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交流站 >

普洱春茶与秋茶哪个更好喝

时间:2023-12-06 10:16来源:吃碗茶 作者:佚名浏览:
 普洱春茶,是指在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一般是本年11月到次年的3月)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主要靠风力和少量雨水发芽。其中,春茶包括了“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等。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早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芽叶细嫩多白毫”,早春
普洱茶
1、什么是普洱春茶
普洱春,是指在二十四节气立春至立夏期间(一般是本年11月到次年的3月)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主要靠风力和少量雨水发芽。其中,春茶包括了“明前茶”“雨前茶”“春尾茶”等。明前茶是指清明节以前生产的春茶,统称早春茶。“明前茶叶是个宝,芽叶细嫩多白毫”,早春茶是一年中最好的茶叶。它可分为“头纲茶”(又名“头帮茶”)、“二纲茶”(又名“二帮茶”)两类。“头纲茶”是一年中第一次萌发第一次采制的春茶,“二纲茶”是第二次抽芽后果制的春茶,又叫“春尖”。雨前茶即“谷雨”节以前采制的春茶,又叫“春中茶”。“谷雨”至“立夏”所采的茶叶,叫“春尾茶”。
 
2、普洱春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由于茶树在冬天生长的部位主要是在根部,而氨基酸的合成是在茶树根部合成后再运输到顶端。茶树经过冬眠后,内部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在冬、春季阳光照射弱,茶树生长缓慢,是茶叶中某些香气物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因此,春茶具有色泽油润、香气馥郁、滋味浓厚回甘叶底柔软厚实的优点。还有一般春茶都比较肥壮重实,毫毛较多,叶片脉络细密,叶缘锯齿不明。
 
3、什么是普洱秋茶
普洱秋茶,又称为“谷花茶”,是指在是二十四节气立秋至白露之间(一般是本年10月到11月)采摘加工成的成品茶,其外形类似夏茶,白毫纤细富光泽,叶条色微黄,内质较夏茶为佳。在鉴别秋茶普洱时,我们可以细细看秋茶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秋季气候介于春夏之间,在秋茶后期,气候虽较为温和,但雨量往往不足,会使采制而成的茶叶显得较为枯老。特别是茶树历经春茶和夏茶的采收,体内营养有所亏缺,因此,采制而成的茶叶,内含物质显得贫乏,在这种情况下,不但茶叶滋味淡薄,而且香气欠高,叶色较黄。所谓"要好吃,秋白露",其实,说的是茶叶"味道和淡"罢了。
 
4、普洱秋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由于夏季温度较高、光线照射强,茶树生长快,有利于茶叶碳代谢的进行,生成大量带苦涩味的茶多酚。一般夏茶适合制发酵茶,它有充分的茶多酚转换为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夏茶外形一般都是叶片轻飘宽大,嫩梗瘦长,对夹叶多,叶脉较粗,叶缘锯齿明显。秋茶的汤色、滋味间于春茶和夏茶之间,香气平和,叶底柔软常有铜绿色。叶片轻薄瘦小,对夹叶较多,叶缘锯齿明显。
 
5、普洱茶春茶和秋茶相比较,哪种茶更好喝?
普洱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食物纤维、矿物质、脂类等物质组成。其中氨基酸是构成普洱茶汤味的主要化学成分,味觉上由其鲜爽度体现,外观上由其嫩度体现,两者均与其含量成正比,但氨基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降低,因此春茶的氨基酸比秋茶含量高。但普洱茶中食物纤维的含量是越粗老含量越多,因此秋茶比春茶的含量高。依本人之见,普洱春茶与秋茶各有千秋,茶友可根据个人口感而抉择。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红素 氨基酸 茶褐素 早春茶 茶黄素 普洱茶 谷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2017年7月第3周普洱茶免费茶样
2017年7月第3周普洱茶免费茶样
你知道何为正春茶吗
你知道何为正春茶吗
春茶最佳夏茶最差是真的吗
春茶最佳夏茶最差是真的吗
今年春茶产销两旺结构优化效益
今年春茶产销两旺结构优化效益
普洱春茶产量骤减价格猛涨 小
普洱春茶产量骤减价格猛涨 小
今年云南春茶成品茶价格上涨平
今年云南春茶成品茶价格上涨平
今年安溪铁观音春茶一个最大的
今年安溪铁观音春茶一个最大的
如何辨别春茶、夏茶和秋茶
如何辨别春茶、夏茶和秋茶
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五种春茶
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五种春茶
透过迷雾看普洱春茶真相
透过迷雾看普洱春茶真相
普洱茶散料、山头、春茶这些行
普洱茶散料、山头、春茶这些行
春茶与秋茶究竟有何不同
春茶与秋茶究竟有何不同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