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普洱茶文化的特点

时间:2019-10-29 14:1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普洱茶文化的特点介绍如下: 历史久远 从普洱茶区现存的古茶树分布和树龄、有关史料来看,普洱茶文化始自距今约3000年的东晋时期,茶文化底蕴深厚而悠长。在中国茶类中独具历史魅力,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茶文化的内涵。 从普洱茶的产制过程来看,普洱茶的种植品种较多
 
   普洱茶文化的特点介绍如下:
 
   历史久远  
   从普洱茶区现存的古茶树分布和树龄、有关史料来看,普洱茶文化始自距今约3000年的东晋时期,茶文化底蕴深厚而悠长。在中国茶类中独具历史魅力,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和茶文化的内涵。
   从普洱的产制过程来看,普洱茶的种植品种较多,有总属大叶种的凤庆种、勐海种、勐库种、云抗系列、佛香系列、景谷大白茶、长叶白毫、云瑰、矮丰等国家级、省级良种以及其它上百个地方品种,还有“紫娟”等新优品种。同时,普洱茶产品也是品种繁多、大如南瓜、小如药丸,有散茶紧压茶,有方茶、圆茶、匾茶、生茶熟茶干仓湿仓、老树、新树、陈茶等等,不胜枚举。
   在普洱茶的饮用过程中,人们通过总结和科学试验,现已证明普洱茶在美容、瘦身、降脂减压、去腻解毒、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动脉粥状硬化;利尿醒酒、助消化、增食欲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作用,被誉为“窈窕茶”、“美容茶”、“益寿茶”。
 
   情韵丰富    
   普洱茶文化是民族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反映,具有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风情和饮茶习俗。在各民族的饮茶习俗中,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情多姿多彩,魅力无穷,韵味十足。
 
   内涵颇丰    
   正是普洱茶的历史,决定了其与民族、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科研、饮食、外贸、社交、农业、园艺、礼仪等交汇融合,相互渗透和替补,形成了各民族各部门之间以茶待客、以茶祭祀、以茶联姻、以茶会友、以茶作礼、以茶入市、以茶入诗、以茶入餐饮、以茶沐浴、以茶唱曲、以茶入艺、以茶经贸、以茶兴农致富、以茶交友联谊。而其中所折射和体现出的内涵,足够人们品评和品味。
   普洱茶及其文化是在特定的区域以及这一区域内特定的地理、气候、历史、政治、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离开这一地域,即滇南澜沧流域,普洱茶就会失其真、失期源、失其味、失其质、失其特色。
 
   民族性凸显    
   普洱茶是在特定的滇南澜沧江流域各民族,特别是当地世居民族的文化、风俗、起居、劳作、饮食、礼仪等的综合产物,其间民族特色浓郁,特别是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饮茶习俗,诸如白族“三道茶”、彝族“罐罐茶”、基诺族“凉拌茶”等等,民族性极强。
 
   广博庞杂    
   普洱茶文化内容丰富,涉及茶学、植物学、遗传学、土壤学、生物学、食品学、园艺学、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和社会学、文艺学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同时还具有独特的茶马古道、古普洱茶树、普洱茶艺茶道贡茶史、收藏贮藏等。可以说,正是在一它的政治、经济、生产、消费、交通、运输、历史条件下形成了其不同制作风格、花样品种、品质特色的特种茶和茶文化。
 
   与时俱进    
   普洱茶从发展过程和品质特色来看,是“始祖普洱茶——地理意义普洱茶——现代普洱茶”的一个连贯过程。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特别体现在加工制作上,如团茶砖茶、紧茶、散茶、袋泡茶茶膏等,都具有各自的时代色彩。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文化 茶马古道 饮茶习俗 茶艺茶道 普洱茶区 茶的历史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如何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有效的传
如何对普洱茶文化进行有效的传
景谷普洱茶文化的特点与历史发
景谷普洱茶文化的特点与历史发
《中国普洱茶文化》推荐
《中国普洱茶文化》推荐
2016普洱茶文化活动诸多亮点
2016普洱茶文化活动诸多亮点
普洱茶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普洱茶文化到底是什么呢?
哈尼族的普洱茶文化
哈尼族的普洱茶文化
土家族的独特普洱茶文化
土家族的独特普洱茶文化
战争 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终结者
战争 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终结者
普洱茶文化的特点
普洱茶文化的特点
分析普洱茶文化的需求
分析普洱茶文化的需求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最初形成之地
云南普洱茶文化的最初形成之地
谈普洱茶文化整合运动
谈普洱茶文化整合运动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