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近代中国茶业科技发展史

时间:2023-08-25 14:10来源: 茶贵人 作者:佚名浏览:
数干年来,中国人的勤劳智慧造就了丰富的茶类和众多的花色,积累了卓有成效的茶叶生产经验,也有一批茶业著作流芳于世。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封闭,中国茶业科技长期处于经验茶学状态。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接受了新思想,学习了新文化,并随着西方的农业科
普洱茶
数干年来,中国人的勤劳智慧造就了丰富的茶类和众多的花色,积累了卓有成效的茶叶生产经验,也有一批业著作流芳于世。但是,由于封建社会的封闭,中国茶业科技长期处于“经验茶学”状态。自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许多有识之士接受了新思想,学习了新文化,并随着西方的农业科技的传入,特别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及其技术,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仿效建立改良场、试验站,设置茶叶专门科研机构等,才深刻地改变了我国茶业科技的落后状况,使茶业科技走出低谷,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
1.近代茶业科技的建立
1896年清政府两江总督刘坤一,明令以机器制造外销茶叶,倍受各界注目,但因茶商的反对,终未成事业。
刘坤一
1905年,清政府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周馥,派浙江慈溪人郑世璜、翻译沈鉴少、书记陆溁、茶司吴文岩、茶工苏致孝、陈逢丙赴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考察茶业,著有《乙已考察印锡茶土日记》,曰:“……中国红茶如不改良,将来决无出口之日,其故由印锡之茶味厚价廉,西人业经习惯,……且印锡茶半由机制便捷,半由天时地利。近观我国制造墨守旧法,厂号则奇零不整,商情则涣散如故,运路则崎岖艰滞,合种种之原因,致有一消一长之效果。”1907年,江南商务局在江苏南京紫金山麓的薛雷涧设立江南植茶公所。植茶公所是一个茶叶试验与生产相结合的国家经营机构,创办人就是郑世璜,该机构在辛亥革命后停业。1909年,在湖北省羊楼洞设茶业示范场,场下设讲习所,培养人才。1910年,在江西设宁州茶叶改良公司。此外,还在四川省灌县设通商茶务讲习所。
郑世璜
1914年农商部商业司将湖北羊楼洞示范场改办为试验场,有茶园50余亩,茶厂一座,采制加工青茶及老青茶。1915年,北洋政府农商部在安徽祁门南乡平里村建立农商部安徽示范种植场,1917年又改名为农业部茶业改良场,在皖赣两省协助下,在其红茶重要产区设县总场及分处。由于当时缺少大量的专门人才、足够的试验经费和先进的必需设备,又受当时的政局影响,不少示范场、改良场或试验场被改组或停歇。尽管如此,19世纪的一些茶业科技的改革,毕竟给我国茶叶科技灌注了活力,带来了希望。
刊载郑世璜出国考察报告的《东方杂志》
2.近代茶业科枝的奠基人
清末民初,我国近代最早公费出国学习农业科技的一批留学生,回国以后,极大多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我国近代农业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诸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不少人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成为我国的著名农业科学家。
 
吴觉农
在茶业界,被派往国外的留学生也不乏其人。1914年云南朱文精赴日本学习茶技;1919年浙江吴觉农等亦被派往日本,在农林水产省茶业试验场学习,1920年安徽派胡浩川等去日本留学。在19世纪30~40年代,还派遣李联标等留学生横渡太平洋去美国等学习茶业科技,收集有关资料,成绩斐然。此外,有一批非茶学留学生,例如王泽农等人,在国外攻读其它学科,回国后从事茶业,大大增强了茶业科学技术力量。
张天福
中国在派遣留学生的同时,各省还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去产茶国进行短期考察,以学他人之长。1934年以后,吴觉农、张天福等人分别考察了日本、印度、锡兰、苏联、印尼、英国等地,写出了专门报告。吴觉农的三篇考察报告,鼎力宣传他国茶业之利,要求改革中国茶业之弊,特别与胡浩川合著《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一书,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发展茶业的重要性,切中当时中国茶业上的陈弊,提出了中国茶业的复兴计划。其中,明确要求建立茶业研究机关,并对试验机关的分布、研究工作的分配作了概述。
 
