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营销 > 市场分析 >

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专家怎么看

时间:2019-08-20 14:45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针对国际与国内茶产业现状,和我国茶产业存在问题,提出抓住机遇,走好茶产业发展路子。具体来说,是要弘扬茶文化、依靠茶叶科技创新、做好茶营销,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互联网+茶+茶相关产品、打造茶产业发展新常态,加快中国茶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茶对世

针对国际与国内茶产业现状,和我国茶产业存在问题,提出“抓住机遇,走好茶产业”发展路子。具体来说,是要弘扬茶文化、依靠茶叶科技创新、做好茶营销,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运用“互联网++相关产品”、打造茶产业发展新常态,加快中国茶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贡献。
 
近些年,我国茶产业迎来黄金发展年代, 是历史上最辉煌时期,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正确、国家处于和平稳定、人们创造性得到了极大发挥,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思想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使茶也是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重新得到了弘扬与发展,茶产业发展正好迎合这一时代潮流,茶产业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最近十年,世界茶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其茶产量、茶叶面积一直保持稳定增长。
 
国内与国际茶产业现状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60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报道,2014年世界茶叶面积6555万亩,其中中国、印度茶叶面积最大,分别占60.6%、13.0%,第三、四位是肯尼亚304.5万亩、斯里兰卡282万亩,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发展很快,分别为187.5万亩、181.5万亩,面积比较大的国家还有缅甸、土耳其、日本、阿根廷等;2014世界茶叶产量年达517.3万吨,其中中国茶叶产量已达世界总产量40%以上,中国和印度的茶叶产量总和占世界的63.85%。产量排在前十位国家的还有肯尼亚44.5万吨、斯里兰卡33.8万吨、土耳其23.0万吨、越南17.5万吨、印度尼西亚13.2万吨、阿根廷8.2万吨、日本8.1万吨、孟加拉6.4万吨。亚洲茶叶产量占世界百分之八十多,非洲茶叶产量占世界百分之十几,亚洲和非洲是世界主要产茶地区;2014年世界茶叶进口165.8万吨,第一位是俄罗斯15.4万吨,巴基斯坦13.8万吨、美国12.9万吨、英国10.6万吨、埃及10.3万吨、伊朗6.1万吨,世界茶叶进口保持4%速度增长;2014年世界茶叶出口182.7万吨,出口最多的是肯尼亚49.94万吨,第二位是斯里兰卡31.79万吨,中国位居第三,总的特点是世界茶叶产大于销的矛盾日益显现。
 
2015年,我国茶叶综合产值达3078亿元,其中干毛茶总产值1519.2亿元,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贵州、四川、浙江、陕西增值较快,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
 
由上可知,我国是全球最重要茶叶大国,茶叶面积第一、茶叶产量第一、出口第三,我国茶叶产销量约占世界的38%。
 
我国茶叶有六大茶类,有绿茶红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全国20个省900多个县,涉茶人员有8000多万人,茶叶的生产加工企业7万多家。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通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今年茶叶生产进行了调度分析,2015年我国茶园总面积4316万亩,其中开采面积3387万亩,茶叶总产量227.8万吨,其中名优茶99.3万吨,大宗茶128.5万吨,茶类中绿茶140万吨,红茶25.3万吨,乌龙茶25万吨,黑茶(不含普洱茶)17.7万吨,白茶超过2万吨。我国茶园面积第一位为贵州省达662.2万亩,茶园面积在一百万亩以上的省份还有云南、四川、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河南、江西、陕西、广西,广东、重庆、山东、江苏茶园面积在50万亩以上,甘肃、海南、西藏也有少量茶园,湖北、贵州、陕西、四川4省去年茶园面积各增加20万亩以上。福建茶叶年产量全国第一为35.5万吨,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浙江、湖南、安徽的茶叶年产量都超过10万吨,贵州去年增产4万吨,福建、四川、云南各增产2万吨以上。
 
我国茶叶出口量、出口额稍有回增,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普洱茶出口都有增长,超过10 亿美元,其中绿茶是我国出口的最主要茶类。我国茶叶出口国家达到120多个,主要是集中在不发达地区,出口量最大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湖南、安徽、福建,进口量最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俄罗斯、日本、摩洛哥、乌兹别克斯坦、美国等。
 
