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茶虽苦为什么大家还乐此不彼“找虐”呢

时间:2023-11-02 14:31来源:才者 作者:才者浏览:
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如奎宁当含量在0.005%时,即1升水里有50微克时,就可以品尝出来。 茶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 因为茶多酚是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这个苦味的饮
普洱茶
“苦”为中药五味(酸、甜、苦、辛、咸)之一,其最显著的特征在于阈值极低,如奎宁当含量在0.005%时,即1升水里有50微克时,就可以品尝出来。
根本的味道也属于苦味的。
因为茶多酚茶叶的核心物质,尽管茶叶中含氨基酸等鲜甜味物质,但核心还属于苦味的。这个苦味的饮品,如果说人们一开始就喜欢,纯粹是假话,懵懂的小孩,可以用一点茶水试一试,他绝对是拒绝的。青少年为什么喜欢甜味的可乐而不喜欢茶,也是这个道理。
在茶没有成为饮茶习俗之前,人们本能是拒绝的,如边疆少数民族饮茶,会加奶、加糖烹煮,如西亚、北非饮茶会加薄荷、香料、糖等调饮,本质上是不能接受其苦。
 
那为什么中国人能忍受茶的苦味呢?
中医药里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等,人们在食用苦味的食物和饮料时,可能在潜意识里已经认定了某种功效,实现清热解毒或者其他需求,尽管是苦的,但乐于接受,长期以后形成习惯。
茶从一开始的与其他药材配伍成为方剂,到唐代陆羽倡导在茶汤里只放上盐巴调味,直至宋代徽宗以后,茶才实现清饮。这也说明直至此时,整个社会饮茶风俗才稳定下来,对于茶的苦味已经逐步普遍接受,真正成为一种嗜好品。
再到明代利用炒青大面积取代蒸青,茶的香味在一定程度上遮掩掉茶的苦味,使茶更易于平常人接受。另外现代制茶技术,绿茶的摊凉,乌龙茶的摇青等技术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都减少了茶的苦味,让人更易于接受。
 
茶味是苦的,但由于其某种功能性,人们愿意接受他;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制茶技术的发展,改善了其苦味;另外茶的氨基酸等物质,在苦味之后确实能化开,逐步回甘,给人味觉和精神的愉悦;人们在利用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味觉依赖和习惯,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嗜好品,苦已经不是问题。
不苦不涩不是茶——苦,历来是茶的味觉组成之一,古代称茶为“苦茶”。
许多老茶客都爱在嘴边挂一句老话:“不苦不涩,不是茶”。在大多数人眼里,苦味是茶的一种重要的组成成分。数千年来,中国人与茶相依为命,也与茶的苦味共度了无数个春秋。
 
苦,对身体有益——中医药理讲苦入心,能泻火、燥湿、清热解毒等。“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
红酒论酒庄,普洱讲山头,勐宋古茶山位于勐海勐宋乡境内,东接景洪市,南连格朗和乡,隔流沙河与南糯山对望。
勐宋茶比不上易武的香气,班章的霸气,但是勐宋是款个性很强的茶品,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揉捻较紧结,叶底肥厚,色泽墨绿。
汤色黄亮,香气纯正,水性柔滑,口腔有清凉气息,略有苦底但化得开且迅速,回甘生津很持久。
苦尽甘来,好茶如是——好茶总是苦后回甘,涩后生津;人生总是甘苦交叠,关键要一一尝过、细细品味、时时咀嚼、慢慢感悟。有时最苦涩时正是芳香将至,最甘甜时却有苦涩暗藏……
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真正的品茗,是从略带苦意的茶汤,达成回甘喉韵功效,同时也藉此启示苦的真道。
把人生所有的苦煮沸,煮成一杯杯淡淡的清香。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勐宋古茶山 回甘生津 饮茶习俗 勐宋古茶 氨基酸 茶风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建设生态茶园的作用及其要求
建设生态茶园的作用及其要求
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茶的完美结
新会陈皮和云南普洱茶的完美结
陈年柑普茶:既然相遇就创造一
陈年柑普茶:既然相遇就创造一
普洱茶的受众究竟有多少
普洱茶的受众究竟有多少
普洱茶为什么必须选用晒青毛茶
普洱茶为什么必须选用晒青毛茶
宋代——把茶玩坏了的朝代
宋代——把茶玩坏了的朝代
普洱茶本身并不存在超量的和对
普洱茶本身并不存在超量的和对
茶会雅集之古代和现代观
茶会雅集之古代和现代观
天凉最宜打坐喝茶
天凉最宜打坐喝茶
找对人、选对壶、喝对茶
找对人、选对壶、喝对茶
茶有德而饮茶人有茶德
茶有德而饮茶人有茶德
关于方舟子说普洱茶致癌的看法
关于方舟子说普洱茶致癌的看法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