胡浩川
1922年,吴觉农自筹资金,在浙江上虞试办茶场,搞茶叶机械加工,后因资金不足,力不从心,机械制茶试验夭折。为了实现华茶加工机械化,吴觉农等人又参考中外成规,悉心改案,于1933年设计出蒸、炒、揉、干四种工序的机械样图,并由上海环球铁工厂制成,安放在皖、湘、赣等产茶省茶业试验(改良)场试用。实践证明,机械加工成的茶叶,不论是红茶抑或绿茶,品质均有所提高。
我国近代许多茶叶科学家,他们不仅在言论上大力呼吁加强茶业科学研究,而且身体力行,深入产地,实地试验,悉心指导,为我中国近代茶叶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近代茶业科枝的发展
为实现用科技振兴华茶的设想,湖南省于1917年在安化办了试验茶场,开始用机械制茶,制成的改良绿茶色香味都有改进,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与中央农业实验所汉口商检局租赁宁州种植公司旧址,筹设合办茶业改良场作研究试验场所,利用机械,仿制印度红茶,使红茶色香味有所提高。
 
李联标
安徽省建设厅改组祁门农商部茶业试验场,聘吴觉农兼任安徽省立祁门茶业改良场场长,以谋茶业改革实施及学术研究之工作。由于原祁门茶业试验场“以前成绩报告,一无仅存,莫由知其梗概之故”,所以,吴觉农、冯绍裘、胡浩川等人兴调查,重实验,从茶树栽培、茶树品种、茶叶加工、茶树病虫防治以及茶业经济等诸方面提出了报告,集中显示在《祁门之茶业)一书中。1934年该场改由全国经济委员会、实业部、安徽省政府合立,更名为祁门茶业改良场,由胡浩川担任场长、吴觉农任秘书主任。冯绍裘、庄晚芳等人均先后在祁门茶业改良场工作过。在20世纪30到40年代中,祁门茶业改良场虽几经变制易名,但在留场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在研究、产制、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对茶树育种、栽培管理、鲜叶分析、红绿茶采制等作了研究,对茶叶成分的分析及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的变化与品质的关系作了探讨,研究成果发表在有关杂志上,并编成《茶树栽培》、《茶树育种》、《茶树虫害》、《茶叶制造》、《红茶发酵初步研究》、《东北红茶烘焙法》等单行本。此外,还向各茶区大力推广新技术,开辟梯地条值茶园,建立机制茶厂,帮助茶农推行合作社。在1941年,组织茶叶产销合作社71个,社员3100人,制茶13200箱,占祁门县箱茶总数的21.9%。为普及茶叶科技知识,印发了数千册如《怎样采茶》、《祁门红毛茶制法》等6种小册子,赠送给茶农的良种茶苗达20余万株。
 
庄晚芳
1932年,湖南省建立了“湖南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差不多同时代建立的还有江西修水实验茶场。1935年张天福在福建建立福建省第一个茶叶研究机构——福安茶叶改良场,在李联标、在晚芳等人支持和帮助下开展了科学实验,特别是1936年从日本引进全套红茶加工机械,对福建的机制红茶有深刻的影响。改良场还自己设计了918木质揉捻机,为当地茶户服务。
 