我国茶叶生产特点
我国茶叶生产总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茶叶生产主要特点表现在:
一、是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云南普洱茶、福建广东乌龙茶、中部省份主产绿茶等格局更加突出,贵州等省发展步伐走在前列,其茶园面积已跃升全国第一位,达6百多万亩,白茶、黄茶等小茶类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白茶增产达50%以上,绿茶、乌龙茶所占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有所上升;
 
二、是生产结构调整优化,无性系良种茶园、有机茶园面积都有提高,优良茶树品种推广速度加快,茶叶生产单位的生态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提高了;
 
三、是茶叶市场总需求放缓,茶叶生产价格开始下滑,全国毛茶均价每公斤60元,整体高档茶销量下降,茶青出现被挤压价格下降现象,各茶类市场售价涨落不一,价格很低的出口茶比较稳定或略好,但大部分中端茶叶积压严重;
 
四、是电子商务规模快速增长,线上竞争愈益激烈,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调研,有64.4%的茶叶企业开展了茶叶电子商务,天猫、淘宝等平台茶叶销售交易快速提升,互联网对茶叶的作用更加重要。
 
我国茶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我国茶产业发展中,成绩喜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是发展中的问题,仍然不容忽视,否则会制约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是茶叶生产发展速度过快,甚至有的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多样性问题
以为世界这么大,我国人口众多,茶叶需求量会很大很快增长,可以无限额的发展,却不知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如世界战争也不断,世界许多地方的贫穷饥饿与生存仍然是一个重大课题,我国虽然稳定,但人们消费是多样性,特别年轻人的消费口感在追求时尚与不断变新。而我国茶园面积却递增过快,已超过世界百分之六十,超过的面积是这短短十几年发生的。有的甚至为了赚钱不顾一切,把山头砍光种茶,把不适合种茶的地方也种茶,没有处理好种茶与生态、种茶与消费的协调关系,有的茶商靠屯积炒作来进行营销,造成虚假表面的繁荣,不实事求是和科学态度,蛮目扩张发展,这些都给茶产业带来很大伤害,现在茶价下降,茶销量放缓,正是调整与理性回归。
 
2
是茶叶发展中人的素质问题
茶产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是人才的问题。我国虽然每年各大学毕业了不少茶学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但如何留住人才,使他们创造科研成果与转化成果,做好生产与营销、文化工作,如何使他们在茶产业中发挥最大作用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同时茶叶企业掌舵人,素质参差不齐,有的企业老板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使得企业的科技创新意识不够、创新能力薄弱,有的企业尽凭感觉做事,没有事前很好的科学分析与论证。
 
3
是茶叶科技研发与推广问题
茶叶科技虽有进步,但突破性的重大研发成果不多,体现在获得全国科技大奖还比较弱。茶树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步伐迟缓,客观是选育茶树新品种需要较长时间,主观是有兴趣能在这么长时间内研究这方面人才不多,或者说政策加引导做的不够;新茶园建设重复低水平建设还存在;茶园耕作采摘机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虽有一定进展,但有的技术与配套还不太成熟,在生产中还不太管用,不能体现效果,因此推广受到了制约,特别是深刻认识智能化带来变革前景;夏秋茶品质提高与开发利用,茶叶产品开发多样化和功能化,精深加工,提升茶叶附加值,廷伸产业链,也是解决茶叶困境的一条出路。
 
4
是茶叶质量安全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虽然大家都认识茶叶质量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但执行起来更多的在口头上,实际行动往往更多强调客观原因,不从主要个人来找办法,表现在使用农药悄悄地进行,遇到农残检测超标强调别的不是,实际上用现代科学仪器是可以分析出来,茶叶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稀土元素是否超标、非法添加色素等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不注重清洁化生产在有的茶企还存在,特别是小茶企表现更为突出,有的企业生产过程卫生标准掌握不严,没有认识到茶也是食品,食品第一要务是要清洁、卫生、安全。
 
5
是协调处理好茶行业内、茶行业外的发展问题
 
目前茶行业内搞得热热闹闹,但茶行业外的工作推广力度还不够。茶行业内的研讨、会议等各种形式近年来搞得很红火,但走出行业外,很多人对茶的了解还是非常有限,茶的科普工作亟需加强,茶文化推广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茶的影响与宣传需要更多的有心人。同时茶业界内有为之人,需要推出更多有影响的技术、有影响的产品、有影响的事件来说服吸引行业外的人,特别是把我国茶叶推向世界做的远远不够,我们应该把茶这一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扬光大,使之光彩夺目。
 
