷街创办“恒丰源”茶庄,并在昆明南正街设分号经销景谷茶。民国五年(1916),景东人梁星楼在景谷街设立“同裕昌”茶庄,新平人来景谷开办“三元利”、“三合祥”茶庄,景谷人傅忠和开办“新华”茶庄。由于茶利丰厚,茶商、茶庄逐渐增多。《景谷县志》载,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景谷共有外商、座商、官商、民商开办的茶庄、茶号30多家,仅景谷街集市就有27家。民国十一年(1922),有镇沅人刘继藩的日升公茶庄。民国十四年(1925),有下关人罗炳生的德茂生茶庄;景谷人康韶音的美利康茶庄,并在昆明有分号。民国十五年(1926)开办茶庄3家,有官员禄国藩的万兴恒茶庄:昆明人钱胜强茶庄;景谷人纪利清的正利茶庄。民国十六年至十九年(1927—1930)期间,开办茶庄四家,均为新平人所开,即富昌隆茶庄、元庆昌茶庄、正义茶庄、振昌茶庄。民国二十年(1931),开办茶庄两家,有四川人雷振德的张鸿记茶庄,四川人的顺兴昌茶庄。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1932—1936)期间,有四川人的同兴和茶庄、宝生号茶庄和昆明人的永生号茶庄。民国二十六年(1937)有四家人合伙开的南华茶庄。民国三十二年(1943),有官员巍山杨荫南的怡丰茶庄。民国三十三年至三十五年(1944—1946)期间,开办茶庄六家,有大理人的协丰茶庄;腾冲人李雪樵的大有庆茶庄,在下半还有分号;大理人的协利茶庄;景谷人杨茂兴等四人合伙的振兴祥茶庄;景谷人的永茂康茶庄,在昆明有分号;景谷人董大老爷的董家茶铺。民国三十六年(1947)有茶盐商号两家,在景谷威远街有普洱人高国兴的同兴号,在景谷凤山抱母井有当地人段鹤林的鹤林号。这些茶庄、商号.有官办、民办,自营、专营、合营、兼营、批发、零售,茶叶运往昆明、下关、滇西、普洱等地,生意兴隆,产销两旺。
 
  清代时,今勐腊县属思茅厅辖区,昔日的倚邦、易武、曼洒、曼砖、革登五大茶山在今勐腊县境内。清乾隆年间(1736—1795),石屏茶商便在易武开设茶庄,经营茶叶生意。据蒋铨先生调查,在曼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的碑文上,就有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一月,重修于乾隆四十年(1775)”的记载。因此,曼砖茶叶生产于建庙以前。民间信奉的财神有文有武,文财神是商代忠诚的文臣比干或药王;武财神是三国蜀汉刚正的武臣关帝,故在外做生意的人,都要供奉关帝武财神。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易武有“同庆号”茶庄(抗日战争时期的庄主是刘葵光,年经营茶叶7百担),据易武一位当年帮“同庆号”挑过茶的老人说,茶叶运昆明、越南莱州,四老斤一筒,衙门税和关帝庙里的香火每担出一斤。厘金由茶号庄主缴纳。那时,仅易武街曾产茶千余担,曼腊五六百担,曼乃1200担,曼洒百十担,大路边五六百担,落水洞一二百担,易田村一二百担。光绪年间,在易武,有专门采制易武山茶叶的“福元昌号”,茶庄主人是余福生,所制圆茶内飞有三种纸色,红紫、浅蓝、白色,盖朱砂红印,在红字内票上写着:“本号在易武山大街开张,福元昌拣选细嫩馨香茶叶。加重萌精工揉造,阳春净白尖……”等语。浅蓝色内飞有字:“本号易武大山开张福元昌记.专办普洱正山地道细嫩尖芽加工督造,历年已久,远近驰名,诚恐假冒,故特加此内票,以杜蒙混。主人余福生”。该茶庄后曾歇业,民国十年(1921)前后重新复业,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年(1913),有“普庆号”制作易武正山茶,有橙黄色双龙图案“普庆字号商标”圆茶内飞。
 
