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喝茶的你了解多少中国茶文化

时间:2023-12-08 14:03来源:高山茶人 作者:佚名浏览:
茶号称「国饮」,乃因茶起源我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传說这在神农尝百草的时代,即已发现了茶的妙用。而史料记载,也早在商周时代演变为饮料之用,歷经唐宋的盛行,及明代的改革迄今茶仍是国人所
普洱茶
一、前言
号称「国饮」,乃因起源我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葉和栽培茶树的国家,是茶的原产地,也是茶文化的发祥地,传說这在神农尝百草的时代,即已发现了茶的妙用。而史料记载,也早在商周时代演变为饮料之用,歷经唐宋的盛行,及明代的改革迄今茶仍是国人所喜爱的饮料或用之解渴饮用,或用之品茗兴趣,对这有益身心的「茶饮」我们有义务将之推广流传。
 
二、古传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树至商周时发明茶饮而用之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句话是中国古老的俚语。由此可見中国人饮茶文化的普遍性,也說明了当时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一日不可或缺的。追溯中国人饮茶的源流,若依文献來推敲可以溯至公元前二七三七年中古时代的神农氏,陸羽的茶经有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魯周公……」,关于神农氏发现茶树的传說有二,一是神农氏尝百草身中七十毒,正当口干舌燥,五内若焚时,忽見几片葉子飘落至眼前,习惯地拾起送入口中咀嚼,其汁液若涩,气味却芬芳,且亦有效解毒。另一传說是有一天神农氏用新镬煮水,刚好几片葉子飘入锅中,煮好的水为黄,苦涩中带甘甜,喝入口中生津解渴,且提神醒脑,以神农氏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神农氏发现茶树后,只下个断语說是一种药,但却没给它适当的评价,也没替它命名,至周朝时代从经典中发现了「茶」这个字。诗经谷风篇有段记载:「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尔,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苦如荠。」,而本草注释說:「荼色白可供药用,嫩苗可当蔬菜,可知荼是种苦药,亦是苦菜。」有類似荼的功效。但当时并无「荼」字,至唐代陸羽茶经问世始灭一划作茶,以后才称茶,而不再称荼。据中国风俗史记载﹕「周初至周之中业,饮物有酒、醴、浆、湆等。……此外犹有种种饮料,而茶其最着。茶发明于殷周时,周人多用之者。」前面提到神农氏将茶当作药用,至殷周时才有当作日常饮料的用途。而不只是一种药而已,但因其饮法相当粗略,茶大概颇为苦涩,不是每个人都爱喝,所以茶至殷商时为日常饮用之物,然其功能仍适于药用,至秦汉以提升至酒之上,可能因制茶技术进步,而使茶较普遍。
 
三、汉;茶是汉皇宫内苑的高级品,南北朝时逐渐普及于民间
「茶至魯之周公旦而有名」,从其各种别名看來,当时仍以药用为主,直到汉代才有从药转变为饮用的;文献记载赵飞燕别传有云:「姜后見帝,赐座命进茶左右奏云﹕向侍帝不仅,不合啜此茶。」,由此可見茶已是汉室的饮料,且不是任何人随便可以饮到的,据王褒所写「僮约」一文中记载,知当时的社会有「客有烹茶」的习俗,但是这种风气并未相当流行,也许是因为野生的茶树相当难得。且寻量少的缘故,所以一般庶民很少能享受茶饮,而只限富豪或皇室,因此在汉代饮茶还是相当「贵族化」,世說新语记载:「王蒙好茶,人至輒饮之,士大夫輒以为苦,每欲侯蒙,必云:『今日有水厄』。」由这裡可知道在南朝时代已有好茶成癖的人士了。由魏晋南北朝(公元三世纪起)到唐代(公元七世纪起)是茶饮的「转变期」,这可能是因为茶树的发现越來越多,制茶的技术越來越进步,尤其唐代更是由贵族化渐纳入民俗的时代,因此饮茶的风气才会逐渐普及流传开來
 