我国茶产业发展对策
茶产业如何发展?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官员、爱好茶事业人士都发表了很好见解,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院士、江用文研究员、鲁成银研究员,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封槐松处长等已有报道,现就我国茶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对策:
 
1
抓住机遇,走好茶产业发展路子
(1)茶产业发展方针“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品质,提高效益”
我国茶产业发展到现在阶段,发展方针应是“稳定面积,优化结构,提高品质,提高效益”。从原来主抓面积、产量,转移到稳定面积,转移到抓品质、抓效益。我国茶园面积在“十三·五”不应该有大面积的增加,到2030年全国茶园面积应控制在5000万亩以内。同时对现有茶叶进行优化结构,包括优化茶园栽植品种、优化茶类结构、优化茶产业加工产品等。茶产业要主抓品质,通过知识来获取茶的优异品质,通过创新使企业压缩泡沫,回归绿色良性循环,通过科学手段达到增质增收,在取得经济效益同时考虑到社会功能,使取得效益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
 
(2)茶产业发展路子“生态、绿色、健康、创新”
我国茶产业发展走的路子应该是“生态、绿色、健康、创新”。茶园建设要注重生态建设,注重绿色,注重茶园套种树种和周边树种的多样性、观赏性与对人的健康作用;茶叶生产加工、茶叶产品开发、茶叶营销要注重绿色环保。茶叶品质第一位是要注重人的健康,从感官品茶到用科学数据说话,用科学数据来说明喝茶好在哪里,使茶品质服务于人的健康,把人的健康摆在前面、摆在第一位。茶产业发展要通过不断创新,包括生产技术创新、营销手段创新、文化推广形式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赋予茶产业新的生命力,这是茶人必须认识到位的一个重要问题。
 
(3)茶产业发展模式“中国茶多样化、大企业标准化、小企业个性化”
我国茶产业发展模式要根据我国的国情来定,走中国式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硬套“立顿模式”或其他国家模式,不能搞假大空。我国各地茶产区情况不同,各有优点,各茶企业发展应该依情而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坚持一点共性应是没有虚假水分的真真实实发展了就是硬道理。我国茶产业发展模式应该是“中国茶多样化、大企业标准化、小企业个性化”,中国茶要多样化,这是我国茶产区广阔、茶类最多、技术最多样性和复杂所决定的;我国大企业要标准化,因为大企业营销市场所占比重大,生产产品要相对稳定,而茶叶因为季节、产地、气候、品种、技术等使得产品变化大,大企业必须进行拼配,才能保持品质的一致性;我国小企业要个性化,小企业由于量少,只有个性化才有自己的品质特点,又由于小企业所处茶区地理位置不同,有自己独特优势。
 
(4)茶产业发展布局“以绿茶为中心,红茶、普洱茶、乌龙茶为重点,白茶、黄茶和其它黑茶为特色”
我国茶产业发展布局要根据现有茶区情况,做大做强做出特色,以绿茶为中心,红茶、普洱茶、乌龙茶为重点,白茶、黄茶和其它黑茶为特色。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重庆、江西、河南、江苏、山东、陕西等主产绿茶、适量生产红茶,绿茶面积控制在3000万亩以内,红茶面积控制在600万亩以内;云南主产普洱茶,面积控制在600万亩以内;福建、广东、台湾主产乌龙茶,面积控制在500万亩以内。同时做出茶类特色,湖南安化黑茶、湖北赤壁砖茶、四川雅安藏茶、广西六堡茶,福建政和、福鼎白茶,湖南君山、四川雅安、湖北远安的黄茶,特色茶类面积控制在300万亩以内。
 
2
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
茶是老祖宗几千年留下来的,并被现代科学所证明健康饮品。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茶道茶艺茶馆、茶诗、茶歌、茶戏、茶事、茶俗、茶与宗教哲学等都是茶文化内容,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撰写人“茶圣”陆羽所提倡“精行俭德”精神至今也是使人受益非浅。今天我们有理由继续发扬光大,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产业发展。提倡茶为国饮,倡导茶人茶德精神,使之影响我们现代人们的思想和道德行为,为文明进步做出贡献。
 