民国22年 湖南黑茶史料《清查湖南茶事试验场既高桥分场报告》
各地的茶叶试验场或改良场在20世纪30~40年代,研究的重点是提高茶叶品质,试验机制茶叶。修水茶业试验场茶厂设备较先进,利用机器加工红茶,提高了茶叶品质,并将机械加工的方法,推向民间。据1937年《市场新闻》报导,宁红机制茶打破历史最高售价。祁门茶业改良场引进德国克虏伯厂新茶机,经冯绍裘技师试验,不仅加工的红茶品质良好,还能节省劳力和时间。随着改良场试验工作的进展,影响了周围茶区的茶农,纷纷要求实行机制。1937年,实业部会同湖北省政府在五峰设立宜红茶业改进指导所,由汉口商检局主持,主要开展如下工作:①促进茶农嫩采;②改良制茶方法;③取缔毛茶过度水分等。渐江省外销茶产区之一的平阳,系温绿主产地,平阳旅永(嘉)同乡会电请实业部及建设厅,要求设立浙江省茶业改良场平阳茶业改良分场;在今徽省六安、霍山等地,皖建设厅为改进茶业,在立煌成立茶业试验所,负责指导当地制茶改良事宜。
茶业试验场(所)和改良场,在茶业科学交流和宣传上,也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学者在《中华农学会报》、《国际贸易导报》、《中国实业杂志》、《茶业杂志》发表了论文。1937年,实业部国产检验委员会茶叶产地监理处编辑发行了“茶报”,宣传茶叶科技知识,指导茶叶生产,报告国内外茶业情况,提出华茶改善途径。当时的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还为吴觉农等人出版了《中国茶业问题》、《种茶法》等专著,翻译出版了《东北印度红茶制焙学》、《锡兰红茶制法及其理论》、《爪哇苏门答腊之茶业》、《印度锡兰之茶业》、《印度锡兰茶业推广计划》等等。
 
冯绍裘
抗日战争爆发后,茶业科研受到很大影响。1938年安徽省祁门茶业改良场被迫迁入平里分场办公,靠以茶养场,才使事业未断,还力所能及地开展了试验和推广工作。冯绍裘于抗战始被疏散离开祁门茶叶改良场后,应中国茶叶公司吴觉农等人之邀,去汉口该公司任技术员。1938年又抵风庆了解云茶情况,经过试验,制成两个茶样,经香港试销,认为湛称中国红绿茶中之上品。翌年建立顺宁(凤庆)实验茶厂,试制500担新滇红。1940年后生产规模有所发展,遂使滇红名誉全球,连英国女王也视滇红为珍品。1939~1940年期间,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贵州媚潭实验茶场的李联标等人,先后赴部分茶区考察,在婺川县发现高6~7米,叶大13~16厘米×7~9厘米的野生乔木大茶树。
 
王泽农
1941年珍珠港事变后,海上交通阻塞,茶叶产销停滞,为给战后茶业恢复和发展积蓄力量,吴觉农等人组织了蒋芸生、王泽农等一批茶叶科技人员,在浙江衢县的万川成立东南茶业改良总场筹备处,1942年迁址福建崇安武夷山麓的原示范茶厂,正式更名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虽然当时战事紧张、条件艰苦、经费短缺,但茶叶研究所全体员工同心同德,进行了不少研究试验和技术推广工作:
 
①栽培方面
育种试验 有品种观察,单株选择,武夷名丛观察,茶树开花习性观察,茶树遗传因子观察及茶树交配方法试验等。
繁殖试验 有茶籽贮藏试验,茶籽播种时期试验,茶树压条试验,茶树扦插试验等。
生理试验 有茶树日照试验,茶树抗寒性与制茶品质关系研究等。
修剪试验 有水仙树型剪定试验,茶树剪枝时期试验,茶树摘花摘果试验,茶树台刈试验等。
病虫害试验研究 有武夷山茶树煤病初步调查及探究。茶蚕及茶毛虫生态观察,闽、皖、赣三省茶树病虫调查。
②制造方面
品种比较试验 有各品种制造红茶比较试验,各品种制造绿茶比较试验,各品种制造青茶比较试验。
制造方法试验 有红茶制造方法试验,绿茶制造方法试验,青茶制造方法试验。
红茶分级及碎切试验 有红茶分级试验,红茶碎切制造试验。
包装贮藏试验 有茶叶水分与贮藏方法之影响试验,利用石灰贮藏试验,密封脱氧法贮藏试验。
制茶机械之设计与试验 有青茶做青机之设计,机械应用试验。
③化验方面
化学研究 有茶叶分级化学标准之探讨,岩茶制造过程中水分变迁研究。
工业研究 有茶叶中咖啡减升华提取试验,茶叶染料试验,茶叶鞣革试验,茶鞣酸铁墨水制造试验。
肥料试验 有厩肥比较试验,树叶肥田比较试验,天然肥料比较试验。
土壤研究 有土壤盐基饱和度试验,武夷茶岩土调查,企山茶场土壤详测。
④推广方面
办理茶树更新工作,包括决定推行区域及建立省区指导机构,宣传更新要义及实施方法等等;调查统计,包括对崇安县桐木关、武夷山、八角亭各茶区概况的调查;对皖、渐、赣、闽四省内销茶产销概况的调查;对历年华茶对外贸易输出进行统计;编译刊物,将三日刊《万川通讯》改为《武夷通讯》(半月刊)及(茶叶研究》(月刊)。此外还编印不定期丛刊6种、研究报告7种、调查报告12种、译著1种、单行本3种及宣传小册子6种。
茶叶研究所于1945年8月停办,时间虽短,但进行了众多项目的试验,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的至今仍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同时,试验结合生产,意义深远。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经历了内战,茶叶生产再度衰落,试验机构或改良场又陷于重重困难之中。在绝境中,我国的茶业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难,仍做了不少工作,特别在吴觉农领导下,组织一班志士仁人,翻译出版《茶业全书》(威尔·乌克斯著),有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茶叶生产、科研和文化,书中虽有错误观点,但使人们增加了知识,受到了启迪,扩大了视野,仍不失为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4.现代茶业科枝的成就
20世纪50年代起,茶业科技始得以复苏和发展,不少茶叶研究机构相继恢复,特别是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建立,标志着中国茶业科学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
 
