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烤茶实际操作教程:云南烤茶怎么烤

时间:2023-12-12 10:05来源:新境茶艺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的饮茶习俗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南是民族众多的省份之一,各民族有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地域的差异和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使生活更加多样化。茶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与茶的结合方式不同,各
普洱茶
中国的饮茶习俗与中华民族文化的结合,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云南是民族众多的省份之一,各民族有着自身的生活方式,地域的差异和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使生活更加多样化。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与的结合方式不同,各自形成了各民族的品饮方式。
烤茶是最具云南民族特色的生活化茶艺,是云南民间仍然沿用的饮茶法。
烤茶民族
傣族、拉枯族、布朗族、纳西族、白族、傈僳族、佤族、彝族等
烤茶用具:
1、无烟碳、火盆或电陶炉;
2、土陶罐;
3、茶叶生茶熟茶);
4、公道杯、滤网、品茗杯
烤茶流程:
1、养土陶罐(限新罐子)
2、土陶罐加热
3、取茶(整碎)
4、投茶—抖动
5、注水—煮茶
6、出汤
7、品茗
 
实际操作教程
1、新罐子直接烤茶,茶汤会有杂味,在正式使用罐子之前必须养罐子,周期至少为三天
(1)空罐子在碳火或者电陶炉上均匀受热(至少两次)。
(2)在加热后罐子里加白水煮一到两次。
(3)在白水煮过罐子里加入泡好的茶汤煮一到两次。
(4)在茶汤煮过的罐子里加入茶叶底煮一到两次。
养土陶罐土陶罐加热
将养好的土陶罐放在炭火上或者电陶炉上加热,加热过程中要转动土陶罐与受热面的方向,使整个罐子充分加热均匀受热,待罐子看上去表面微微发红,微降温,即可投茶。
由于土陶罐加热时间长,在加热同时可以取茶等候。取茶是烤好一款茶的前提,无论生茶熟茶,取茶须均匀,利于抖动过程中受热均匀,茶叶转化一致。
 
取茶投茶
土陶罐加热致热稍降温,把准备好的茶叶倒入土陶罐,边投茶边不停翻转,使茶叶在罐中均匀受热。
抖动是烤好一款茶的关键,茶叶在罐中由于高温烘烤,须不停转动,使茶叶在罐中翻滚,可根据罐子温度高低边加热边抖动,这样能够驱除茶叶的寒气和杂质,同时会散发出一种独特的茶香(生茶如花香熟茶似果香)。抖动时间判断:
(1)茶叶由投放时抖动的粘稠声转化为清脆声;
(2)茶香由花蜜香(果香)转化为焦香(焦而不糊);
(3)茶梗颜色由黑色、黄色转化为白色。即可注水。
 
抖动注水
在罐中的茶叶烤至抖动可以,将烧开的沸水冲入陶罐内,此时“嗞”的一声,陶罐内泡沫沸涌,茶香四溢,第一次注水量可微少。
第一次注水茶汤不喝,可留着观茶汤闻香气,第二次注水稍多,罐子在碳火上或电陶炉上煮至茶汤里冒出泡沫即可出汤。
 
煮茶出汤
烤茶汤色红酽,这种茶水苦中有甜,焦中有香,口感浓淡可根据个人情况做调整。
来自森林的古树茶,山野之气强烈,喝下去苦涩,但回甘迅猛,唇舌间都是满满的甜香,深深体会到普洱茶的魅力所在。
 
品茗烤茶保健价值
1、清心、明目、利尿的作用。
2、冬可暖胃,夏可清心。
3、提神生津,解热除疾。
4、体寒人群坚持喝烤茶能改善体寒,把体内的寒气逼出来。
据《茶经》记载,早在唐朝时期,人们便有饮用烤茶之习,古人将制好的茶饼直接放在炭火上,待卷曲的茶饼伸展开,再近火炙烤多次。云南虽是茶源地,但古时制茶的技艺并不精进,也许这样便发明了独特的用陶罐烤茶的方法。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习俗 公道杯 品茗杯 古树茶 普洱茶 普洱 古树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走进拉祜族村寨感受拉祜族竹筒
走进拉祜族村寨感受拉祜族竹筒
拉祜族的烤茶
拉祜族的烤茶
华坪烤茶习俗
华坪烤茶习俗
罐罐烤茶:没喝过这个茶就不算
罐罐烤茶:没喝过这个茶就不算
美味烤茶你喝过吗
美味烤茶你喝过吗
普洱茶传奇——猎虎族人的烤茶
普洱茶传奇——猎虎族人的烤茶
茶经其八烤茶
茶经其八烤茶
火塘烤茶云南符号
火塘烤茶云南符号
烤茶:一种古朴而又慢的生活乐
烤茶:一种古朴而又慢的生活乐
昌宁烤茶:喝的是天地精气考的
昌宁烤茶:喝的是天地精气考的
你喝过布朗烤茶吗
你喝过布朗烤茶吗
烤茶怎么烤--最实用的烤茶攻略
烤茶怎么烤--最实用的烤茶攻略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