弘扬茶文化要讲求实效,注重手段。茶文化要进小学、中学、大学,争夺年轻人思想和消费增长点。茶文化教育类型要多样化、系列化,依不同人群、不同职业开展。旅游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编写了一套茶文化丛书《第一次品(岩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就上手》就很好,很受爱茶人的欢迎,茶要走到大众中。要做好茶文化创意产业,把茶元素与影视业、动漫业、出版业、艺术品经营业等结合起来。茶文化要与旅游、养生、健康结合起来,让茶文化成为一种快乐生活方式。要挖掘传统优秀茶文化,我国不同朝代茶文化都有自己特点,三国以前茶文化、晋代茶文化、隋唐茶文化、宋代茶文化、明清茶文化,都要把它变成容易使人接受喜爱的形式,使古老茶文化焕发青春。要挖掘各民族的茶文化,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畲族茶文化、藏族茶文化、傣族茶文化,等等,各种民族的茶文化都是我们的瑰宝。同时,我们要与时俱进,借助孔子学院平台,设立茶文化课程,宣传茶文化,向世界普及中国茶文化。
 
3
依靠茶叶科技创新,促进茶产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有25个本科院校设立培养茶学专业,建有2个全国性茶叶研究所和13个省级茶叶研究所,是我国茶产业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更要依靠茶叶科技创新,要用“两只手”来抓茶叶科技,一手抓带有全局性的重点茶叶科技研究,如名优茶采摘设备,智能化全自动连续化设备等,一手抓面上微量化的茶叶科技进步,如茶叶杀青、揉捻、摇青、干燥等各工艺技术改进;一手抓茶叶应用基础研究,如茶叶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一手抓茶叶科技推广应用,如茶树新品种应用、茶叶新产品开发与利用。
 
依靠茶叶科技创新,要提高茶叶科技的原创力,如武夷山金骏眉的原始创新,就带动了大江南北红茶的火热;安吉白茶良种的研究与应用,曾带来了一股安吉白茶种植“热”;茶园建设标准化技术提出,提高了建园质量和便于机械化生产;古树茶的研究,使云南普洱茶营销有了新的特色;有机茶概念的提出与推广应用,对茶叶农药使用、重金属、非法添加剂、微生物的关注与注意提高了,茶叶品质提升了;可追溯系统在茶产业应用,对茶叶安全生产就变得可控,给消费者定心丸;绿茶连续化生产设备使用,使茶叶变得洁净、不落地卫生;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带动了茶产业链的延伸。
 
依靠茶叶科技创新,更要注重茶树品种、茶园建设、安全生产、茶叶加工、茶叶机械、茶叶深加工、产品功能化、茶与相关产业等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同时,要构筑茶学科学术交流高地,既要茶学科内交流促进,也要茶学科外与其他学科交流;既要茶学科国内交流,也要茶学科国际交流平台,特别是要构筑茶科技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提升茶叶技术的国际化一流水平。
 
4
做好茶营销,助推茶产业发展
茶产业的发展,茶营销很关键,只有营销做好,才能把茶树的树叶变金叶、变炒票。2014年,世界茶叶年人均消费661克,中国茶叶年人均消费1203克。茶营销既要借鉴行业内的成功例子,如普洱茶就做得很成功,从上世纪小茶类,到今天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人们饮用主要产品之一;也有借鉴行业外成功例子,如学习麦当劳、肯德基的经营方法。既要学习国内的成功例子,如深圳华巨臣会展平台办得很成功;也要学习国际上其它国外先进理念,特别是欧美成功的企业营销手段。
 
做好茶营销,要宣传、引导消费。每年一次武夷山岩茶村斗茶赛、星村斗茶赛等,实际上也具有正岩好茶、小种红茶、金骏眉的宣传功能。武夷山“牛肉”(牛栏坑肉桂)、“马肉”(马头岩肉桂)、老枞水仙等,也是一种宣传、引导消费。做好茶营销,要进行目标市场定位,进行品牌战略与规划、茶叶供求分析、商品要素分析、市场体系研究,还要研究企业文化。茶企业营销方式要多样化,要创新茶品牌营销手段,检验标准是利润成功与否。茶叶企业走品牌化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大公司走品牌化,品牌就是质量、声誉,小公司则要注重质量、重个性化。名人也是一种品牌,可以引领消费,让名人效应为茶产品促销、提高企业影响力服务。圈子营销、私人订制也是一种营销创新形式。
 
做好茶营销,要构建好国际、国内茶产业交流平台,特别是要走出国门,敢于在国际上打开营销局面,可以借鉴“立顿”经验,而不是照搬其模式。茶营销遇到资金问题,融资时要注意量力而行,不是每个企业都能上市,上市的毕竟是少数。茶营销与茶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茶营销过程也是推广了茶文化,茶文化也可以促进茶营销的发展。
 
