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的人通常都喜欢说“茶禅一味”。这句话据说出自宋代高僧克勤禅师之口,并成为日本茶道的源头。
	但饮茶入口的时候,到底应该怎样理解“茶禅一味”呢?明末著名文学家钟惺写有三首《茶诗》,茶友们来看看他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其一
	水为茶之神,饮水意良足。
	但问品泉人,茶是水何物?
	“水为茶之神”,没有水,何来茶?
	那么,“茶是水何物?”茶又是水的什么东西呢?
	 
	其二
	饮罢意爽然,香色味焉往。
	不知初啜时,从何寄遐赏。
	 
	饮茶之后,怡然自得,但是忽然间发现:
	饮茶时的香、色、味又去哪里了呢?
	既然不知何往,那么第一口茶饮下时,香、色、味又从何而来?
	 
	其三
	室香生炉中,炉寒香未已。
	当其离合间,可以得茶理。
	茶炉烹茶,满室生香;炉火熄灭,香气仍在。
	此之谓“离合间”。
	“如镜中相,水中月,非离非合,非色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