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熟茶)的工艺流程:
	普洱熟茶制作工序
	  1.晒青毛茶
	  普洱茶原料理化指标(GB/T22111-2008):
	  2.毛茶的付制
	  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3.潮水
	  在付制过的晒青毛料中撒入一定比例的清水发酵。毛茶含水率一般在10%左右,一般潮水比例为:
	毛茶比水在5:1——7:1左右
	  4.发酵(关键性技术)
	  发酵时,毛茶含水量一般在9%-12%之间,发酵时间、潮水比例(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数量、发酵场地等因素)来做适当调整。
	  普洱熟茶创制时采用竹篓发酵,后期传统发酵以吨为单位进行大堆子发酵,到近几年对无菌发酵、离地发酵、小堆子发酵等方式均有研究。
	  5.翻堆
	  室内装置—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中间部位插温度计。
	  翻堆注意事宜——新发酵堆成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使水分分布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时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一般来说,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
	普洱熟茶发酵熟度
	  七成熟[53天左右]叶底红为主偏带点褐色,汤色艳红微清,口感熟味厚重,带点陈甘香。
	  八成熟[58天左石]叶底全部变得褐色柔软,汤色红浓带清亮,口感陈香味纯厚,回甘中深润感。
	轻发酵
	  发酵偏轻前期汤色会浑浊,新茶堆味、水味较重,但是后期转化效果好,适合存放。
	重发酵
	  发酵偏重前期汤色会红褐明亮,新茶陈香味好,但是后期转化空间较小,适合新饮。
	  6.干燥
	  通常是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在14-20%之间,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