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制茶与茶类演变

时间:2019-02-13 10:17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 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

    发现利用茶叶发展至现今丰富多彩的茶类,经历了二、三千年的历史演变,这一演变过程大体是:
    采食鲜叶→生煮羹饮→晒干磨碎→蒸青造团饼→龙团凤饼→蒸青散叶(绿茶)→炒青绿茶白茶黄茶花茶黑茶红茶乌龙茶→现代再加工茶。
    1、采食茶树鲜叶
  中国发现与利用茶树,如从神农时代算起,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本草衍义》记载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可见,最初的利用是采食鲜叶的。
    2、从生煮羹饮到晒干收藏
    生煮者类似现代的煮菜汤。以茶作菜,现在云南的基诺族仍保留了吃凉拌茶的习俗。
    茶作羹饮,见晋代郭璞(276—324年)《尔雅》“檟,苦荼”之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晋书》记:“吴人采茶煮之,曰茗粥。”
    茶被利用作药治病,就像采集其他草药一样,采集鲜叶晒干收藏备用。
    3、从蒸青造形到龙团凤饼
  唐代以前已有蒸青作茶饼的制法,到了唐代,制法逐渐完善, 陆羽《茶经·三之造》记述:“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干矣。”唐代饼茶中间有孔可串穿,有大有小,大饼茶为一斤至五十两。
    宋代进而出现研膏茶、腊面茶,以后在团饼茶表面有了龙凤之类的纹饰,谓之龙团凤饼。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1121—1125年)记述:“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遗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宋徽宗《大观茶论》称:“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4、从团饼茶到散叶茶
  陆羽《茶经》:“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 ,说明唐代已有散茶。到了宋代,饼茶与散茶均有生产,《宋史·食货志》载: “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片茶即饼茶,散茶即芽叶散茶。到明代,散茶生产更为普遍,明太祖朱元璋为适应潮流,也下达诏令改贡饼茶为芽茶,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 九月十六日 : “庚子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其品有四,曰探春、 先春、次春、紫笋……”。
    5、从蒸青到炒青
    唐宋时代以蒸青茶为主,但也开始萌发炒青茶技术。唐代刘禹锡(772—842年)《西山兰若试茶歌》中就有“斯须炒成满室香”的诗句。到了明代,炒青制法日趋完善,在张源《茶录》、舒次纾《茶疏》、罗廪《茶解》中都有较详细的启示。至于“炒青”茶名,早在宋代陆游(1125—1210年)诗中就有记述:“日铸(浙江绍兴日铸茶)则越茶矣,不团不饼,而曰炒青。”
    6、从绿茶发展至其他茶
  绿茶是经杀青(蒸青或炒青)、揉捻、干燥而制成,绿汤绿叶。当绿茶炒制不当闷黄后即变成黄汤黄叶,后来发现黄汤黄叶的茶叶也别具一格,就采取有意闷黄的做法制成了黄茶。茸毛特多的茶树芽叶经晒或烘干后,芽叶表面满披白色茸毛,茶叶呈白色,因而形成了白茶。制成的绿茶经泼水推积发酵,茶叶发黑,形成了黑茶。黑茶是明代茶马交易的重要物质。红茶是茶鲜叶采用日晒代替杀青,揉捻后发酵变红而形成。最早的红茶是从福建崇安星村的小种红茶演变而来的,以后扩大至江西、安徽等地生产。明末清初在福建武夷山一带产生了乌龙茶,据说是采摘的芽叶在箩筐中摇荡时间长了,叶缘受损发酵变红,再经锅炒、揉捻、烘干后,橙黄汤色,叶片三红七绿被称为半发酵茶
    7、从素茶到花香茶
  早在宋代就有添加龙脑的加香茶,也有以茉莉花焙制的花茶。明代的钱椿年《茶谱》(1539年)记述: “木樨、茉莉、玫瑰、蔷薇、兰惠、桔花、栀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炒青绿茶 半发酵茶 后发酵 发酵茶 乌龙茶 茶树 收藏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教您分辨六大茶类
教您分辨六大茶类
浅谈六大茶类的保质期
浅谈六大茶类的保质期
六大茶类应怎样搭配紫砂壶
六大茶类应怎样搭配紫砂壶
既然行情不明不妨试试茶类快销
既然行情不明不妨试试茶类快销
六大茶类分别起源于何时孰先孰
六大茶类分别起源于何时孰先孰
六大茶类头道茶分别如何处理呢
六大茶类头道茶分别如何处理呢
聆听八大茶类百转千回的传奇起
聆听八大茶类百转千回的传奇起
不同茶类的最佳冲泡方法
不同茶类的最佳冲泡方法
再加工茶类介绍
再加工茶类介绍
工夫茶类介绍
工夫茶类介绍
挑黑茶别用其他茶类的标准
挑黑茶别用其他茶类的标准
论六大茶类的神奇功效—红茶
论六大茶类的神奇功效—红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