5
运用“互联网+茶+茶相关产品”,打造茶产业发展新常态
提高互联网对茶产业作用的重要性认识,打造茶产业发展新常态。互联网让国内、国际没有了距离,互联网对茶产业的影响,是一种产业思维的革新,产业模式的重构,商业模式甚至消费模式的重构。茶产业刻不容缓、不能落伍,“互联网+茶+茶相关产品”的时代来临,抓好茶与茶相关产品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作,运用互联网,线上订购,线下送达,这种线上线下互动式新模式,它能够快速地把茶与茶相关产品,不管是在国内和世界上的哪个地方,都能省时、方便、省费用送到,将在未来茶产业发展中越来越重要。
 
做好互联网对茶产业促进作用,要加快茶叶生产、加工、营销、饮用等全产业链智能化发展,打造茶产业发展的知识化、智慧化、科学化,打造茶产业产品互联网的地球行、神州行,茶产品地球行设想:中国红茶+欧洲圈,中国绿茶+非洲圈,中国乌龙茶、白茶+东南亚圈,中国速溶茶+美国圈。茶产品神州行设想:大中华主导消费绿茶圈+红茶圈+乌龙茶圈+普洱茶圈,和闽台乌龙茶圈、珠三角乌龙茶圈、长三角绿茶圈、东北花茶圈、某些地方白茶圈+黄茶圈+其它黑茶圈的特色消费。打造茶叶深加工产品与茶相关产品,线上订购,产品国内三日到、国际一周到的新模式。
 
6
加快中国茶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贡献
中国茶很早就走出国门,但近十来年除了茶科技国际交流包括承办国际茶叶大会、重点大学科研院所学者国内外访问和交流合作、在国际相关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国际茶叶标准化工作等,进行的有所进步,而茶文化国际推广、茶产品国际营销等虽然也做了,但与我国茶叶大国的地位不相匹配,步子还是很慢,特别是中国茶产品的国际化进程很迟缓,中国茶出口第三,还不如肯尼来、斯里兰卡,客观上国内茶叶生产成本提高、出口价格提高,竞争力弱,主观上还是我们对国际上宣传、引领做的不够,对其他国家消费市场重视不够、消费口感研究不够、消费手段比较单一,特别是使国际上对中国的高端茶的认识、中国多茶类不同功能作用的认识做的不够。
 
因此,必须加快中国茶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首先中国茶的理念要有国际化的意识,要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结合起来,要重温中国茶史话,开创“茶叶之路”新格局。茶文化国际推广很重要,但要选择重点突破口。“晋商万里茶路”是从中国武夷山到俄罗斯再到欧亚各国;“海上茶路”使中国茶风靡欧美;“茶马古道”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海岸。这些工作都是值得加强与大力推进。
 
加快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茶叶大公司要先行,茶叶小公司也要有所作为。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巨臣公司等要在国际化走在前列起带头作用。要利用孔子学院这个平台,在其中设立茶课程,宣传中国茶。旅游教育出版社编写了一套茶文化丛书《第一次品(岩茶、乌龙茶、绿茶、红茶、白茶、普洱茶)就上手》,很有科普性、实用性,建议译成英文等外文版本,向世界普及和宣传中国茶。“茶圣”陆羽故乡天门出版了一套《茶经》不同外文版,也很好。要利用国际上有关平台为中国茶服务,如意大利米兰茶文化周、国际体育大赛、高端领导高端会议与交流等。加快茶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要用科学数据说话,中国茶好在哪里、对人的健康有益在哪里、高端茶比普通茶好在哪里、各种不同茶类有什么不同作用等等,用科学数据来说理和引导,使国际加深对中国茶认识与消费,提升中国茶对世界文明与进步的贡献。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云南普洱茶 茶产业发展 普洱茶营销 茶马古道 六大茶类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川茶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工作
川茶产业发展助推产业扶贫工作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福鼎白茶产业发展论坛成功召开
永川绿色茶产业发展的见证
永川绿色茶产业发展的见证
未来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吗
未来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吗
未来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吗
未来中国茶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吗
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
六堡茶产业发展新动能高峰论坛
浙大携手余庆助推茶产业发展
浙大携手余庆助推茶产业发展
安溪茶产业发展低迷的成因解析
安溪茶产业发展低迷的成因解析
重庆持续加大对茶产业发展扶持
重庆持续加大对茶产业发展扶持
头脑风暴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
头脑风暴为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云南发布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云南发布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