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叶者……八杂之病也。”
	  二、看饼茶里是否存在乌蒂:
	  1、“乌蒂”,即“马蹄叶”。优质饼茶应剔除“马蹄叶”。
	  2、“马蹄口十”含梗量大,是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表现。
	  3、宋代黄儒《品茶要录》:“乌蒂……茶之大病。”
	  5、但“乌蒂”不是幼嫩茎梗,是老化了的茶梗,是“茶之大病”。
	  三、看饼茶里面是否有“白合”
	  1、“白合”,即“对夹叶”、“对开叶”。
	  2、是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
	  3、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白合,乃小芽有两口十抱而生者是也。”
	  4、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对这种芽叶的评价是:“白合不去害茶味。”
	  6、故优质饼茶制造,应剔除“白合”不用。
	  四、看饼茶里面是否过熟:
	  2、宋代黄儒《品茶要录》:“试时色黄而粟纹大者,过熟之病也。”
	  五、闻下饼茶里面是否有烟焦的味道:
	  1、“烟焦”,指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污染
	  4、混杂烟味或煤炭燃烧后的煤焦气味。
	  六、闻泡出来的饼是否有香气:
	  1、“新铁”,指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污染的饼茶。
	  3、明代许次纾《茶疏》:“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明代罗廪)
	  七、观察普洱生饼的松紧是否适度:
	  2、压力过大,茶饼过紧实,成为“铁饼”,“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之(谓澄泥也)”(陆羽)
	  八、观察普洱生饼的外观形态:
	  2、如陆羽《茶经?三之造》“有如竹箨者”,饼边缘、表面起壳、脱落的,即破坏饼的外形美观,也不便于后期的搬运、储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