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有古六大茶山,分别是攸乐、莽枝、蛮砖、倚邦、革登和漫撒。
	可见,易武的崛起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在清道光年间,也就是1821年-1850年,漫撒历经火灾,元气大伤,逐渐被易武所取代。
	要说易武山的兴起,还得从雍正时期开始说起。
	《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
	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
	资料记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
	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
	道光十年(1830年),在磨者河上首建永安桥,连接易武和倚邦。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修建由易武经倚邦至思茅的茶马古道。
	易武的交通越来越发达,易武的普洱茶内销思茅、元江、石屏、昆明等地,一部分销往西藏。
	清朝末年,民国初期,大量汉人进入易武经营茶业,使易武茶业市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责任编辑:大润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