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鉴别 >

谁都能学会的品茶三步骤

时间:2019-09-19 15:0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每一个人喝茶的目的不同,有人为保健,有人为兴趣,有人为口腔体验等等,但是,如果喝茶的时候,能够学会品茶、欣赏茶,那么,您的品饮过程会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品茶看似很难,其实并非无方法可循,小编今天便带大家学习品鉴普洱茶的三大步骤。 享受普洱茶的滋味应该是
每一个人喝茶的目的不同,有人为保健,有人为兴趣,有人为口腔体验等等,但是,如果喝茶的时候,能够学会品茶、欣赏,那么,您的品饮过程会变得更加充满乐趣。品茶看似很难,其实并非无方法可循,小编今天便带大家学习品鉴普洱茶的三大步骤。
 
享受普洱茶的滋味应该是很简单的事,开茶、冲泡、呷一口,然后就可以闭上眼睛享受了。品茶是一种生活,也是一种技能,需要花时间和经验技巧去锻炼。在品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调动五官,进行视觉的看、嗅觉的闻和味觉的尝,以充分理解杯中茶味。
 
1. 视觉的看
主泡师、茶师或品茶师们都喜欢在喝茶前,手持品杯,仔细观察杯中茶汤。那么,一杯茶的汤色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显然,外观能告诉我们最基本的是,这杯茶呈现最直观的颜色,是绿黄色、金黄色,还是酒红色。通常情况下,色泽清浅的绿黄色具有口感鲜爽,以青香为主的特点;色泽偏深,甚至带有酒红色,很可能十分成熟浓厚,还带有长年陈化而散发出的陈韵。汤色昏暗的普洱茶与汤色明亮的普洱茶相比,很有可能具有口感单一,茶味杂,舌面干燥的特点。
 
大多数普洱茶在年轻时,呈绿黄色,颜色较浅,茶汤不够通透,随着陈年,绿黄色逐渐发展为栗红色。这种情况下,色泽还能说明普洱茶的年份,以及它陈年的质量。此外,饮后如果发现挂杯明显,厚重,说明茶汤中糖分含量高,内含物质丰富。
 
2. 嗅觉的闻
普洱茶内含物质丰富,有大量的芳香物质,不管发酵与否,程度如何都有那个阶段特有的香气。可以将鼻子伸到杯口,进行嗅闻。也可以对着倒干茶汤的空公道杯的杯口深吸,感受茶的香气借着杯子的余温窜进鼻孔、沁人心脾的快感。这个步骤能够检验我们从外观得到的信息,还能够预估普洱茶喝起来怎样。
 
比如,外观呈栗红色,甚至酒红色的普洱茶有可能有两种风格:一是口感成熟浓郁而鲜活,陈年时间较长的老生普;二是熟茶,曾经渥堆发酵熟成,闻起来带有熟味、甜味。
 
普洱茶的香气不会像铁观音那样香艳,也不会像龙井碧螺春那样清新可人,普洱茶体现得更多的是内敛与沉稳的香气,一杯茶仿佛能够感受到高山原野的气息。新生茶以淡雅的兰香、花果香、蜜香为主,老茶则表现出樟香枣香、木质香等等。
 
3. 味觉的尝 
这是品茶的最后一步,可以说一款普洱茶的真面目如何,都能从中发现。我们需要从甘、甜、苦、涩四个维度去判断普洱茶的品质。在喝茶时,将茶汤含在嘴里,吸一口气,在口腔中咀嚼吞咽,分析其中味道。大多数普洱茶闻起来跟喝起来的香气特点比较接近。你需要问自己几个问题,这款普洱茶是否粘稠,茶质厚还是薄,涩感是紧结还是松软,汤水是粗糙还是“如天鹅绒般丝滑”。
 
茶汤入口,舌头缓慢搅动,让茶汤与舌尖、舌心、舌根以及上下颚充分接触。几秒钟后,喝下一小口茶汤,静静感受茶汤的滋味,以此来评价茶的粘稠度、顺滑度、柔软度。
 
总之,品茶是一个给人以享受的过程,不用想太多,亦无须担心什么。只要在品茶的过程中,多留点心,按照上面描述的步骤稍加练习,人人都能成为品茶能手,喝茶也会更多乐趣。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内含物 判断普洱茶 渥堆发酵 碧螺春 公道杯 普洱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用壶品茶尽心养壶
用壶品茶尽心养壶
品茶的常识
品茶的常识
品茶后记: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品茶后记:一杯茶的前世今生
品茶就是品岁月品人生
品茶就是品岁月品人生
品茶时如何进行专业描述
品茶时如何进行专业描述
喝茶品茶贵在亲身体验
喝茶品茶贵在亲身体验
“天下茶尊”临沧举办精品茶展
“天下茶尊”临沧举办精品茶展
健康品茶之花语花茶
健康品茶之花语花茶
紫砂品茶的体积投茶法
紫砂品茶的体积投茶法
极品茶叶稀少品种:松萝茶
极品茶叶稀少品种:松萝茶
解析品茶时呈现水味的原因
解析品茶时呈现水味的原因
先学会喝茶才能懂得品茶
先学会喝茶才能懂得品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