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宋茶才是巅峰体验:让技术流来告诉你(二)

时间:2023-11-09 10:26来源:茗寿堂) 作者:明洲浏览:
接上文《宋茶才是巅峰体验:让技术流来告诉你(一)》。谈到宋茶,还需要补充两点。第一个,宋茶也是多种传统并存的,除了点茶之外,当然还有煎茶。这背后就是草茶传统。此外,还有一些像荆渝、蜀地等等民间的传统。我们聚焦于高端茶,尤其是贡茶,主要是看古人达到一个
普洱茶
接上文《宋才是巅峰体验:让技术流来告诉你(一)》。谈到宋,还需要补充两点。第一个,宋也是多种传统并存的,除了点茶之外,当然还有煎茶。这背后就是“草茶”传统。此外,还有一些像荆渝、蜀地等等民间的传统。我们聚焦于高端茶,尤其是贡茶,主要是看古人达到一个什么高度,带来什么启发。第二个,宋茶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我们探讨茶文化也好,香文化也好,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时代是南唐。实际上南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能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所谓南唐二主李璟李煜父子,那都是相当风雅的人物,这一小段时间也有很多文化上的创造。
我们说的点茶和蜡茶传统,从加工工艺到玩法,在南唐就已经成形了,只不过宋代推到了极致。包括常提起茶百戏,实际上记载的也是南唐。接下来,说说工艺。说工艺就要先提到采摘,关于宋茶的采摘,很多人会困惑,和现在的方式完全不同,甚至要求完全相反。本文,从以下三点来解惑。
第一个是采摘的季节
宋茶的采摘有点早,头采最早的记载是惊蛰前后,根据年份不同,有的早至惊蛰前十日,晚一点的到惊蛰后五日。再晚一点就是社前,也就是春社前。春社在农耕时代,尤其宋代,是个重要节日,指的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也就是立春后四十多天,大概是在农历二月初,或者说春分前后。再晚一点,就是明前了,清明古时也叫寒食,需要禁火、然后改火,所以明前当时叫火前。在宋代来说,就算比较晚了。再晚一点,就是谷雨,雨前。按明代许次纾《茶疏》来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谷雨茶,挺好啊。但按南宋《建安志》的说法,谷雨茶已经“老而味重”,属于很下等的茶了。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除了地域差异(浙江与福建)和气候差异(宋与明代),更主要是玩法的差异。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宋人的玩法和明代以降的玩法不同,就是从采摘加工存储到表现的一整套东西,单独拿出一个来比较,毫无意义。同样说是芽茶,正月下旬的,和明前的芽头,完全是两个概念。同理,所谓一旗一枪,不同采摘节点,也不是一回事。早期的芽头有一种特殊的香甜,这个是很多人所不了解的,当然选择品种和工艺,把这种感觉呈现出来,也十分重要。许次纾一生未仕,代表的是一般大众的品味,他对宋人的很多做法都不太理解,这个我们后面还要慢慢提到。
 
第二个是采摘的时间点
现在一般的采茶,都是等太阳出来露水散了再采;即使早采,也还是要萎凋等叶表的水分散失一部分。当然,带着露水的茶虽然也可以晾干,但效果并不好。我们看宋人采茶叫作“必以晨兴,不以日出”(《东溪试茶录》),一定要赶在太阳出来之前。这又是什么原因?最根本的还是那句话,玩法不一样。现在无论什么茶类,基本都是炒青、烘青晒青。这是什么呢?这是火与茶的碰撞。
宋代的工艺,首先来说是蒸青,之后是压榨、研膏,甚至包括烘茶都离不开水,这其实是水与茶的交融。对于火来说,叶表的水分是大忌,会影响杀青茶叶失水的过程;对于水来说,这恰恰是保留嫩芽特质的屏障。对于顶级茶,不仅要带露采,甚至要一人带一个水罐,采下来直接投放在水里!这也是早春嫩芽和普通茶叶内涵物质的差异。
 
