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聊天,用现在流行话说是“装逼”的最佳时机。
	话说,从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是怎么投资的开始,扯到英女王奶奶用的茶杯上镶了几条金边……
	光是茶桌上的一些茶叶冷知识,今天给茶友们整理一份小清单,以备不时之需。
	NO.1
	好茶叶和笑话一样,都是有梗的!
	NO.2
	Black到底是红,还是黑?
	众所周知,“Black”是“黑色”的意思,可万万没想到,大家所熟知的“红茶”的英文翻译却是“Black tea”。
	NO.3
	红茶越浑越好?!
	我们要走近科学——这是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TF、TR跟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咖啡碱形成的络合物。当在高温(接近100℃)时,它们各自呈游离状态,溶于热水,但随温度降低,就通过羟基和酮基间的H键缔合形成络合物,茶汤就由清转浑了。
	NO.4
	“金花”的真身其实是真菌
	NO.5
	“毛尖茶”也容易让人乱入。毛尖茶是茶叶外形的统称,各地有很多类型的毛尖茶,比如信阳毛尖。喝茶的人常会误以为毛尖茶就是绿茶,其实不然,比如“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明明有一种浓浓绿茶味儿,却又是黄茶!
	NO.6
	黄片不都是垃圾!(不是那个黄片)
	黄片本身的滋味会有欠缺,香气也有所流逝,所以甜度会较为明显,喜欢喝偏甜口感茶的女生可以小试一下哦。
	NO.7
	茶泡沫可以减肥?!
	NO.8
	叶底贴脸上,就是祛痘好帮手!
	茶叶具有消炎的作用,很多药物或护肤品用它的提取物来达到祛痘的效果。但使用前一定要检测自己是否会对其过敏哦。
	50年代 
	茶只拿来解渴
	70年代 
	桌上的搪瓷杯
	随便泡点啥茶,喝的时候都不能忘了“为人民服务”,高音喇叭中的口号和语录时刻充斥在耳边。那个年代,能吃几块现在不受各位待见的“腌熏腊肉”,喝口茶,那就令所有人都羡慕的神仙生活。
	80年代
	茶是待客必备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掀起巨大的力量,下岗、下海纷沓而至,那时候的一杯上等的好茶,统统都是配角,咖啡的情调也慢慢地进入生活圈,那时候更多的快乐,是能够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大侠霍元甲,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才是最大的乐趣。当然吃了稀少的油腻后,再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抢喝父亲手里白瓷杯中的茶,就是满满的团圆了。
	2000年
	茶不只是拿来喝的
	00年代茶不只是拿来喝的了,而且和酒一起多了宜礼宜品的属性。送朋友、送亲人、送生意伙伴、送领导,每逢佳节不送点茶和酒你都不好意思见人。节日里,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鱼肉,小朋友们也从刚开始抢着吃,到后面的被强迫吃,礼多了,茶也成了调节生活的元素,情变得无价了。
	到了当下,茶也不仅是茶了。
	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了家乡,无法和父母同席而坐,两盏清茶、茶余饭后的画面也难得见了。时代越来越进步,信息交流越来越发达,而我们离父母,却越来越远……
	而茶,也不仅是茶了,
	是健康,是文化,更是一份承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