四、唐代陸羽茶经是中国茶道先声,「最澄」携回茶苗茶道传东瀛
唐代饮茶的风气已颇为盛行,不仅贵族们喜爱啜饮,民间饮茶风之风也大为流行。当时阳羡唐贡山所产的「贡茶」是皇室喜爱的珍品,产量不多,非常名贵。那时阳羡茶得在清明前送到长安,做好的茶,即快马加鞭,日夜奔行數千里到朝
廷必先荐宗庙后赐重臣,以茶开清明大宴,茶的身价由此可知,因受宫廷重视,才由官府培植茶树。于是茶树由野生而成农物栽种,接着民间再种植,因此有了「茶税」的出现。「上有所好,下必有甚焉者」由于上位者的喜爱与重视,民间亦群起效尤,于是饮茶蔚为风尚。尤其是各大都市到处可見茶肆,茶经有云:「…谢安,左恩之徒,似皆茶饮,是以兴时俱广浸于世俗,至国朝而盛,兩都荆州渝洲谙地,已为每家必饮之物」,这是描写茶饮盛行得情况。而诗风盛行唐代,咏茶的作品更不胜枚举,也可证明当时的茶风。唐代诗多名家也是嗜茶者,继陸羽之后的茶道名人属盧仝嗜茶如命,所着的「走笔谢孟谏識寄新茶」诗妙趣横生其中的「天子需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及盧仝七碗茶,更为后來品茗者传诵不已。唐时不仅国内饮茶,也输往各国由「榷茶使」司掌,当时來华留学生有是日本为多,日本僧人「最澄」学成后将茶苗带回日本,于是日本开始植茶。
 
五、宋;帝王嗜饮贡茶需求甚殷切,民间斗茶茗战之风颇盛行
宋人饮茶,基本上仍依循唐朝的准则,又从高雅的享受更发扬光大。有关茶的吟咏从更是藻墨丰富,举之不尽。而当时「茶禮」及「尊茶」兩种习俗的存在,使茶更为民间重视的原因。至今民间相亲,还是让女方奉茶给男方來相亲的亲友的习俗。「工书画,通百艺」的宋徽宗更是皇帝之尊,亲着「大观茶論」二十篇。宋朝文人也都是品茗行家,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蔡君謨…等也都有诗句赞茶,其中苏东坡与君謨的「斗茶」及东坡与司马光的「墨茶之辩」更传为佳话,而民间也常以斗茶为樂。所谓「墨茶之辩」是指有一天司马光开苏东坡的玩笑說:「茶与墨相反,茶欲白(宋时评白茶第一)。墨欲黑,茶欲重墨欲轻,茶欲新,墨欲陈,君何以同爱此二物?」苏轼不加思索的答道:「奇茶妙墨俱香,公以为然否?」真是妙人也妙语。
 
六、元;生逢亂世文士以茶为佳友,版图遼阔或有助茶之流传
元朝对于「茶文化」最大贡献,应是将茶推广到四大汗国的領域,北达俄国,西抵波斯及地中海以东之地。虽史料并无元朝茶事推展的记载,但元人本为蒙古游牧民族,唐宋曾以茶安抚,对茶应有一份好感,只是没有那种品茗的风雅罢了,随着領域的推广,而将生活的茶发扬于外,并无不可能。而民间品茶之风,或可由元曲中「坐烧丹忘记春秋…淡饭一杯茶去」。略見避世隐居的寄情山水之趣,与茶、饭并列的普遍。
 
