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大家对铁观音的误解,大致上是以下7个:
	误解1、铁观音量产,品质下降。
	铁观音原产于泉州安溪,它清幽的兰花香非常打动人,并且茶汤滋味醇爽甘滑,比绿茶要醇厚,又不似其他乌龙茶类那么厚重,因此赢得了很多人的芳心。因为受市场欢迎,便有更多的茶叶产区引进铁观音制茶技艺,也有更多品种的茶树被培植用于生产铁观音。
	铁观音是茶名也是茶树名,严格来说只有使用铁观音茶树产制的茶才是“铁观音茶”。其他品种制的茶虽然同属于乌龙茶,也有“绿叶红镶边”的叶底,也有乌龙茶的口感,但是几乎无法模仿铁观音独特的“观音韵”。诸如本山、毛蟹、黄金桂等等茶,都不能算是正宗的铁观音茶。
	误解2、追求量产,放弃传统工艺。
	在适合的环境条件下做青,茶青走水通畅自然,做出来的茶香气天然,保质期更长。
	误解3、铁观音越绿越好。
	误解4、甩掉铁观音红边
	误解5、喝铁观音容易伤胃。
	喝性凉的茶可能伤胃,因此,在喝清香型铁观音的时候尽量先吃点点心垫垫肚子,还要注意不要喝太浓的茶或者过量用茶。
	误解6、浓香型铁观音香气更高。
	这一回,清香型铁观音确确实实委屈了。
	按照国家标准,浓香型铁观音的定义是:在以传统加工工艺制作的清香型基础上再加以精制烘焙而成的铁观音。也就是说,命名“清香型铁观音”和“浓香型铁观音”的时候,其实标准不在“香气”而在“生熟程度”。这导致了一个天大的“误会”,让茶友们造成了误解。
	误解7、铁观音越酸越好。
	经过这个过程茶叶会产生一种“酸”味。
	有些不明就里的朋友会误以为这种酸味就是人们常说的“观音韵”。既然是误解,当然,铁观音并非“越酸越好”。
	写在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