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书房
	宋庄东书房,一屋人喝茶。
	茶是章文带来的。章文说,茶是糯米香熟普,他很喜欢。
	小时候,我也喝过糯米香茶。糯米香熟普,我却是第一次喝。
	秋月堂解方老家红河屏边,糯米香茶一度是大宗贸易。糯米香来自“糯米香叶”,是云南的一种野生草本植物,因为香味非常像糯米散发的清香而得名,外表看起来像野生薄荷叶,是中药,有微毒。
	数年前,解方说要准备再做一批糯米香茶,不知后来为何没有成。
	章文的鼓动,于建嵘并不买账。
	他只喝普明的茶。他说,茶只有两种,一种是普明的,一种是别人的。
	在座数人,都是普明茶消费者。
	于建嵘抬出一大箱,里面都是邹记小迷你沱茶,已经消耗掉三分之一。
	普明人好,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到。邹记茶不错,我喝了10多年。
	许多人都给普明发了好人卡,现在发的是好茶卡。
	找对人,找对茶。
	普明的茶,来自邹家驹在元阳的茶厂。
	上年,邹家驹说,走,去看看我的茶园,里面还放羊呢。
	茶里确实有太多情感,我时不时都会想起多年前去拜访邹家驹的场景。
	我也会记得与普明在一起大碗喝酒的场景。
	这一年,章文开了一个店:章文煮茶。
	他去了云南茶山,去拜访茶农,去找自己认可的茶。
	 
	惠量小院
	惠量小院在雍和宫五道营口里,据说这里店面5年内已经换了近9成。
	邻居是大妈的时候,惠量在这里。
	邻居是大叔的时候,惠量在这里。
	邻居性别不明的时候,惠量还在这里。
	惠量也换了一批又一批老板娘小姑娘,到现在老板娘不明,看着谁都像,看着谁都不像,只有老板还未换。
	没有人搞明白老板在干什么。
	一个房间在弹琴,另一个房间打太极。
	一个房间在喝茶,另一个房间在练书法。
	我进去惠量小院时,有一个貌美的女子在门口边弹琴边唱歌,声音好听得让我忘记炎热。
	当然,老板还是那个老板,那个来自金融界,来自世界500强企业,来自汤臣一品办公楼,来自中欧的季烨。
	从我认识他那天开始,他就天天在做活动,有时候一周上百场,有时候听众只有一个人。
	他送的东西,远远比卖的东西多。
	他说,送东西比卖东西更讲究。
	他说,活动比产品更有价值。
	我帮他送了许多饭盒,许多自拍杆,许多茶叶。
	我参加过他许多活动。
	今天,季烨又给我讲那个无比繁杂的PPT,几年前我看过一个版本,他解释了一番,我懂了一点点。今天这个升级版,他又解释了一番,我又明白了一点点。
	到了老舍茶馆,惠量五周年的活动现场,我似乎又明白了一天。
	社群经济,讲一人当关,万夫莫开。
	讲勇冠三军,十八路诸侯望风而逃。
	季烨与谢晶站在台上的时候,我惭愧得无地自容,相貌,口才,内容,都让我无地自容。
	我只有默默点头,拼命鼓掌,录音分享给群里的小伙伴。
	当我听到更多呼喊,更多掌声的时候,我就知道,社群经济还讲究1000个打1个。
	不谈什么战略,章法,我就是要用1000人打你一个。
	你看着就懵逼了,打不过就加入,这也是社群。
	烨,光辉灿烂之意。
	季烨说,要有光,于是天就亮了。
	我赶紧起床会友。
	 
	正德茶室
	HX五道口加速器,从酒店出来,我一路走一路嘀咕。
	安心在微信里反复说,哥哥你大胆跟着导航走啊。
	幸好我用的是高德,而不是百度。
	陈远导航找不到位置,一路走一路问。
	曾健不敢继续往前开车,在五道口,还有如此杂草丛生之地?
	我们进来后,都喜欢上这里,一个小院,小院里有一个布置精美的空间。
	才9点,一楼的一间办公室已经挤满了年轻人,PPT上写满了梦想。
	我才入座,车厘子都未吃完一粒,已经有年轻人来点茶。
	一泡普洱茶68元,小院里可以送。
	点好的早点也有人送到茶室。
	安心说,这里主要经营古树普洱茶和古树红茶,许多年轻人很喜欢,有些人下午没事就来这里坐坐。她把一饼茶的价格进行拆分,得到了68元这个数字。没有想到,非常受欢迎。
	大部分到这里的年轻人,都是空间吸引了。
	他们理解的茶馆,是沉闷的,是价格不透明的,是繁杂的。
	这里是明亮的,呈现出现是美的。
	泡茶的女子也是美的。
	中午我们在食堂吃饭,菜都是大份,又喝酒又大吃,不到150元。
	三瓶水也才5元。
	抢着买单的曾健有赚到了一笔的兴奋,他说,在北京那么多年,终于遇到厚道的地方。
	2002年,我比陈远早几天到北京。他后来专门找民国老人聊天。
	我说现在,我正在与民国老人喝茶。
	 