  易武街在民国十八年至十九年(1929-1930)时,制圆茶七子饼的茶号有:向纯武的“同顺祥”,亦称“中信行”、“同兴号”,加工制茶400~500担;钱正利的“宋斌号”,制茶500-600担;刘福元的“同庆号”,制茶400-500担;朱官宝的“同昌号”(抗日时期庄主为黄备武)制茶400担;刘俊川、刘商傅合股的“守兴昌”200担,许飚鹗的“庆春号”200担,吴炳元的“元泰丰”100担,高耀光的“东和祥”100担,李顺来的“迎春号”(联兴号)100担,朱瑞兰、宋斌元、许荣坤、朱玉培、余福生等五家500担,崔经义40-50担。在易武的茶号还有石屏袁谦禄的“乾利贞”,宋聘三的“宋聘号”,傅鉴珍的“大兴号”,刘子辉的“泰来祥”(抗日战争前夕的庄主是黄卫忠,年经营茶叶50-100担)。宋家“宋聘号”茶庄创建于清光绪初年。袁家“乾利贞”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民国初年,袁、宋两家联姻,茶庄合并称为“乾利贞宋聘号”,所制的圆茶印有白底墨蓝色的“乾利贞宋聘号”的“平安如意图”内票,字印在票中图案内,右方如意瓶盖下。横书“春尖”,瓶身直书二行“乾利贞宋聘号”,右边侧条幅直书“货真价实”,左边平安盒身上直书“本号在云南普洱易武山开张,拣提细嫩茶叶采造,贵客赐”(1930);以前印有自底红字图的“宋聘号普茶政府立案商标”内飞,民国十九年后的内飞则为白底墨蓝字图的“宋聘号普茶政府立案商标”内飞,除上端“商标”横书之字外,图案和说明文字与早期内票相同,年经销茶叶600担左右。
 
  易武的“同昌号”茶庄,创办于清同治七年(1868),清末停业。民国十年(1921)前后,由朱官宝重新创建,抗El战争前夕,庄主为黄备武,年经营茶叶400担,其后由黄文兴为庄主,所制圆茶中有蓝色署款为“主人黄文兴谨白”的内飞。20世纪加年代后期,“同昌号”茶庄主人为黄锦堂,圆茶内飞有蓝字、红字两种,但署款改为“同昌黄记主人谨白”。
 
  易武“同庆号茶庄”,创办于清乾隆年间,所制圆茶有“云南同庆号”红色图案的“龙马商标”、内票及内飞,内票商标上印有文字:“本庄向在云南.久历百年字号。所制普洱督办易武正山阳春细嫩白尖,叶色金黄而厚水味红浓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内票以明真伪。同庆老号启”。每块茶饼置放一椭圆形内飞。文字与大商标内票相同,只是落款为“云南同庆老号启”,多“云南”二字。民国九年(1920)以后的内票白底蓝字的“双狮旗图”,上印“商标”、“同庆字号”。内票印有文字:“启者本号向在云南易武茶山,选办普洱正山细嫩馨香茶叶,加重萌芽精工督造,发往香港销售,中外驰名,久为士商所赏鉴,近来假茶渐增仿造愈众,以致鱼目混珠,真伪莫辨,且有无耻之徒假冒小号招牌希图射利,是以本主人有鉴于此特设法维持,立革奸徒作弊,故自庚申年八月改换双狮旗图为记。贵客赐顾务请格外留心,认明图记,免被他人以伪乱真则幸甚焉。总发行云南石屏同庆号制造厂易武同庆号刘向阳谨识”。庚申年即民国九年(1920)改换商标内飞的。
 
  清光绪年间,易武茶区常住人口约10万,有村寨63个,其中56个以种茶为生,易武镇收购、加工、销售茶叶的茶庄就有17家.茶商李开基的“安乐号”茶庄,车顺来的“车顺号”茶庄,因光绪二十年(1894)敬贡“易武正山七子饼茶”而获得过云南布政史转赠御赐“瑞贡天朝”匾额。至今,车顺来茶庄后人家中还保存有一方此匾额,成了昔Et的辉煌见证。
 
  民国十年至二十三年(1921—1934)间,易武的“同兴号”茶庄,亦称同顺祥、中信行,创造于清乾隆年间,民国中期以前的茶,有“圆形牌印”圆茶内飞,直行隶书印于圆圈内,其文日:“云南普洱茶产于普洱府属之七山,日易武、日倚邦、日漫乃、日蛮松、曰攸罗、日漫腊、日漫洒,此七山惟易武所产者为最佳,其味天然清香,无需人工熏造,其性温和,不寒不热,又能消食解暑,于滋养卫生大有裨益,历来进贡之茶均易武产者也。又茶分粗细两种,粗茶即老茶也,细茶即嫩尖也。自曾祖住易武百有余年,拣采春季发生之嫩尖茶,新春正印,细白尖,并未掺杂别山所产。近有采买坝区所产之一种坝茶伪造冒充易武山茶者甚多。特列刷圆形白牌印分别真伪,勿使鱼目混珠,得购此者见可以辨,仕商赐顾请认明本号招牌,庶不致误。云南易武同兴号主人向质卿谨识”。1925年以后的后期“同兴号”向记圆茶,内票是白底蓝字中英文双象图,票头印有“同兴向质卿茶庄总售”字样,亦称“同兴向记茶庄”,其内飞内票在抗日战争前后改制此新版,并出现“同兴向庆记”内飞,民国十八年(1929)时,加工制茶400-500担。
 
