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讲清楚普洱上白霜的实质。
	普洱茶上的白霜是什么?
	所以白霜也是发酵过程一个正常的现象,并非想某些人说的那样,是“外来的霉菌”。
	春秋两季时空气相对湿度较高,利于微生物的生殖繁衍,普洱茶属于后发酵的茶品,自然也有饼面发酵变化的现象,而白霜就是其中的一种。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属于后发酵茶,而在后期的发酵过程中,普洱茶与空气中的微生物会发生氧化作用,“白霜”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
	白霜现象被老茶友视为宝贝,也有人称为“白条”,其中成相比较好的还被授予了“龙珠茶”的称号,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白霜的珍贵程度。
	白霜产生的过程中,茶叶本身的单宁酸也会慢慢的发酵氧化,以致茶中的苦涩味渐渐被有益的物质所取代。
	茶汤也会由菁色转黄橙,三到五年后使茶水由黄橙色,转为更加迷人的酒红色。
	怎么区分白霜和霉变?
	霉变会在普洱茶上催发白色的毛絮状物质,闻之有霉腐味,严重霉变的茶叶,会腐烂结块,并长出绿毛。
	喝了发霉的茶轻则可能引起头晕、眼花、腹泻等食物中毒的症状,严重则可能会引发诸如肝、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
	白霜和霉变最大的区别是,离开仓储空间一两天后,普洱发白霜的现象就会逐渐停止,同时普洱茶也会恢复原本的面貌。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看、摸、闻、溶、撬这五方面分辨。
	一看
	首先仔细地观察下茶饼,霉菌是在相对潮湿的环境下产生的,茶饼会显得湿润。
	能产生“白霜”的茶饼,一定是干燥的,这是因为构成“白霜”的物质,析出的是结晶,而造成结晶析出现象的,就是水分的散失。
	二摸
	霉变和白霜有时都呈现白色,靠肉眼不容易辨别,这时就可以用手去触摸。霉变的霉菌手感是潮湿而腻滑的。而“白霜”摸上去很干滑,还会有小颗粒感。
	三闻
	这一步相对简单,“白霜”闻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的气味。而霉变的茶则有刺鼻感,还往往伴随着一股令人不适的异味。
	四溶
	用茶刀之类的利器,将茶饼上的白色物质取下一小部分,并放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仔细观察,“白霜”会像食盐一样,逐渐溶入水中,而霉菌基本是不溶于水的。
	五撬
	如果前面的步骤都不要好判断时,可以将茶饼整个撬开,如果发现茶饼内层有白色物质,闻起来还有种湿霉味,剥开后有时还会冒烟,那就是发霉了。
	而白霜因为是结晶的缘故,只会附着在茶饼的表面。
	大家都是爱茶惜茶之人,希望这篇文章,能避免错把珍宝当垃圾事件的再次发生。
 
                        (责任编辑:茶小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