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红茶总述

时间:2018-07-14 11:33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一词最早见于《多能鄙事》一书。该书成书于16世纪,由此可推测早在17世纪初中国已开始制造
普洱茶
 
     红茶是在绿茶的基础上经发酵创制而成的。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因其干色泽和冲泡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
 
  “红茶”一词最早见于《多能鄙事》一书。该书成书于16世纪,由此可推测早在17世纪初中国已开始制造红茶。现知最早生产的“红茶”是福建崇安的小种红茶。18世纪中期创制了工夫红茶,其加工工艺更加精细。19世纪90年代,中国的工夫红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主要品种。由于茶叶贸易的巨额利润,使得荷兰、英国不满于中国的垄断地位,开始在其殖民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等地引种茶树并生产红茶。至19世纪末,印度开始以机械制茶,研制成红碎茶。从此红碎茶成为国际茶叶市场的主力军,占世界红茶产销总量的90%以上。
 
  世界三大产茶国——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所产红茶各有千秋。其中最负盛名者有四:一是“祁门红茶”,产于我国安徽。二是“阿萨姆红茶”,产于印度东北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其外形细扁,色泽深褐,汤色深红稍褐,滋味浓醇,带淡淡麦芽香、玫瑰香。
 
    因茶单宁含量高而涩味重,冷却后茶汤浑浊,所以是冬季加奶热饮首选。三是“大吉岭红茶”,产于印度大吉岭高原。当地常年云雾弥漫,产于5月~6月的FOP红茶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按”,汤色橙黄,口感细致柔和,上品带葡萄香,最宜清饮。四是“锡兰乌沃茶”,产于斯里兰卡的山岳地带。通常为碎茶,色泽赤褐,汤色橙红明亮,上品茶汤表面呈金黄色光环,滋味醇厚,回味甘甜,风味独特,具有薄荷、铃兰香,既宜清饮,又可添加奶、柠檬、薄荷、肉桂等制成加味茶。
 
  我国的红茶由于初制工艺不同,成品品质亦不同,故有工夫红茶、小种红茶与红碎茶之分。工夫红茶又名“条红茶”,是我国特有的红茶,系传统出口商品。工夫红茶因其工艺技术要求高、制作精细而得名。鲜叶原料以一芽二三叶为主,成品茶呈条索形。用大叶种原料制成的条索肥壮、色泽橙红、金毫密布;而用中小叶种原料制成的条索细紧、色泽乌润。我国的华南茶区、西南茶区与江南茶区均出产红茶。名品除“祁门红茶”、“正山小种”外,还有云南省出产的工夫红茶。“滇红”干茶金毫特显,汤红香浓,滋味浓醇。湖北茶区所产“宜红”,条索紧细有金毫,汤色红艳明亮,香高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其余如江西产“宁红”、四川产“川红”、湖南产“湖红”以及台湾产红茶均香高味醇,名声远扬。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
 
  茶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
 
    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产于我国安徽省南部祁门县一带。祁红创制于1875年,以工夫红茶为主。祁红工夫茶条索紧秀,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内质香气浓郁高长,汤色红艳,滋味醇厚,回味隽永,是红茶中的佼佼者,屡次获得国际和国家级的金奖。
 
  祁门红茶品质超群,被誉为“群芳最”,这与祁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是分不开的。祁门境内峰峦起伏,山势陡峻,林木丰茂,茶园多分布于海拔100~350米的山坡与丘陵地带,气候温和,无酷暑严寒,年均气温在15.6℃,无霜期年平均为232天以上;空气湿润,相对湿度为80.7%;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尤以产茶的4~6月份雨量多,超过200毫米;土壤主要为紫色页岩等风化而成的黄壤或红黄壤,土质肥厚,结构疏松,透水、透气及保水性强,酸度适中,pH值为5~6,含有较丰富的氧化铝与铁质。特别是春夏季节,由于雨雾弥漫,饱经湿润,适度光照,使茶树茶叶的持续柔嫩得以延长。
 
  祁红于每年的清明前后至谷雨前开园采摘,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鲜叶按质分级验收。特级祁红以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为主。其制作分初制、精制两大过程。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精制则将长、短、粗、细、轻、重、直、曲不一的毛茶,经筛分,整形,审评提选,分级归堆。为了提高干度,保持品质,便于贮藏和进一步发挥茶香,再行复火、拼配,成为形质兼优的成品茶。
 
