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鉴别 >

易武、班章、景迈普洱茶的辨别

时间:2016-03-03 14:27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易武、班章、景迈三座山是云南普洱茶原料大叶茶种最有名的茶山,所产茶叶是明清时期进贡给皇室的贡品。因普洱茶市场需求的扩大,很多人看重普洱茶品质,都想购买产自名山的茶,但因名山茶树有限,导致茶叶产量的不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消费者要在市场买到纯正而不经拼配的名山名茶实属不易。不商人就看中这个商机,开始宣扬自己的
普洱茶
 
    易武班章景迈三座山是云南普洱茶原料大叶茶种最有名的茶山,所产茶叶是明清时期进贡给皇室的贡品。因普洱茶市场需求的扩大,很多人看重普洱茶品质,都想购买产自名山的,但因名山茶树有限,导致茶叶产量的不高,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消费者要在市场买到纯正而不经拼配的名山名茶实属不易。不商人就看中这个商机,开始宣扬自己的茶品是出自易武、班章、景迈,有人茶友不懂辨别,那你可知易武、班章、景迈普洱茶的识别方法,这三大茶山所出产的茶叶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1、易武茶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外形上,茶叶为卵圆形,边缘齿明显,条索肥壮显豪;开汤后,汤色明亮,生茶呈微黄色,味道醇和甘甜,少苦涩味。
  易武正山品质特征: 饼形厚实圆润,芽叶肥壮,条索舒展,白毫显露;汤色浅黄透亮;滋味醇和鲜爽,口感协调回甜;香气清纯高扬。得天独厚的气候,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大益深湛的精制技术造就了“易武正山”绝佳的品质。外形上茶叶为圆型,边缘齿明显,条索肥壮显豪,味道醇和甘甜,少苦涩味。
  2、班章茶: 外形上,茶叶为长卵圆形,齿端极尖;开汤后,汤色黄绿,茶滋味浓烈,回甘好,在茶品中属于较为大气的茶,以“霸气”着称,受到不少男性茶友的喜爱。
  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滋味:茶气足,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
  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3、景迈茶: 外形上,茶叶呈柳叶状,条索较纤细;开汤后,茶汤通透性好,清亮微黄色,滋味甘甜,是思茅茶区引以为豪的茶品。
  景迈山,位于澜沧县惠民哈尼族乡,距离澜沧县城78公里。近年来,景迈的名声在外已经远远超过惠民。据了解,景迈山整个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1662米,最低海拔1100米。据最新统计,景迈山糯岗、景迈等10个自然村共有16173亩古茶园
  景迈茶以香气著称,苦弱涩强,属涩底茶,苦味有但不强,是涩味较为明显,干茶就有十分明显的花香兰香,景迈古树茶入口涩味化的很快,回甘也很快,台地茶入口涩感挂在舌面,久久不能化去回甘也很慢,由于景迈古茶园的茶多数生长在万木丛林中,与数百种野生药植物共存,古茶园中各种蜜蜂飞鸟及各种小动物繁多,导致异花传粉丰富,具有珍贵的药物含量,所以导致景迈茶特有的香气。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市场 云南普洱茶 易武正山 易武茶山 普洱散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新手如何冲泡出好喝的普洱茶
新手如何冲泡出好喝的普洱茶
用科学验证普洱茶功效
用科学验证普洱茶功效
科学饮用普洱茶可以降血糖功效
科学饮用普洱茶可以降血糖功效
普洱茶纯料的概念
普洱茶纯料的概念
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锁喉
为什么普洱茶会出现锁喉
怎么投资普洱茶你懂吗
怎么投资普洱茶你懂吗
普洱茶作用介绍
普洱茶作用介绍
云南普洱茶中的变异者
云南普洱茶中的变异者
饮普洱茶要分体质
饮普洱茶要分体质
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因人择时
不宜空腹喝浓普洱茶宜因人择时
忌饭前饭后大量饮普洱茶
忌饭前饭后大量饮普洱茶
普洱茶如何健康的饮茶
普洱茶如何健康的饮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