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煮茶法与煎茶法

时间:2016-03-12 14:36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所谓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二饮。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 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晚唐的杨华在《膳夫经手录》写道: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
普洱茶

所谓煮茶法,是指入水烹煮二饮。
 
唐代以前无制茶法,往往是直接采生叶煮饮;煮茶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
 
唐以后则以干茶煮饮。
 
晚唐的杨华在《膳夫经手录》写道:“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汉魏南北朝以迄初唐,主要是直接采茶树生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类似喝蔬茶汤,此羹汤吴人又称之为“茗粥”。
 
辽代煮茶壁画图
 
唐代以后,制茶技术日益发展,饼茶团茶、片茶)、散茶品种日渐增多。
 
唐代饮茶以陆羽式煎茶为主,但煮茶旧习依然难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较流行。
 
中唐陆羽《茶经·五之煮》载:“或用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宋代,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盐酪椒姜与茶同煮,南方也偶有煮茶。
 
明代陈师《茶考》载:“烹茶之法,唯苏吴得之。以佳茗入磁瓶火煎,酌量火候,以数沸蟹眼为节。”
 
清代周联《竺国记游》载:“西藏所尚,以邛州雅安为最……其熬茶有火候。”明清至迄今,煮茶法主要在少数民族流行。
 
煎茶法是指陆羽在《茶经》里所创造、记载的一种烹煎方法,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侯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
 
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煎茶法在中晚唐很流行,唐诗中多有描述。
 
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诗有“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僧人皎然《对陆迅饮天目茶园寄元居士》诗有“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
 
五代的徐夤《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曰:“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偻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北宋苏轼《汲江煎茶》诗云“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南宋陆游《郊蜀人煎茶戏作长句》诗有“午枕初回梦碟度,红丝小皑破旗枪。正须山石龙头鼎,一试风炉蟹眼汤”。
 
总体来说,煮茶法主要存在于唐朝以前,唐朝以后主要流行陆羽的煎茶法,五代、宋朝流行点茶法,从五代到北宋、南宋,煎茶法渐趋衰亡,南宋末便已无闻。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煮茶法 普洱 茶树 饮茶 茶园 煮茶 茶经 饼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煮茶法与煎茶法
煮茶法与煎茶法
煮茶法
煮茶法
煮茶法的特征
煮茶法的特征
古代茶人的茶学文化:唐人的煮
古代茶人的茶学文化:唐人的煮
中国饮茶文化发展的3个阶段,
中国饮茶文化发展的3个阶段,
煮茶法的特征
煮茶法的特征
煮茶铁壶:饕餮纹兽首铁壶
煮茶铁壶:饕餮纹兽首铁壶
借一盏时光煮茶心平如水
借一盏时光煮茶心平如水
我插好花 为你煮茶
我插好花 为你煮茶
煮茶论人生——紫砂壶让您品出
煮茶论人生——紫砂壶让您品出
闲时可以去煮煮茶
闲时可以去煮煮茶
湖畔煮茶便是最美的修行
湖畔煮茶便是最美的修行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