这个时期,大体经历了复苏、起步以至取得众多成就的几个阶段。
(1)茶业科技的复苏
1950~1957年期间,茶业科技试验工作主要由设有茶业专修科的大专院校、农林部所属的有关部门。中国茶叶总公司、部分茶业试验场及有关单位分别进行。
当时,我国茶业科技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所以着重做了以下工作:首先是推广适用技术,垦复荒芜茶园,提高制茶技术和传授改制技术,发动能工巧匠,努力使炒茶实现工具化和半机械化,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改变落后的生产面貌;第二,广泛开展培训工作。组织技术人员下乡下厂,宣传和传授科技知识;第三,围绕提高茶叶质量,改变茶园低产面貌进行研究工作;第四,恢复和新建试验机构。
1950年,安徽省祁门茶业改良场改名为“祁门茶叶实验改良场”,场址设在祁门平里,以试验、示范为宗旨,属中国茶叶公司皖南分公司领导。1952年划归安徽省农业厅领导,场部迁到县内城区,重新规划,添置图书,增加设备,逐步开展了研究工作。1955年又改名为“祁门茶叶试验场”,成为专业茶业科研机构,贯彻以科研为主,科研与生产示范相结合的方针。1951年2月四川省农业厅灌县茶叶改良场改为“四川省灌县茶叶试验场”。同时,云南省成立“云南省农业厅佛海茶叶试验场”,1953年又改名“云南思茅专署茶叶科学研究所”。1952年湖南省将原“湖南茶事试验场高桥分场”定名为“湖南省农林厅高桥分场”,至1955年又改名为“湖南省农林厅高桥茶叶试验站”。1952年7月福建省福安茶叶改良场改建为“福建省福安茶叶试验站”。1953年,贵州省将湄潭实验茶场改建为“贵州省茶叶试验站”,归属省农业厅领导。同年,江西省成立了“修水茶叶试验站”。在1956年前后,不少产茶区也成立茶叶试验场,如浙江余杭茶叶试验场,江西省黎源县茶叶实验场,浙江三界茶叶试验场,四川省雅安茶叶试验站等等。这些研究机构的恢复和新建,促进了中国茶业科技事业:使中国有了一批茶叶科研机构,建立了一支科技骨干队伍;开展了科学实验,取得了一批成果;编纂出版了《中国茶讯》、(茶叶导报》等刊物和小册子,宣传和推广了技术;培训了一批基层技术力量,为中国的茶业科技发展打下了基础。
 
