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民俗 >

春节有哪些特别的饮茶习俗

时间:2023-12-12 15:12来源:莫道茶事 作者:佚名浏览: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都过得隆重而热闹。除了琳琅满目的特色食品,还有纯朴美好的饮茶习俗,年复一年地延续着中国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那么各地的春节饮茶习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的盘点有没有你的家乡茶味?
普洱茶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都过得隆重而热闹。除了琳琅满目的特色食品,还有纯朴美好的饮茶习俗,年复一年地延续着中国人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那么各地的春节饮茶习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的盘点有没有你的家乡茶味
 
台湾:新春围炉
围炉茶会,顾名思义就是在茶桌下摆火盆,新年时在四周置钱多枚围成一圈以求吉祥财运之气,然后邀请好友知己过来围炉团坐品茗,盆内炭旺火红,杯中茶暖,人群谈笑,其乐融融。
其实现在除了台湾,其他地区的朋友尤其是做茶叶生意的商家也会在新年时,邀请店铺的老客户及当地的好朋友过来品茗闲话,亦称新年茶会。
  
广东:叹茶与吃茶
先来说广府地区的饮茶文化,粤语俗称“叹茶”。一般是上茶楼的场景是这样的:是不是吓呆了这么多小吃点心?所以大多数时候叹茶都是需要与茶水配合才能去油解腻,更重要的是时时润口,才能与各位亲朋好友滔滔不绝地谈天说地:叹茶是十分接地气的一种茶饮生活,百姓喜闻乐见。广东消耗普洱茶之量居全国前列岂是浪得虚名?
而吃茶主要在潮汕文化区域风行,工夫茶几乎从早到晚都不停歇,吃茶的家人或是来拜年的亲朋好友等都统称“胶己人”,轮番饮茶,人声鼎沸,单丛飘香,一时也欢乐无穷。
  
浙江杭州:元宝茶  
浙江盛产绿茶,家家户户都喜饮新绿。而杭州的元宝茶一般都会在绿茶汤里加上两颗橄榄或是两颗金橘,橙黄碧绿,讨喜吉利。一般在大年初一早上起床之后饮用,寓意“喝碗元宝茶,一年四季元宝来”。
 
福建宁德:三茶六酒 
福建蕉城春节得用三茶六酒祭祀祖先与神灵。除夕春节得供“茶米水”(即茶水,闽人称茶为茶米),正月初一供年茶,然后大家喝做年糖茶(当地人称春节为做年),拜年要喝冰糖茶,这些加入了调料的甜味茶带着“大家喝了就可以一年到头口甜心甜”的美好寓意。 
正月初一还有向祖先讲茶的习俗,每位祖牌前放置一盅茶,然后尽膜拜,捧茶、举茶、献茶等仪式之手势及祷词等应该是比较复杂的传统做法,乡下人家多见之。
  普洱茶
江苏镇江:三道茶
这种新年茶俗应该是大家都想要的。因为不像大多地方的大年初一要早起的传统,镇江的大年初一是可以晚起的——为了把被窝里的“财气”捂住,嗯,这个理由也挺可爱!晚起的一家人洗漱完毕之后,开始上茶了。 
第一道圆子茶,象征合家团圆,生活圆满; 
第二道枣子茶,不能吃完,要剩下几枚枣子,象征有吃有剩,年年有余;
第三道八宝茶,在绿茶中入金菊、葡萄干、枸杞等配料,象征新春大吉大利,吉祥如意。 
三道茶喝完,就打开门准备拜年了! 
安徽黟县:锡格子茶
锡格子是传统茶点的锡制器具,是大多当地人的喝茶印记,而大年初一见“锡”即见“喜”,寓意皆大欢喜。新年一早,大家前面摆了两杯茶,一糖茶一香茶,寓意生活甜美、活色生香。
先喝香茶,再喝甜茶,寓意先苦后甜,好日子在后头。喝完茶后再来两个五香茶叶蛋,代表好事成双。
大家发现没有?传统的茶俗基本都是当地人喝当地茶,但随着茶叶经济的崛起,茶叶多样化也逐渐融入万千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
而各地的春节茶俗很大程度上是大家心里的家乡茶味,是属于温情记忆里的美好印象。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习俗 茶文化 普洱茶 三道茶 工夫茶 喝茶 普洱 茶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饮茶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饮茶与口腔健康的关系
中国史上的饮茶记录
中国史上的饮茶记录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呢?
人类是怎样发明饮茶习惯的呢?
饮茶之道与修茶之道
饮茶之道与修茶之道
中国饮茶的四次演变
中国饮茶的四次演变
春食“凉”饮茶宜绿茶
春食“凉”饮茶宜绿茶
健康饮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健康饮茶需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呢?
什么时候饮茶对身体最有益呢?
为什么饮茶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为什么饮茶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饮茶膏须知
饮茶膏须知
饮茶的六种境界
饮茶的六种境界
品茶和饮茶的茶俗
品茶和饮茶的茶俗
支持单位:云南省茶叶研究院 - 云南省典藏老茶博物馆 - 云南普洱茶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大润大品茶业 - 老茶工普洱茶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