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采摘鲜叶
	    采青:茶只能采摘嫩的部分,按等级可分为,一芽一叶、一芽两叶和一芽三叶的,老叶是无法用的。
	    采摘鲜叶之成果:
	    二、鲜叶摊凉(走水)
	    萎凋的过程:水份的消失必须透过叶脉有秩序的从叶子边缘或气孔蒸发出来。每部分的细胞都必须消失一部分的水份,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发酵作用。 
	    三、铁窝杀青之生火
	    铁锅杀青前把锅盖清洗干净
	    杀青:是用高温杀死叶细胞,停止发酵,这个过程叫杀青。
	    手工杀青:
	    炒青:就是下锅炒,也叫滚筒式,这种做法炒的茶比较香。现在市场上的大部分茶都是炒出的。
	    除了炒青外,另外一种做法是蒸青,即用蒸气把茶青蒸熟,蒸的颜色比较翠绿,而且容易保留植物原来的细胞纤维。
	    杀青一般分为炒青和蒸青。
	    四、揉捻之摊凉
	    杀青过后,先将茶叶摊凉,接着下来是揉捻。
	    手工揉捻:
	    揉捻的功用:
	    揉条成球:
	    人工揉捻
	    揉捻包括:手揉捻、机揉捻、布揉捻。揉捻的次数越多,茶性就会变的越低沉。揉捻分轻揉捻、中揉捻和重揉捻。
	    五、晒青
	   (摊好、日晒)
	    最后把鲜叶均匀摊放在竹笳篱或晒青埕上,利用太阳光的照射热能和吹风萎凋,蒸发鲜叶的大部分水份。此工序是晒青茶的主要名称来源。
	    晒青(成品、毛茶、生散茶)
	    晒青一般为一次完成,但少数含水量多、肥壮、叶色浓绿、青草味重的鲜叶,也可采用两次轻晒青,先轻晒后,经凉青20-30分钟,叶内水份重新分布均匀,再行二次晒青,这样失水率高,萎凋均匀。
	    六、毛茶拪捡
	    人工的筛选
	    分为:人工的筛选及机器筛选
	    优质的茶叶必须要经过人工的筛选,这也是精制茶品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程序。
	    七、加工压饼
	    称重:净重357克
	    称重,不同规格的茶饼一般按要求都有固定的重量。
	    水蒸汽布袋成型:
	    日常饮用的云南七子饼茶,又称圆茶,是将茶叶加工紧压成圆饼形,每7块包装为1筒,故此得名。
	    石模紧压成型:
	    在机器铁模尚未出现之前,云南用以紧压茶品的器具多为石制模具,简称石模。文献记载中,早期使用时重量约25千克,现今遵循传统制程的石模,多以33~37千克居多。
	    成型:
	    因应不同的需求,石模有不同的形状与重量规格,饼型较古朴而圆润。
	    阴干:
	    通常石模压制的饼茶紧压度较为匀称,不若铁模般紧压及中心点与边缘紧压度不同。因紧压程度较松,石模紧压制做的茶品相对陈化速度较快些。
	    八、包装、成品、茶汤
	    分装就是包装起来。茶成品就可以进入商品流通流域,被茶客买回去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