(2)现代茶业科技的起步
1957年,经国家批准,由蒋芸生、李联标、庄晓芳等人筹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1958年10月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正式成立。新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茶业科学发展到一个新时期,使中国茶叶科技进入有组织、有计划的发展阶段。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各省茶研所及有关研究茶叶的单位一起,共同迎接现代化时代的挑战。
1959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次在杭州召开了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高产、优质、机械化”为茶叶科学的研究重点,同时明确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各省所(站)的业务指导关系。1960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根据国家长远规划,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茶叶科学工作会议,会同各省所(站)制订了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十年发展规划,进一步制订了茶叶科技方针,规定把改造老茶园,有计划建立新茶园,扩大面积,提高品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为茶叶科学研究重点。1962年又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茶叶科学研究工作会议,主要研究讨论茶叶科学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国茶叶科学研究走上了扎扎实实的发展道路。
随着全国性茶叶研究所的建立,各产茶省加强了对茶叶科技工作的领导,对茶业科技机构又进一步作了调整和充实。1959年广东省成立了“广东省英德茶叶试验场”;1960年“安徽省祁门茶叶试验站”改为“安徽省祁门茶叶科学研究所”,1962年又改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1962年四川省灌县茶叶试验站迁址川东永川,改名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试验站”,同时,贵州省茶叶试验站改名为“湄潭茶场茶叶研究所”;1963年云南省将“云南省思茅专署茶叶科学研究所”改名为“云南省勐海茶叶试验站”,从而形成了全国茶业研究机构网络,开始实行有计划、有组织的茶叶科研工作。不少研究单位还开展了应用基础研究,将我国茶叶科学研究的深度大大推进一步。由于科技人员坚持面向生产、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取得了一大批成果,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
此外,随着茶叶科学的发展,学术空气的高涨,各省有关茶叶的科研、教学、生产、贸易部门纷纷联合起来,还建立了全国及地方性的群众学术团体——茶叶学会,开展学术交流。
 
(3)现代茶业科技的发展与成就
进入70年代以后,中国的茶业科技又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首先,湖南、四川、云南等省茶叶研究机构都改为茶叶研究所,统属省级农业科学院领导。此外,江西省成立了“江西省农科院蚕茶研究所”(1976年),湖北省成立了“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广西也成立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茶叶研究所”。1978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杭州茶叶蚕茧加工究所”,1982年改为“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1989年10月,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杭州成立“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茶叶研究所”,形成了中国茶叶科研的新体制。
 
其次,中国茶叶学会和各产茶省学会相继恢复。1978年,中国茶叶学会在山西太原中国农学会学术讨论会上宣布复会,同年10月在云南昆明召开了中国茶叶学会学术讨论会,进行学术讨论和换届改选。福建、浙江、湖南等省茶叶学会也恢复活动。1978年期间,四川、贵州、广东、广西、江苏、湖南等省成立了茶叶学会,1979年河南成立蚕茶学会,1983年上海市成立茶叶学会,1980年北京市成立茶叶学会。至1989年,全国已有15个省级茶叶学会。据统计,中国茶叶学会已成为拥有3800余名个人、40余个团体会员的大型学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发展,而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研究的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至1989年期间,全国茶叶科研获得200余项成果,目前有高级科研人员100余名、中初级科技人员400余名活跃在茶叶科研、推广战线上,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繁荣了茶叶科技,取得了一大批成果,主要的有:
第一,建立了种质资源库,选育了一批茶树良种。开展了对云南、海南、湖北神农架以及有关省茶树资源考察,收集了大量材料,为此,国家在西南边陲的勐海和华东沿海的杭州分别建成二个茶树种质资源库,活体保存材料达660份,输入数据库的数据近 20000个。在 1981~1984年,农业部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联合组织茶树资源考察队,在云南省发现了17个新种和1个变种。在被收集的材料中,经过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特性、形态特征、细胞结构诸方面的研究和鉴定,将对品种亲缘关系,种的起源和演化,以及资源的利用等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全国各省登记在编的农家品种、育成品种、单株、野生茶树、引入品种、近缘植物等有1238份,还将有一大批材料要登记编入名录。目前,我国经认定和审定的茶树良种已达52个,正在全国区域试验圃中的参试良种达40余个。
 