  祁红外形条索紧细秀长,金黄芽毫显露,锋苗秀丽,色泽乌润;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鲜红明亮;香气芬芳,馥郁持久,似苹果与兰花香味。在国际市场上誉为“祁门香”。如加入牛奶、食糖调饮,亦颇可口,茶汤呈粉红色,香味不减,不仅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有药理疗效。祁门红茶从1875年问世以来,为我国传统的出口珍品,久已享誉国际市场。该茶在国际市场上与印度大吉岭、斯里兰卡乌沃红茶齐名,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已出口英、北欧、德、美、加拿大、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正山小种
  小种红茶也是我国特有的红茶。正山小种是最优质的小种红茶。仅产于福建省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正山小种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加工时独有熏焙工序,用松柴明火将茶叶熏焙至干燥。因此茶汤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有桂圆汤味,在18世纪就远销欧美各国。据《中国茶经》介绍,正山小种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的“高山茶地区所产”之意,原凡是武夷山中所产的茶,均称作正山,而武夷山周边地区所产的茶称外山。
 
  现在正山小种产地仍以桐木为中心,另崇安、建阳、光泽三县交界处的高地茶园均有生产。产区四周群山环抱,山高谷深,气候寒冷,年降水量达23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80%~85%,雾日多达100天以上,日照较短,霜期较长,土壤水分充足,肥沃疏松,有机物质含量高。茶树生长茂盛,茶芽粗纤维少,持嫩性高。
 
  经过精心采摘制作的成品正山小种茶,条索肥壮,紧结圆直,色泽乌润,冲水后汤色艳红,经久耐泡,滋味醇厚,似桂圆汤味,气味芬芳浓烈,以醇馥的烟香和桂圆汤、蜜枣味为其主要品质特色。如加入牛奶,茶香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甘甜爽口,别具风味。
 
  由于正山小种红茶其独特的品质特征,特殊的生长环境,特殊的加工工艺,因此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滇红工夫
  滇红工夫茶,属大叶种类型的工夫茶,主产云南的临沧、保山等地,是我国工夫红茶的后起之秀。滇红工夫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
 
   滇红工夫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滇红工夫茸毫显露为其品质特点之一。其毫色可分淡黄、菊黄、金黄等类。凤庆、云县、昌宁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菊黄,勐海、双扛、临沧、普文等地工夫茶,毫色多呈金黄。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唯秋茶多呈金黄色。 
 
  滇红工夫内质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茶区的云县、凤庆、昌宁为好,尤其是云县部分地区所产的工夫茶,香气高长,且带有花香。滇南茶区工夫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滇西茶区工夫茶滋味醇厚,刺激性稍弱,但回味鲜爽。滇红工夫以外形肥硕紧实、金毫显露和香高味浓的品质独树一帜,系深受欢迎的工夫红茶。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市场 工夫红茶 祁门红茶 咖啡因 红碎茶 茶红素 多酚类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和冲泡方法
古树红茶的制作工艺和冲泡方法
滇红、闽红、祁红,中国三大红
滇红、闽红、祁红,中国三大红
红茶暖胃,但应该怎么冲泡呢?
红茶暖胃,但应该怎么冲泡呢?
红茶养胃,绿茶伤胃?有哪些喝
红茶养胃,绿茶伤胃?有哪些喝
鉴别红茶优劣的两个感官指标是
鉴别红茶优劣的两个感官指标是
红茶冲出“泡沫”是因为脏吗?
红茶冲出“泡沫”是因为脏吗?
红茶正山小种新茶和陈茶有什么
红茶正山小种新茶和陈茶有什么
你喝的红茶酸不酸?为什么有些
你喝的红茶酸不酸?为什么有些
英红九号的由来  英红九号红茶
英红九号的由来 英红九号红茶
红茶冷了会变浑,真的是品质好
红茶冷了会变浑,真的是品质好
英红九号与英德红茶有什么区别
英红九号与英德红茶有什么区别
红茶是否越陈越好?
红茶是否越陈越好?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