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清饮红茶茶艺的特点

时间:2018-07-19 11:3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普洱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中
 
    中国是的故乡,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普洱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
    中国红茶出现最早的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成了功夫红茶。红茶十分迷人,又十分可爱,不仅色艳味醇,而且性情温和,可与很多果蔬、食品调饮,如柠檬、奶、蜂蜜、草莓酱等,这使红茶的饮用方法呈多样化,归纳起来,大体可以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种。
    清饮法是品饮红茶较正规的一种方法,其突出特点是最大程度地保持了红茶的自然风味。
    [器具选择]  紫砂1把,品茗杯数只,随手泡1套,茶道组1套,茶叶筒1个,茶荷1个,茶巾1条,红木茶盘1个,优质祁门红茶数克。
    [解说词]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欢迎各位光临,今天我为大家表演的是祁门红茶的冲泡方法
    祁门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1875年依照闽红制成,由于自然环境优越,茶叶品质好,并逐年提高技艺,其内质香气独树一帜,竟与国内著名的“闽红”齐名。它的冲泡程序共分八道。
    祁门红茶的冲泡程序如下:
    第一道:备具
    将紫砂壶品茗杯及茶巾有序地摆放到茶盘上,将酒精炉点燃,开始煮水候汤。
    第二道:赏茶
    把茶叶从茶筒投入茶荷供客人赏茶。祁红条索紧秀,色泽乌黑泛灰光,俗称“宝光”,国外把祁红与印度的大吉岭茶、斯里兰卡乌伐的季节茶并称为世界三大高香茶,祁红是我国的国事礼茶。
    第三道:置茶
    “置茶”又称“香茗人宫”。根据客人的多少及壶的大小来确定投茶量
    第四道:冲泡
    “冲泡”又称“高山流水”。冲泡水温以90℃以上为宜。冲泡时,先将水壶的水用高冲回旋法冲人,后改直流冲水法,然后用“凤凰三点头”手法冲至壶满,最后用壶盖抹去壶口茶沫。
    第五道:分汤
    “分汤”又称“点水流香”。将壶中茶汤依次均匀地斟到每个茶杯中,使茶汤保持浓淡均匀。
    第六道:奉茶
    “奉茶”又称“敬奉香茗”。分汤后,待每个茶杯的茶汤达到七分满时,用双手捧杯,敬给客人品饮。
    第七道:闻香
    祁门红茶的内质香气浓郁高长,似蜜糖香,又蕴藏兰花香,国外把祁红的这种地域性香气称为;“祁门香”,誉为“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让我们仔细地闻一闻,看看能不能找到这种特殊的香味。
    第八道:品茗
    “品茗”又称“一试佳茗”,品饮功夫红茶重在领略它的清香与醇厚,须在“品”字上下工夫,鲁迅说:首先是功夫,其次是练就的特别感觉,慢慢酌饮,细细品尝,在仔细品尝中获得精神的愉悦。苏东坡比喻“从来佳茗似佳人”,一杯好茶在手,静品默赏最能使人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超然、愉悦、舒畅、闲适,各种感受油然而生。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冲泡方法 祁门红茶 紫砂壶 品茗杯 普洱茶 投茶量 乌龙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聊聊茶艺师这个职业的前景
聊聊茶艺师这个职业的前景
中国茶道四要素:环境、礼法、
中国茶道四要素:环境、礼法、
泡好一杯茶是茶艺师的主要责任
泡好一杯茶是茶艺师的主要责任
中国茶艺的代表:潮汕工夫茶
中国茶艺的代表:潮汕工夫茶
关于茶艺我有话要说
关于茶艺我有话要说
家庭泡茶小妙招:让你泡的茶媲
家庭泡茶小妙招:让你泡的茶媲
茶艺之功体现在茶汤浓度均匀与
茶艺之功体现在茶汤浓度均匀与
茶艺茶道表演是装还是文化
茶艺茶道表演是装还是文化
台湾的茶艺及其发展
台湾的茶艺及其发展
知晓根源才能尊重茶艺文化
知晓根源才能尊重茶艺文化
你以为茶艺师就是端茶递水别开
你以为茶艺师就是端茶递水别开
铁观音的36道茶艺
铁观音的36道茶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