第二,提供了一批适用技术。茶树采摘从一把捋改为分批、多次、及时按标准采,从稀植改为条栽适度密植,从不施肥到科学施肥,从不修剪到修剪,以及土、水、保、垦等综合治理,初步改变了我国茶园的面貌。使茶叶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在诸项适用技术中,肥料和种植密度在提高茶叶产量中起主要作用。茶园从不施肥进入到施有机肥,从施有机肥进入结合施化肥(追肥),跨了一大步。目前,我国茶园已开始进入施用茶园专用复合肥阶段。不少茶叶专家认为,“这是中国茶园的第三代肥料”。随着复合肥的施用,测土施肥,加强微量元素的补充等措施也相继采用。我国50年代以前种植的茶园,多系丛式茶园,单位面积株数少,提倡条栽后,密度提高。贵州湄潭茶叶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等提出的多条栽密植法,有利于早开园、早高产和早收效益。实践证明,在我国管理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大面积茶园适度密植,是实现长短期结合的高产、稳产的途径之一。茶园灌溉在我国是50年代末才开始的,它对改善茶园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特别是对提高复、秋茶的产量和品质有着明显的作用。
在茶树植保研究上,初步探明了我国茶树病虫害的种类与分布,提出了中国茶树害虫种群演替规律,明确了主要害虫和病害的生活史,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而短、中期的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较有效地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在化学防治上,已提出近20种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农药降解、稀释规律的研究,将对及时、简化、有效地筛选新农药提供依据。新一代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使用,使农药使用量大为降低。防治技术上,超低量吹雾法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农药用水量,节省了防治成本。与此同时,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取得成果,农抗101、苏云杆菌、白僵菌防治鳞翅目害虫效果良好,核型多角体病毒和颗粒病毒也已大面积推广使用。为了识别真假和伪劣农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还研制成农药速测器,保证了植保工作顺利进行。
 
制茶工艺进行了工艺改革,大宗茶类已采用机械加工,红碎茶速溶茶等工艺也已基本探明,极大地丰富了制茶学。恢复和挖掘历史名茶,开发地方名茶,繁荣了茶类花色。与工艺相匹配的制茶机械发展更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制成功萎凋槽,大大节省了厂房,降低了劳动强度,保证了红茶品质。绿茶初精制成套机械的研制成功,使得我国绿茶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而且我国的绿茶机械还漂洋过海,远销国外。红碎茶机具研究速度更快,从盘式揉切到卧式转子再到锤击式茶机,经历了三代,消除了我国轧制红碎茶的落后状况。采、剪、刈及耕作机械已研制成功。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由浙江嵊县和浙江农业大学共同发明的珠茶炒干机实用有效,荣获国家发明奖。全国45万台茶机在茶叶加工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计算机被应用在茶机上的试验也获成功,使我国的茶机跨上一个新台阶。
茶树的综合利用进展迅速。从70年代开始至今,短短十余年中,已初显威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茶籽油的利用研究,茶叶饼渣的利用研究,在世界上占有一定的地位。茶皂素TS-80乳化剂应用在纤维板行业上效果显著,荣获国家发明奖。从茶叶中提取抗氧化剂已获成功,茶叶抗氧化剂成为1989年度国家级新产品,并在四川成都举办的全国专利展览会上被评为金奖。茶叶抗氧化剂的应用,目前在世界占领先地位。浙江、云南、湖南等省研究成功的茶叶汽水、茶可乐等开创了茶叶制品的新用途。
 