第三个是采摘的方式
我们一般采茶,最基本的一条,不能用指甲掐,要借势在芽叶抽发的地方提一下,这样采下来的茶,叶梗没有破损,不会被氧化,炒出来好看。宋代人怎么说呢?“必以甲,不以指”。这又和现在完全相反。为什么呢?《东溪试茶录》讲的很清楚“以甲则速断不柔,以指则多温易损”。他考虑的是手指的温度,以及摘的过程对芽叶的损坏。这说明什么?第一个是,他采得芽太娇嫩了,娇嫩的几乎不能碰。温度稍微高一点也不行,当然这指的是蒸青之前,蒸青之后还是要压的。第二个,他不怕叶梗掐断的地方破损氧化,因为茶青是全程在水的。当然还有一点支持这个看法,那就是茶没有萎凋过程,也没有中间的干燥过程。采来就蒸,蒸了就压,压了就研。那关于掐断的顾虑就完全不存在了。
此外,“必以甲,不以指”这样的采摘是否容易?答案显而易见,产出效率太低。但是这种嫩芽发育的时间节点很短,没有留太多时间。那怎么办?只能靠人工来弥补。说得夸张一点,采茶时是千夫雷动,从具体的数据来看,也至少要有两百多人同时采才有可能实现。
 
精挑细选
那采好后可以开始杀青了吗?还不行,因为这些茶芽还不合格,必须要经过拣选过程。这个拣选过程有的在蒸青前,有的在蒸青后。拣选什么呢?光是嫩芽还不够,有的嫩芽虽然看起来也很好很嫩,但是是两个小叶合抱得,这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芽头,称为“白合”。还有的看起来是白白的芽头,但是其实是抱生的叶子,称为“盗叶”。这两种现在我们的工艺不特别强调区别,但是熟悉茶的朋友知道,这相对于真正的芽头来说,其实已经老了。
还有芽孢出来的地方的蒂头,称为“乌蒂”,这个对于芽孢来说常见,实际上也是老叶,是长不大小叶而已,也一定要剔除。把这些都筛选出来之后,是不是就可以了?应该说,对于一般的好茶可以了,对于顶级的贡茶,还不行。在大宋来说,最顶级的两种茶一个叫“龙园胜雪”,这个其实是龙团的升级版本,牛在等级和工艺。还有一个称“白茶”,这个和现在的白茶完全不是一回事而,牛在品种。对于这两种茶,拣选还不够。
需要初步蒸熟之后,把这些芽再投在水里。然后用银器把其中里面最嫩的精英剔出来。这是个啥东西呢?勉强来说,有点像熟茶里面的宫廷普洱的那个状态,比芽头要细小。因为一般的茶这个里面的小嫩芽没法单独做,宫廷普洱发酵后分离出来,我们能看个大概。但是有两点,一是市场上的宫廷往往达不到宫廷级。第二个,这个小芽实际上比宫廷普洱还要嫩得多,因为采摘的时间不一样,要早得多。这里只是帮助理解,做个类比。
为啥要先蒸再剔呢,因为直接蒸这个太嫩了,没法控制。这个还是有点像熟普,必须先渥堆再分级,要不然宫廷早就烧掉费了。把这个比宫廷还要宫廷N倍的东西剔出来,要放在水盆里,这叫水芽。这个可以说叫顶级贡茶了。难得吧,太难得。别说这东西多难得,单单这工费就是每饼三万(《西溪丛语》),按现在来说大概也是人民币一万多(这里说的是加工费,不是市价)。这一饼是多大啊,一般来说小龙团级别的都不到一两,从《宣和北苑贡茶录》来看,这个比小龙团还要小得多。
宋人的顶级贡茶,不说龙园胜雪这种极品中的极品,就是早期最初级的小龙团,秒杀现在顶级茶,跟玩儿似的。不同的采摘节点,不同的老嫩程度和等级,不只意味着价格差异,其实有不同的用途。这里面大略可以分水芽,小芽、中芽。早期又分为斗品和拣芽、茶芽。斗品又分斗和亚斗。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宫廷普洱 茶文化 普洱茶 普洱 好茶 工艺 茶叶 杀青 萎凋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谁教我们开始洗头道茶的呢?
谁教我们开始洗头道茶的呢?
头道茶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头道茶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普洱茶界最大的谣言:崩盘论
普洱茶界最大的谣言:崩盘论
再喝一杯茶时候
再喝一杯茶时候
晚安 普洱茶
晚安 普洱茶
祥源茶在“河北茶叶第一展”
祥源茶在“河北茶叶第一展”
不妨一杯红茶 一份闲情
不妨一杯红茶 一份闲情
“中国丝绸之路茶叶发展经济论
“中国丝绸之路茶叶发展经济论
茶叶的鲜香型与浓烈型
茶叶的鲜香型与浓烈型
普洱茶可以改变很多
普洱茶可以改变很多
茶博会上一半茶商斗白茶
茶博会上一半茶商斗白茶
普洱茶:当年新茶不能喝吗?
普洱茶:当年新茶不能喝吗?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