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普洱茶百科 >

普洱茶基本概念一览表(二)

时间:2023-11-18 11:43来源:老茶鬼 作者:飞天的鱼浏览:
三、低温杀青与高温提香 专家的观点已经明确普洱茶的制作应该坚持低温制程,低温制程的生茶饼一二年的新制茶品并无特殊香味,时常带有杀青时所遗留的烟熏味。若新制茶品有轻甜香味,表示茶品极有可能经过高温制程;若新制茶或一二年茶品有微酸,也是因为杀青温度过高或
普洱茶
三、低温杀青与高温提香
专家的观点已经明确普洱茶制作应该坚持“低温制程”,低温制程的生茶饼一二年的新制品并无特殊香味,时常带有杀青时所遗留的烟熏味。若新制品有轻甜香味,表示品极有可能经过高温制程;若新制茶或一二年茶品有微酸,也是因为杀青温度过高或是干燥温度过高所引起的回潮现象,因而产生酸化劣变,不利于后续陈化。饼茶以墨绿色、无高香甜味者为佳。其理论依据是——高温杀死了茶叶内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凝固了茶叶内的多酚类化合物,中断其进一步发展变化的条件,或改变了变化的方向。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性质做过实验,最适宜的温度为37℃,极端温度60℃,温度超过60℃以上会使酶迅速失活。
 
传统的铁锅杀青,大家都知道架个锅头下面烧火,人们很容易误认为烧火时温度肯定不止60、80这么低,应该是很高的,如何谈得上“低温杀青”呢?换个角度就好理解了,鲜叶本身是冷的,入锅后还要不停的人工翻动,以防止锅底部受热过高,而且杀青时间也不会太长。这个环节更考验制茶师傅的经验及掌握火候的能力。
我们说熟悉的各种绿茶类茶品,大多为高温杀青制作,尤其是炒青绿茶,有的直接在锅里炒制到干燥为止。长时间较高的温度有效的阻隔了茶叶内各种酶促物质的活性,让茶叶失去了后续转化的内在动力。但是新鲜的绿茶,喝起来格外的清香怡人、香甜可口。这就是高温提香的工艺。其实,高温提的不仅仅是“香”,还有“甜”,喝绿茶一般不会感觉到浓烈的苦涩味,相反是淡淡的甜味,很适口。因为很多导致苦涩的物质在高温杀青时已经被“消灭”了。但这样的茶只适合喝新鲜的了,不能长时间存放转化。高温提香,似乎可以理解为炒黄豆或者炒花生,黄豆花生没炒之前,基本闻不出味道,但是放入锅里,高温炒制一番,满屋香。
 
四、紧条与泡条
这是专家答茶油提问时的原话“紧条茶更容易变化,滋味也更丰富,出汤快,追求味为上的,紧条茶更好。泡条茶,外形粗旷,有型,出汤慢,也有人喜欢,首先新茶的滋味风格就与紧条茶不同。后续变化,紧条茶,变化快,容易出花果香;泡条茶,变化慢些,滋味香型走向,青草味-花草型(原野香)。”紧条与泡条是原料毛茶“揉捻”环节中的概念,主要是由于揉捻(揉青)程度和力度的不同而做成不同条状的毛茶。大致的认定是,紧条茶更注重内质,泡条茶更追求外观。
 
普洱茶的条索“紧结肥大”指的是:紧条型、泡开后的叶片肥大才是最好的,而不是干茶看起来肥大。现在很多茶品,尤其是标榜“里外一口料”、“古树纯料”的茶品,起饼子条索清晰明了,芽、叶、茎分明,芽头硕壮、叶张肥厚,饼子压得也是松垮垮(经常标榜纯手工石磨压制),冲泡开后茶叶还原度高,非常漂亮。就个人的理解,这是仅仅是为了追求视觉上的美感,而茶的制程上是存在缺失的。茶叶揉捻不充分与杀青不透一样,是会极大的破坏其后续转化的。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多酚类化合物 炒青绿茶 古树纯料 多酚类 普洱茶 普洱 古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散茶、沱茶、茶饼、茶砖
普洱茶散茶、沱茶、茶饼、茶砖
普洱茶制作相关温度控制大全
普洱茶制作相关温度控制大全
普洱茶苦涩居中应如何理解?
普洱茶苦涩居中应如何理解?
普洱茶压制饼后的香气有什么变
普洱茶压制饼后的香气有什么变
雨季存普洱茶茶商茶客有必要了
雨季存普洱茶茶商茶客有必要了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有何特点?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有何特点?
喝普洱茶可以配什么点心
喝普洱茶可以配什么点心
普洱茶茶梗的用处是什么
普洱茶茶梗的用处是什么
为什么中期普洱茶成为茶叶市场
为什么中期普洱茶成为茶叶市场
网上有哪些好的普洱茶品牌?
网上有哪些好的普洱茶品牌?
家里存放普洱茶瓷罐和陶罐的正
家里存放普洱茶瓷罐和陶罐的正
普洱茶唛号有5位数吗?常见的7
普洱茶唛号有5位数吗?常见的7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