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杂谈 >

古代人“吃茶”、“点茶”,和我们现代人喝茶有什么区别呢?

时间:2021-07-16 10:58来源:茶艺大师工作室 作者:佚名浏览:
古代人“吃茶”、“点茶”,和我们现代人喝茶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平常总说喝茶,但是在中国古代,吃茶却是比较流行的。那么“吃茶”是如何演变到现在的喝的呢?
 
吃茶这个说法其实是和当时的烹饪方式有关。
 
从唐朝时期开始,茶会被做成粥的样子,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为粉末,放到水中去煮。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这就是当时唐朝最流行的一种吃茶的方式。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这样的茶粥应该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味道,应当是美味至极。难怪会叫做吃茶。
  
如果说,唐代的煎茶重于技艺,那么宋代的点茶更重于意境。宋代蔡襄《茶录》载:“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到了宋代,点茶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方式,也常用来在斗茶时进行,既可以在二人或二人以上进行,也可以独个自煎(水)、自点(茶)、自品,它能给人带来美妙的身心享受,能唤来无穷的回味,宋代点茶比唐代煎茶法更为讲究,有一整套规范的程序。
  
点茶与煎茶的区别在于,茶末不再是水二沸时投茶煮,而是将茶末适量入盏中,再把煮好的水用“汤提点”(煮水瓶)注入盏中,先是调成膏状,再接着注水,用茶筅快速击打,使茶与水充分交融并使茶盏中出现大量白色茶沫为止。
 
茶的优劣,以饽沫出现是否快、水纹出现是否慢来评定。沫饽洁白,水脚晚露而不散者为上。因茶乳融合,水质浓稠,饮下去盏中胶着不干,自然称为“咬盏”。
  
宋代点茶时强调水沸的程度,谓之“候汤”。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只有掌握好水沸的程序,才能冲点出茶的色、香、味。宋代点茶,煮水改用肚圆颈细高的汤瓶,因为很难用眼辨认煮水的程度,因此只能依靠水沸的声音来判断煮水。
 
日本的抹茶就是学习了唐朝的茶碾成粉后再饮用。而当下一提到抹茶,大家都会觉得他来自日本,但其实真正的抹茶起源于中国的唐朝,日本只是保留了唐朝时期抹茶的方法。
  
古人会采用撮泡茶泡茶法是在明清时期才流行,古人会采用撮泡茶。今日流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明代开始,用沸水直接冲泡散茶饮茶法,逐渐代替了唐代饼茶煎饮法和宋代末茶点饮法,即所谓撮泡法。置茶于茶壶或盖瓯中中,以沸水冲泡,再分酾到茶盏(瓯、杯)中饮用。
 
撮泡法重火候。泡茶之水要以猛火急煮。煮水应选坚木炭,切忌用木性未尽尚有余烟的,“烟气入汤,汤必无”。
  
茶具也有了一定的讲究。泡茶的杯以瓷器或紫砂为宜。茶壶主张小,嫩绿茶一般冲泡三次。“一壶之茶,只堪再巡。初巡鲜美,再则甘醇,三巡意欲尽矣。”第三巡茶如不喝,可以留着,饭后供嗽之用。而放置茶具的桌案也必须干净无异味,“案上漆气食气,皆能败茶。”
 
其实古代人喝茶的方式比现代人要讲究多了,也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还是非常强大的。现代人喝茶为的就是能都喝到茶叶最原始的味道,而在古代,人们更加喜欢将茶叶变成一种食物,在茶叶中加上很多的东西,将茶叶的味道变得更加丰富,当然了,这样的做法,工序上也会更加繁琐。
 
虽然古人的吃法和现代人对于茶的食用方式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不管是怎样的食用方式,茶叶都是我们国家最重要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食物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茶叶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喝茶 茶叶 饮茶 水质 茶具 冲泡 泡茶 茶经 茶壶 紫砂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喝茶不变瘦要找对原因
喝茶不变瘦要找对原因
喝茶的好处
喝茶的好处
让喝茶真正成为享受
让喝茶真正成为享受
经常喝茶的人比同龄人看起来年
经常喝茶的人比同龄人看起来年
喝茶要的是心静
喝茶要的是心静
千万别喝茶了
千万别喝茶了
喝醉时不宜喝茶
喝醉时不宜喝茶
服药时不宜喝茶
服药时不宜喝茶
不要空腹喝茶
不要空腹喝茶
冬季喝茶要怎样冲泡和饮用呢?
冬季喝茶要怎样冲泡和饮用呢?
护心脏喝茶时加片柠檬片
护心脏喝茶时加片柠檬片
4个时期女人不宜喝茶
4个时期女人不宜喝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