七、明;品饮方法改革创新为泡茶,文人提倡升华茶艺的境界
明代,茶的形狀已渐由团茶变成散茶,于是唐宋饮茶的准则,也做了增补或删除。由原來的煮茶改为泡茶,程序也因而缩减,同时也发明了「妙菁法」,此法发明后才开始有了綠茶及红茶的制造,不过当时除了采用「泡茶」的方法,乃沿袭着「煮茶」法,只是在器具及过程上较简化罢了。而明代宋肆的经营已很普遍,而民间品茶的活动也由内而外,日常会举行「点茶」、「斗茶」之会,大家相互「较精」比赛技术的高下,一时蔚为风尚。因唐宋以來,茶饮之风素盛,下迄明代,颇有日渐风行之势,「妙菁」的制茶法,与「散茶」的流行,使得饮茶的方式,日趋简化,不若唐宋团茶的繁复,现今的制茶方式与「泡茶」法,即是沿袭明代的方式,至今也约有六百年的歷史了。明代时,因朱元璋起于民间,深知民间疾苦,茶课(税)甚轻,由于利厚,民间更广植茶树,茶商地收购运往四方,明代有如宋一朝,需以茶來怀柔四夷,作为政策上的应用,如此「采山之利,易充厩之良」的「以茶易马」,更便明代对于茶的重视了。明代重科举,文风很盛,喜以风雅相尚的文士,吟风弄用之余,品茶助兴似成风气,而书坛名流也常以「茶事」为题,如文征明有「烹茶图」、沈周的「虎丘对茶坐图」、「醉茗图」,仇英「松亭试泉」图,唐寅的「品茶图」……等,是图也是诗,同时茶书的著作,更多达四十余册,可見茶饮在有明一朝的盛况了。
 
八、清;晚清腐败洋水已冲淡茶味,端茶送客似不如前朝盛矣
清朝至皇太极入主中原及多尔衮摄政以來,虽仍沿旧明之制度.但法规尤为严密,且又屢兴「文字狱」,文人精力与汉族思想遂而受挫,这与元朝也有相類之处,文人已无心吟咏「茶」了,再加上清末经鸦片、英、法甲午诸役后.民心士气危弱。民族自尊心也大损,挟西洋船坚炮利之余威,茶饮似乎也为洋水冲淡了。民间饮茶的风气似不如前朝的盛行,有关茶的书册。坊间几无所見,文人谈及茶事者亦较少.而达官贵人间相往來,竟有「端茶送客」的陋规.即当宾主言谈并不融洽时,主人会令仆人献茶,这等于下逐客令,知趣的访客最好尽快離辞,免得自讨没趣,这和从前「客來烹茶」、「敲冰煮茗」、「以茶待客」的情况,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了。民国成立后,饮茶就已蒙上浓厚的商业气息了。各地茶肆皆各有特色,如福州茶馆兼营浴池生意,贵州茶馆里的說书,江西茶馆前的道情,北平茶坊因在帝京,因此颇有帝王气势,四川茶馆则花样最多,气象万千,饶富趣味,广东茶馆的工夫泡法等,皆具地方色彩又有特殊风味。台湾因为外国进口饮料充斥坊间,咖啡厅林立街头,茶饮一度曾没落,但近年來因得各界人士提倡,并证实茶有益身心,故重新唤起国人对茶的注意,这是一种好现象。从明清迄今,饮茶仍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份,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份,至今我们口渴还习惯說「喝茶」,因此应该让国民认是并体验正统的中国茶道的生活艺术,而大众应对「茶的文化」有一翻了解。
 
九、结論
自神农氏发现了茶葉以后,歷经唐宋的发扬,明清的改革迄今,它已在中国歷史上吟咏了至少三千年以上,「茶」号称为「国饮」一点都不为过,所为饮水思源,饮茶也要知道它的來源,尽管「茶」已风行各国,成为世界最有益的饮料,然中国人还是中国人饮茶的方式与精神,因为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文化特质。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茶道 茶文化 普洱茶 中国茶 喝茶 普洱 茶树 功效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基诺族凉茶制作方法及茶文化
基诺族凉茶制作方法及茶文化
十年纪念:关于茶文化关于普洱
十年纪念:关于茶文化关于普洱
茶果脯茶文化
茶果脯茶文化
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着力打造阿
青浦区金泽镇蔡浜村着力打造阿
茯茶镇茶文化旅游节周五启幕
茯茶镇茶文化旅游节周五启幕
普洱茶文化的两种形态(上)
普洱茶文化的两种形态(上)
厦门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
厦门茶文化的精华是茶道
藉由普洱茶开始嬗变的茶文化
藉由普洱茶开始嬗变的茶文化
英国茶文化“一姐”和茶的故事
英国茶文化“一姐”和茶的故事
普洱茶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更应
普洱茶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更应
俄罗斯的茶文化
俄罗斯的茶文化
“回响中国”纪念米兰世博会中
“回响中国”纪念米兰世博会中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