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洱茶三大产区,临沧、西双版纳、普洱。普洱茶区有3540万年前的景谷宽叶木兰化石(茶树始祖),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树王”,上千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1800多年的景迈山千年万亩人工栽培古茶园。
	澜沧县
	01
	景迈山茶(芒景、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分布在澜沧县境内的惠民乡景迈、芒景2个村民委员会辖区范围内, 茶园面积16173亩。
	02
	邦崴茶(富东乡)。澜沧县富东乡邦崴村附近有数百亩老茶林,产量不大。
	著名的千年“邦崴古茶树”是迄今全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唯一古老的过渡型大茶树,确定了中国、云南是世界茶叶起源地的地位。
	品质特点:邦崴茶条索不长,叶质厚,内质饱满,口感刺激性强而集中,时有轻发酵香甜味,香型层次明显。
	宁洱县
	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原始林带,为澜沧江水系。清代较早的贡茶产地,在板山金竹林箐、茶山箐及白草地一带发现大量栽培型茶树群落。板山茶园自清早期就是有名的皇家贡茶园。属茶园小乔木,其品质特点是:苦涩易化,生津快。
	还有困鹿山茶(古茶、野生古茶),新寨茶(磨黑镇)等。
	景谷县
	全县栽培百年以上古茶园3万亩,野生茶群落面积6.2万亩,主要分布在正兴镇黄草坝、通达,益智乡曼竜、苏家山,凤山乡顺南光山,景谷乡文山、文东等地,其中又以景谷乡(小景谷)古茶园面积为最多,品质也列于前茅。
	01
	茶品特点:芽头肥壮、条索长、有绒毛、茶汤苦涩中带甜、苦显于涩、汤质尚饱满、回甘较好、杯底留香高。
	02
	黄草坝茶(正兴镇):黄草坝野生古茶树群落生长在海拔2000-2500m的干坝子山岭,地处小黑江源头。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大尖山、困庄大地、大水缸等处,面积约2000亩,众多野生茶树混生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构成特殊的林茶交混群落,群落中存活有许多数百年生的大茶树。
	03
	苦竹山茶、文山顶茶(景谷乡)
	镇沅县
	镇沅县位于滇西南哀牢、无量两山中段,境内群山并列,山区面积占97.7%,种茶历史悠久。
	野生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哀牢山中部和无量山支脉的老乌山、大亮山一带,栽培型古茶树主要分布于海拔1700-2100m的自然村寨周围。古茶树面积总量高达26万亩,其中野生茶树、栽培型茶树面积分别达23万亩和3万亩。
	名寨:
	马邓茶、大麦地茶(者东镇)
	老乌山茶(按板镇)
	老海塘茶(田坝乡)
	茶山箐茶(田坝乡)
	千家寨:千家寨茶山位于镇沅县九甲乡和平村原始森林,属哀牢山系,野生茶树群落万余亩,集中连片的4200亩。著名的2700年千家寨1号古茶树,系目前发现的最大最老的野生古茶树。
	景东县
	01
	无量山:“坝子城”无量山,古称蒙乐山,以“高耸入云不可跻,面大不可丈量之意”得名。
	景东县产茶历史悠久,属普洱茶老产区。景东县境内野生古茶树主要分布在哀牢山和无量山海拔1100-2800m的群山中。野生茶树分布面积28.6万亩,其中无量山居群23.5万亩,哀牢山居群5.1万亩;栽培古茶园3.71万亩。
	02
	老仓福德茶(安定乡、文龙乡)
	金鼎茶(林街乡、景福乡、东镇)
	漫湾茶(漫湾镇)
	哀牢山西坡茶(花山乡、大街乡、太忠乡、龙街乡)
	御笔茶(锦屏镇、文井镇)
	长地山茶(文井镇)
	普洱茶名山古寨——普洱茶区
	江城县
	01
	田房茶、博别茶(国庆乡)
	02
	牛洛河自然保护区:山上有森林与草场植被交错茂密,动植物呈垂直分布,较适合茶树生长,以万亩生态茶园闻名全省。
	03
	瑶人大山古茶树群落:位于江城县加禾乡联合村与巴嘎村交界的瑶人大山上。据考察测定,有较大的古茶树5株,专家估计古茶树龄上千年,附近还有数十棵较小的野生古茶树。
	西盟县
	西盟县境内存活有古茶树共五大群落总面积19.5平方公里(28500亩),均混生在阔叶原始森林中。
	墨江县
	迷帝茶(新抚乡)
	景星茶(景星乡)
	孟连县
	腊福茶【勐马镇】
	芒中茶【娜允镇】
	思茅区
	思茅区城区东南郊十余公里营盘山万亩有机茶园2.4万亩,被建设成为观光旅游的“中华普洱茶博览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