第三,基础性研究工作取得一大批成果。50年代中期,各大专院校或科研单位开展了一些茶叶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在茶树生物化学、茶树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使人们认识了茶叶中的生化成分,特别是茶多酚合成与分解、茶叶生长过程和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茶树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机制的研究,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转的研究,为茶树高产优质提供了理论基础。茶树育种研究法、茶树田间试验方法、茶树生理生化研究方法、茶叶成分分析法等一批试验方法的提出,深化了茶叶科学。生物工程的应用,产生了组织培养的幼苗,并长成茶树。福建农学院的花药培养成功的世界第一株幼苗,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养的未成熟胚幼苗,湖南农学院培养成功的子叶幼苗,为今后实现良种工厂化生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茶树细胞悬浮培养成功,为研究茶树细胞次生物质代谢提供了方法。总之,许多先导性的研究,将把茶叶科学引向深入。
第四,宏观战略的研究为生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近几年来,还对茶叶科学的宏观战略进行了研究,“2000年中国农作物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茶叶科学技术和生产发展预测研究”等,获得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嘉奖。《发展茶业科技的战略思想》、《国际茶叶市场现状、趋势和标准化研究》、《中国茶叶科学的战略》等论文的发表,为发展茶叶科学的决策,提供了依据。茶叶科技情报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我国现代茶叶科学的发展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科学技术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50年代初期,针对我国生产实际,研究总结了老茶园改造技术,对当时中国茶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科学实验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70年代又提出改变园相、深耕翻土、增施肥料、选用良种为中心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对茶叶的增产有明显效果。而茶树良种的选育和推广,对改善我国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至于加工技术的改革、初精制机械的研制与推广,大大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促进茶叶生产起了很大作用。
 
第二,茶叶科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茶叶科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随着科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由实用性技术向实用与应用基础相结合的研究发展,由措施性向机理性研究发展,由单项性措施向综合性研究发展,由局限于种植业和传统加工业的研究延伸至宏观战略、产前产后研究。
50年代初,萎缩的茶叶科学在恢复中开始起步,但研究工作局限于栽培、加工两个方面,研究方法也较简单。现在的茶叶科学研究领域已扩大到遗传育种、生理、土壤农化、品种资源、病理、昆虫、农药、生化、制茶工艺、加工和管理机械、计算机、综合利用、茶药、市场信息、包装贮藏以及宏观发展战略等十余个专业,研究方法和手段大有改进,采取现代精密大型设备进行气相、扫描、液相等分析已屡见不鲜。计算统计手段变化也很大,统计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已开始普及,计算数据速度和精确度大大提高。从深度而言,许多内容已深入到机理、本质的范畴,不仅具有定性意义,而且具有定量的性质。如栽培和茶叶加工的研究,已从产量的记载和感官的评价,深入到生理特性和内质成分的变化上;茶树病虫防治已从单纯的化学防治,发展到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茶叶也不仅仅是利用鲜叶原料进行各种茶类的简单加工,而已深入到提取其有效成分,应用干工业如食品业、饮料业、医药业。茶叶机械研究也不限于单机的研制,而且开始进行连续化或自动化的研究,涉及到物理学、材料学、计算机控制等领域。
 
第三,茶叶科学与多学科的结合和渗透。茶叶科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紧密相关,其它学科的发展也促进了茶叶科学的发展。60年代茶叶生物化学的发展,70年代在理化审评和茶叶品质化学方面的进展,以及80年代茶叶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和茶药学方面的进展,都是由于化学和茶叶科学相结合的结果。茶树品种资源的收集和利用,在80年代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它们的农艺性状、生化特性、形态学特征有了深刻的了解,这是由于运用了生物化学、形态学、组织化学、细胞学、解剖学等学科的技术成果。茶树病虫防治从70年代以来,已经和生态学、生态化学紧密结合。茶叶和茶籽综合利用的发展,也是由于医学、食品化学、化学工程学等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果。
2016年10月17日,农业部制定下发《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准化的茶叶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国际化的茶叶集团,创响一批有全球竞争力的茶叶品牌。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市场 印度红茶 中国茶叶 八角亭 红碎茶 速溶茶 野生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中国茶膏简史
中国茶膏简史
中国茶具产地
中国茶具产地
 中国茶艺中的茶席布置
中国茶艺中的茶席布置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
中国茶业茶博会将于杭州开幕
中国茶业茶博会将于杭州开幕
中国茶馆的四大“茶门”
中国茶馆的四大“茶门”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道礼仪表现形式
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历史
中国茶文化与法国咖啡文化历史
中国茶业微刊联盟发起宣言
中国茶业微刊联盟发起宣言
 中国茶道 就是人道
中国茶道 就是人道
中国茶文化微信公众号9月排行
中国茶文化微信公众号9月排行
中国茶馆之四大茶门
中国茶馆之四大茶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