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叶茶库 > 其他茶类 >

为什么说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杰出代表”

时间:2023-11-24 16:10来源:醉品春秋 作者:醉品春秋浏览:
铁观音属于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既是茶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此诗是清末台湾著名诗人连横所作,描写的正是
普洱茶
铁观音属于六大茶类中的乌龙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原产于福建安溪县。“铁观音”既是名,也是茶树品种名,铁观音茶介于绿茶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
“安溪竞说铁观音,露叶疑传紫竹林。一种清芬忘不得,参禅同证木樨心。”此诗是清末台湾著名诗人连横所作,描写的正是安溪名茶——铁观音。
 
铁观音为什么被称为乌龙茶的代表?
品种好
茶经》有说:茶,紫者上,绿者次。铁观音植物名:红芯歪尾桃,生性娇弱,一直有好饮难植之说。
 
独特的叶型
《茶经》叶卷上,叶舒次。铁观音被清代诗人刘秉忠称为铁色皱皮代老霜,这种评价完全符合铁观音的特征。
 
独特生态环境
安溪被称为厦门的后花园,海洋气候,却几十座高山隔离厦门。独特的高昼夜温差。这些都为茶叶香气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独特的土壤
《茶经》有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和下者生黄土,安溪当地有很多优质土壤,像石又像土的风化土壤。土壤对茶叶的生长极为重要,当时茶圣时代,不可能有田地种茶,如果在,可能会重说:田地茶喝不得也。
铁观音的“春水秋香”指的是什么?
铁观音的“春水秋香”意思是春茶韵味悠长,茶汤淡雅含蓄。秋茶香气高远,茶汤粗犷张扬。二者可谓梅香雪白各具特色。
有趣之处在于大多人喜欢茶香醇厚的秋茶,专业茶客喜欢茶汤细腻的春茶。又到秋香时,不过建议茶友在少量品鲜之时还是多品春茶,待来年春时多饮今秋茶。
 
铁观音有哪几种香型?
这个问题大概是很多入门级的茶友都想问的。目前来说,市场主要有五种香型的铁观音:清香、鲜香、浓香、炭焙、韵香等。
按GB/T 30357.2-2013铁观音国家标准,铁观音香型只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清香型”,一类是“浓香型”。
 
高品质安溪铁观音的四大表现
锐:铁观音茶汤的刺激性强,收敛性
1. 茶汤滋味纯正,无青、粗、黄、麻、杂等异味;
2. 茶水浸出物多,醇正而浓厚;
3. 茶汤中有细酸、青酸的感觉,充分刺激口、舌,可持续冲泡,耐久性强。
鲜:做青整个过程中都能体现鲜灵性
1. 它含水量充足,有较大的水压差,一些氨基酸物质保留多,如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等。
2. 茶氨酸有甜味和糖香,谷氨酸有教多的鲜味,丙氨酸有玫瑰花香。
3. 在做青过程中,儿茶素经过氨化,形成双黄烷醇类,无色且溶于水,有一定的鲜味。
香: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1. 在肥厚的铁观音鲜叶中,含有较多的高沸点(200℃)的香气物质,如芳樟醇、苯乙酮等;较多的橙花叔醇、吲哚,则形成韵香。
2. 在低温的做青中,可保留较多的青叶醇和二甲硫,可呈现新茶香;
3. 酶促氧化作用亦使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糖类物质经氧化形成不同的氨基酸。这些酸、醇、酮类物质,也能互相转化,形成复杂形香气。
韵:观音韵是铁观音特有的种姓表现
要达到音韵明显,首先茶树的品种要纯正,茶青才有铁观音特有的内含成分,才有物质基础;
二是做青中,要有一定的发酵程度,才能使茶青的独特的成分得到保留和转化;
三是在冲泡品饮中,要正确的品味,抓对铁观音的主要特征。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中国十大名茶 安溪铁观音 六大茶类 十大名茶 茶叶香气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实用指南:茶艺师手把手教你冲
实用指南:茶艺师手把手教你冲
铁观音茶的制作工艺
铁观音茶的制作工艺
铁观音茶的创制历史
铁观音茶的创制历史
铁观音茶名称的由来
铁观音茶名称的由来
高山原生态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
高山原生态铁观音茶的制作方法
安溪铁观音茶的最佳贮藏方法
安溪铁观音茶的最佳贮藏方法
铁观音茶认识的三大误区
铁观音茶认识的三大误区
铁观音秋茶与铁观音冬茶的区别
铁观音秋茶与铁观音冬茶的区别
铁观音的7个认识误区
铁观音的7个认识误区
喝铁观音茶叶的十大好处
喝铁观音茶叶的十大好处
铁观音的科学保存
铁观音的科学保存
铁观音茶的十大功能
铁观音茶的十大功能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