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时间:2023-07-03 16:35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称得上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分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普洱茶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称得上是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分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以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对宣传武夷岩茶、弘扬武夷茶文化产生了更进一步的作用。但是,至今还有些人不但对此“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甚至会把武夷岩茶和当今的岩茶机器制作工艺也说成是“非遗”,搞乱了定义、混淆了视听,也误导了游客。
 
   要说起来,武夷山拥有的这项“非遗”项目,含金量是很高的,这从国发(2006)18号文件中可见一斑。当时全国各地通过深入调查和挖掘整理,层层审核上报,由国家有关专家审定批准了第一批列入“非遗名录”的项目共518项,具体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艺术”等十大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只列89项。在这份名录中,武夷岩茶“非遗”列在413号的传统手工技艺之第63项,这在像我们这样的茶叶大国中,是难能可贵的。据说当时全国几处历史悠久、名声远播的名茶产区都很想得此殊荣,我省有的产茶地在听到此消息后,花大力气编制申报文本,“志在必得”此“金牌”。在此情形下,武夷山茶叶界的领导及有关部门积极组织人力编写文本,力求申报成功,以无愧于武夷山先民的辛劳和智慧。一个多星期后,文本出笼了,当它被报到福建省文化厅后,有关领导和专家详细审阅了该文本和真实的照片、录像后,深感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技艺高超,其内容和价值非同一般,一致通过将其转报国家最高的“非遗”审定机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有条文,但老外的表述比较拗口、难理解,如果按国家文化部的解释,应当是“具有杰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这里的“表现形式”有口头传唱(说)、表演、制作技艺等;“文化空间”则是指各种传统的民间大型活动,如庙会、节日等。它既要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又具有传承的特点,还要有较大的影响,且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像我们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称得上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部分发酵茶(俗称“半发酵”)的岩茶,即乌龙茶,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因此,武夷岩茶长期以来就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追溯起来,武夷岩茶的这种工艺起源于清朝初年,当时在武夷山修志的文化人王草堂(1641~1720)在其《茶说》一文中作了记叙。这种“摊、摇,先炒后焙”的工艺当时大受赞赏,以致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1745~1849)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这项技艺传承300多年,得到茶界上下的高度重视。当代著名的茶叶专家陈椽就说过:“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程序是: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关键工序在做青和焙火,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制茶工艺所少有的。那既如此,它为何会起源于武夷山呢?这是有特定历史和地域背景的。
 
   在明代中后期出现的炒青绿茶,是制茶工艺的大飞跃。到了清初,徽州松萝茶的制法传入武夷山,使得采用这种工艺制出的绿茶香高形美,但是由于武夷山峰高路崎、茶山分散,茶采下置于篓中,被日光照射后变软,犹如“倒青”(即萎凋);采工转移山场、挑工担茶回厂时,茶青在茶篓、青篮中晃动碰撞,类似做青、走水。结果用这种茶青制出之茶虽无松萝绿茶之高香、美形,但却显得味厚香醇,很快受到饮者好评。武夷山先民便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做青、焙火的工序,并不断总结岩茶(即乌龙茶)的制法工艺。由于这种工艺源于民间,所以它的工序叫法不但口语化,而且很形象,如倒青、走水、炒青、簸茶、拣茶、焙茶、筛分、归堆等。用这种工艺制茶,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竹、木制成的,有30多种,使用的热能也是木炭和柴薪,都是天然之物。
 
   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有很高价值,一是它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承前”于唐、宋、元、明历朝以来的团饼茶晒青、蒸青则吸收了明代时松萝炒青绿茶的部分做法。它把松萝绿茶的晾青、炒青和锅中干燥步骤,改为晒(烘)青、高温炒青和炭火笼焙,同时增加了走水做青工序,形成武夷岩茶的独特制法。而“启后”一是指它演变出了红茶制作工艺,因为到后来,随着茶叶需求量的快速增加,外地茶商为了缩短岩茶制作时间,省略了它的做青、发酵和高温锅炒工序,在茶青晒(或烘)后就进行揉捻,而后“渥堆”发酵成“工夫红茶”,这样可提高产能,满足国外需求。它“启后”的另一方面,是指其制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乌龙茶机械制法,如机制茶时的吹冷风和热风、静放、转摇等等,都是从手工制茶工艺延伸、发展而来的,但机制茶的萎凋、走水、发酵、杀青、揉捻、烘干这些工序,是否发生变化和是否达到要求,还是需用眼观、手摸、鼻闻来判定,还要配合“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来调节机器的转时、转速和温度等等。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的价值之二是技艺高超。因为采茶时,手工采摘的动作不但要快,而且不能落下新梢,俗称“滥丛”,还不能带下鱼叶、散叶和老梗等等;茶青到厂后,晴天要立即“倒青”。首先是“开青”,助手先抓一把茶青放在筛上,师傅两手持筛一转,茶青就均匀散开,极为迅速。这个动作难度极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学会“这一手”;再来说摇青,不但费力气,而且有诀窍。制茶师傅的脚要站稳、腰杆要直、手要灵活(不要死抓住水筛),只有掌握窍门才能把茶青摇成螺旋状,使青叶边缘发生有序碰撞。焙茶的火温是用手背去贴住焙笼下段来判定的,历练久了,才能感觉出来,以调节所需要的温度。所以当有位老外看了手工制茶的全部过程后,耸了耸肩膀说:“这种做茶技艺好像表演杂技,这个茶品应当是艺术品。”
 
   价值之三是手工制作出的茶品更加个性化。因为要根据茶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的程度、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所以茶师慎之又慎,制作时下手轻重有别,做青、焙火的时间长短也要恰到好处,这样各个环节才不容易出毛病。而由于武夷岩茶的制作工具、热能均为天然的竹木、炭薪,所以制出茶品更具特色,如用揉茶揉出之茶显蜻蜓头、田螺尾、三节色等。这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奢侈品,数量极其有限,它的意义主要在文化层面。
 
   价值之四是岩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广泛传播。这种工艺的传播,对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张天福大师在其《张天福选集》中写道:“这种工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早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时,入武夷山为僧的同安人释超全便在其《安溪茶歌》中咏道:“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这种工艺之后又传到了印度。美国人威廉·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第9以及22章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1834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武夷山购运回大批茶籽,并请工人在印度阿萨姆栽种。开始时制茶方法与武夷山相同,直到1874年才省去做青、炒青等工序,改制‘工夫红茶’。”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十大名茶 十大名茶 武夷岩茶 工夫红茶 炒青绿茶 茶文化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秘密
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秘密
4个字帮你理解武夷岩茶的岩韵
4个字帮你理解武夷岩茶的岩韵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
白茶分为传统工艺白茶和新工艺
白茶分为传统工艺白茶和新工艺
普洱茶制作工艺中“杀青”与“
普洱茶制作工艺中“杀青”与“
紫砂壶的价值多取决于制作工艺
紫砂壶的价值多取决于制作工艺
历代紫砂壶的造型工艺特点
历代紫砂壶的造型工艺特点
如何从工艺和泥料两方面选择紫
如何从工艺和泥料两方面选择紫
冰岛普洱茶的揉捻工艺
冰岛普洱茶的揉捻工艺
古代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古代普洱茶的加工工艺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传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膏与我国宋代制茶工艺
普洱茶膏与我国宋代制茶工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