	燕子的家
	杨新英约去奥林匹克公园溜达,公园大,我们随便走走,就花掉了2个小时。
	他说自己不太讲究饮食,对饮茶完全不感冒。
	他的老友吴稼祥开了个茶馆,生意不好,汪丁丁常找他喝茶。
	有一次他对汪丁丁说,你贡献了我这里一大半营业额。
	杨新英约了一个地方吃西餐,群里的海燕问了那个地方几个问题,我们都未在意。
	饭后才明白了,就在这里,她有一个茶室。事情巧合得不可思议。
	连同舒义夫妇,我们五人,虽以茶的名义相聚,但谈育儿经更多一些。
	我给舒义家寄了一套茶、书以及茶器,他们给我们寄了一个吸奶器。
	年前我们在成都喝茶,诉说生活美好。
	年前我到海燕另一个道场赏花。
	今天,海燕为我们展示了一本本装帧漂亮的书籍,一些创意很好的文化产品,我对龙鳞装非常有感冒。
	这些年,图书越来越美,也越来越有翻阅感。我常常因为一本书的装帧而买了一本书。
	就像许多人,因为茶杯而爱上茶。
	 
	老舍茶馆
	老舍茶馆是京城重大茶事的活动地,我来这里参加过不下20场活动。
	以前政府主导的多,现在个人主导多。
	惠量五周年庆典也选在这里,请了许多人,自发来了许多人,我只认识10多个。大家一介绍,有玩社群的,玩咖啡的,玩摄影的,玩拳的,玩舞蹈的……
	一位前些天刚在新浪微博加我的朋友,看到消息,从廊坊赶来,我们尚未来得及正式会面,他就返程了。
	一位在我微信收费群里听课的女孩,见面后才发现,她是多么动人的美人儿,打她坐下开始,左右都不同男孩子围着聊天。
	那天下午,我听了30多位英雄讲经。
	那天下午,我得知,连1999年生人都来做茶了,那一年,有99易昌,99绿大树……
	我第一次感到自己是上了年纪的人。
	到是尹智君大姐,我每次见到,都发现她又年青了一大截。
	因为喝茶,越发优雅了。
	现在她不怎么管老舍茶馆具体经营,她把精力都放在“小饮茶会”上。
	小尹茶会已经是104回。
	用茶会来打通一切。
	茶会,是当下最热门的活动。
	惠量的联合发起人谢晶说,他们用计量来表达生活中的喜悦与美好。
	他们发起的活动,已经超过1000场。
	 
	和静园
	去和静园的理由往往只有一个,王琼在这里。
	她是那种你看一眼就很难忘记的人。
	我周边许多跟差不多大的男人,咬牙切齿地说,我要去追王琼。
	女人的魅力部分年龄,许多人往往年纪越大,越光彩照人。
	我在和静园办公一场《茶叶江山》的沙龙,来了许多文化界的朋友,他们都被王琼惊艳到了。
	至少有5个男人说,要把自己的老婆送到这里学茶。
	今天,舒义同样美丽得一塌糊涂的老婆也想来学茶。
	学习王琼带来的优雅,安静。
	安静是一种力量。
	舒义早些年到北京,就住在百子湾一带,他经常带和静园来喝茶。
	吸引他也是安静。
	他爱上茶后,在自己家里弄了茶室,还在CBD的办公室也弄了茶室。
	我们那天到他办公室,遇到一位认识我的人,发现一位小日子APP的用户。
	舒义瞬间觉得,做美好生活,有着美好的前景啊。
	我去新经典的时候,与张卫平抱怨,这么大的文化公司,居然没有一个喝茶的地方。
	与小亮在CBD溜达的时候,烈日下转了数圈都找不到一个可以坐下的地方,只有去小酒吧喝酒。
	我们总需要一个地方,坐下来,好好聊天。
	难道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