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中国佛教茶禅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时间:2019-08-26 14:17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中国汉传佛教禅宗之禅茶与茶禅文化发展至今,已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与方志、稗史札记等古籍记载,比较出名的依序有始于中国唐代的峨眉禅茶、始于两宋时期的河北赵州禅茶和浙江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禅茶等。而位于北京、西安、南京等历史上曾是皇城古都境内的
 
    中国汉传佛教禅宗之禅禅文化发展至今,已长达2000多年的历史。根据历史文献与方志、稗史札记等古籍记载,比较出名的依序有始于中国唐代的峨眉禅茶、始于两宋时期的河北赵州禅茶和浙江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禅茶等。而位于北京、西安、南京等历史上曾是皇城古都境内的一些皇家寺院佛门所敬献的禅茶,则被称之为佛门贡茶,乃属佛门禅茶之列。
 
  较多的散见于历朝历代的国家重点古籍及地方方志、野稗闲杂书籍中录入了一些有关中国佛教禅宗茶事活动,包括种植、焙制、研茶、习茶品评等方面的情况。
 
  宋代《景德传灯录》中记载,河北的释赵州禅师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释赵州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释赵州云:“吃茶去。”这就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赵州吃茶去”的禅茶经典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天,释赵州禅师在寺中接纳考察一个刚来寺中的年轻僧人,先是问他以前来过寺中没有。年轻的僧人回答说以前来过。释赵州禅师又问他,你既然来过寒寺,去没有去过寒寺的茶竂?年轻的僧人回答说,不好意思没有去过。释赵州禅师想了想,对年轻的僧人说,你既然遁入寒寺,是要懂得持茶坐禅的寺规,我现在就带你到茶竂去,教你习茶之法。
 
  中国禅宗的茶禅文化源远流长,历弥2000多年,而其在发展、创新、传承的过程中,南北禅宗的茶道法式与茶禅文化多为口授心传形式的门内嫡传,由僧人著作的传世著作或专著很少,多散见于历朝历代的地方志、方志、稗史札记、诗文等文体体裁书籍之中。
 
  据查,被视为出自禅宗佛门弟子之手而撰写茶学专著有两本,一本是中国唐代曾出家当过和尚的陆羽所著《茶经》。陆羽所著《茶经》共3卷,总字7000余字;一本是中国唐代由峨眉山禅宗佛门名叫释昌福禅师所创编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其书著于公元845年,全书共四卷,每卷十节,总字2152字。陆羽所著《茶经》比较全面地介绍和阐述了茶的历史茶树种植、采摘、焙制加工、研茶习茶之用火、用水、用器、品饮等生产程序、流程及用茶法式。
 
        而峨眉山禅宗释昌福所著《峨眉茶道宗法清律》除了比较全面地介绍和阐述了茶园种植栽培的环境、地形地貌位置、土壤条件、适时采摘、焙制加工、贮藏,对研茶习茶之用火、用水、用器、品饮法式的见解,较之陆羽之《茶经》更有独到之处,微式秋毫,入木三分。这位大唐时代唐宣宗在位时期的茶禅大师,在其所著的《峨眉茶道宗法清律·心律(篇)》中,站在茶禅文化真境之巅,俯瞰人世真善与禅缘机锋,开创出有法可式的持茶参禅、持茶坐禅、禅定的全套法式,迄今,无二佑出。《峨眉茶道宗法清律》一书,是自中国唐代以来,为中国汉传佛教禅宗流派宗支在茶禅文化与茶禅精神的践行和修持中,最具代表的旷世之作。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的历史 茶树 茶道 茶园 茶经 历史 贮藏 吃茶 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进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进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督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督
凌云白毫茶的功能和作用
凌云白毫茶的功能和作用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场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场
黄花保肝茶的功效与作用
黄花保肝茶的功效与作用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配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配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对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对
灵芝银耳茶的功效与作用
灵芝银耳茶的功效与作用
抗高胆固醇红茶胜绿茶
抗高胆固醇红茶胜绿茶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纠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纠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委
《全国重点茶市管理办法》之委
9大有效降血压的茶
9大有效降血压的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