  易武“同昌号”同昌黄记(青蓝色印刷),同昌记(红色印刷),不同茶标滋味不同。青蓝色印刷的“同昌黄记”茶标上印有文字:“本号经营茶业历有年,所专购正山细嫩茗芽精工揉造发行,恐有假冒,特加此内飞为记同昌黄记主人谨白”。在易武街的茶叶商号还有同泰昌、泰来祥、余文图、车顺号、安乐号等。
 
  倚邦茶山在清雍正年间,就已有石屏人迁来开发,倚邦的石屏会馆建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在此之前,早有楚雄人、四川人在倚邦落户了,故还有楚雄会馆和四川会馆。光绪年间(1875-1908)。倚邦的茶号有“宋云号”,自光绪初年办到民国初年(1875—1911)止,民国十年(1921)又恢复,年制圆茶200担,销四川。“元昌号”,制作圆茶,光绪年间办。民国时已无,年制茶400-500担,销四川。宣统三年(1911),倚邦有“庆丰和”、“庆丰益”、“元昌”、“恒盛”等四个茶庄,茶叶运往昆明、下关,分销各地。民国2年(1913),又新增加“园信公”茶庄、“惠民茶庄”、“升义祥”、“鸣昌号”等茶号,这时的茶叶。运销越南莱州。“李宝云茶号”,从民国初年到民国十年(1911—1921),年制茶200担。“陈会明茶号”,民国十年到民国二十年(1921——1931),年制茶80担,销越南莱州。“崔梅祥茶号”民国十年(1921)开始,年制茶80担。“盛裕祥茶号”、“杨聘号”茶庄,所各制茶80担。民国初年开业的“杨聘号”所制的“杨聘圆茶”,饼身较小,每饼有立式内飞,白底红字印文:“本号开设倚邦大街,拣提透心净细尖茶,发客贵商光顾者,请认明内票为记杨聘号”。另有“杨斌铨茶号”、“宋耀光茶号”,年各制茶60担,“施友清茶号”、“宋贤生茶号”,年各制茶50担。“陈绍先茶号”,年制茶40担。倚邦在上世纪30年代还有“鸿昌号茶庄”,后来为避战祸,转移到泰国,在曼谷设立“鸿泰昌号”,代理销售倚邦易武圆茶。据当年茶商刘俊川回忆,民国初年(1912),易武茶叶产量有四五千担(每担150老斤),销越南莱州出香港,为七子饼茶,老茶运思茅制紧茶,钱正利家“宋斌号”还制过方压茶,民国三十四年到三十六年(1945—1947)销泰国密赛,产量已降到1000多担。倚邦、曼砖、攸乐茶叶都集中易武加工。
 
  曼洒茶山,清代时已有外籍石屏人进山开发。茶业在民国七年(1918)时最旺,茶号最初有陈家和杨家,后来冯家、李家、高家等纷纷设立茶号,最多的生产100担。曼腊有陈世元家的陈云号,李当寿家的同顺号,高家星家的德顺祥。“陈云号”最大。有马5把(每把马5匹),牛10把(每把牛10头),茶叶直接驮到越南莱州销售,所制的圆茶有蓝色双圈十角形花纹内飞,圈内印有“陈云资印”四字,内票为直书六行蓝字,上端横书“陈云号”。民国时期,在曼洒街,有万顺昌和张秀书两家茶号。在曼黑乡曼洒东南大路边有胡发兴、胡小川、胡金城、罗士元、朱世口、段平生和大漆树的李开元、杨家明等茶号。曼乃乡紧接老挝,是出口茶叶必经之路,过去在老街有何福宝、杨守顺,新寨有余国宝,旧庙有胡士等茶号。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普洱茶 晒青毛茶 倚邦茶山 易武正山 易武茶山 下关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勐海率先春茶开采行动 勐腊临
勐海率先春茶开采行动 勐腊临
详解云南勐腊瑶区铜箐河普洱茶
详解云南勐腊瑶区铜箐河普洱茶
云南古树普洱茶
云南古树普洱茶
茶诗:《惠山泉》
茶诗:《惠山泉》
茶诗:《碾茶》
茶诗:《碾茶》
芒市春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30%
芒市春茶产量占全年产量的30%
普洱茶日晒味
普洱茶日晒味
茶诗:《承示黄君诗再和韵》
茶诗:《承示黄君诗再和韵》
饮茶的知识浅谈
饮茶的知识浅谈
茶诗:《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
茶诗:《逮子得龙团胜雪茶两胯
云县白莺山村古茶叶稳步提升
云县白莺山村古茶叶稳步提升
茶诗:《新茶》
茶诗:《新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