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史上景谷茶叶的特点

时间:2018-07-07 15:51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景谷茶叶的加工特点 清代民国以来,景谷茶叶的加工全部过程均为手工操作,茶农把茶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先杀青、再揉捻,又晒干成毛茶。史料载曰:晒青茶乃普洱茶种类。农家采之、炒之、揉之、晒之而成。毛茶按采制季节分为春茶、二水茶,谷花茶、阳春茶四类。各类毛茶经
普洱茶
 
    景谷茶叶的加工特点
    清代民国以来,景谷叶的加工全部过程均为手工操作,茶农把茶叶从茶树采摘下来先杀青、再揉捻,又晒干毛茶。史料载曰:“晒青茶乃普洱茶种类。农家采之、炒之、揉之、晒之而成”。毛茶按采制季节分为春茶、二水茶,谷花茶、阳春茶四类。各类毛茶经初加工后,还要进行人工拣剔、把老叶、粗茶、黄片、茶梗、杂物剔除,即为商品毛茶出售。晒青茶的手工加工方法,一直沿用到1952年。而精加工的普洱茶早在清代就有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制茶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原料,土法蒸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光绪二十八年(1902),团茶运销下关,被私商“茂恒” 、“永昌祥” 仿制成“碗形茶” ,经昆明、昭通运到四川叙府(今宜宾)、沱江一带销售。茶商大作广告“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 。于是该茶畅销无余,并被誉名沱茶,随后又以产地称为下关沱茶、云南沱茶。团茶的加工,奠定了沱茶的雏形,景谷为云南沱茶的原产地。“景关茶” ,又叫“谷庄茶” ,采用景谷晒青茶作原料,在下关加工,故称“景关茶” ,质量甚佳。民国时期,景谷县有私人加工作坊15家,加工团茶(分四两装、五两装、)、小饼茶(二两装)、大饼茶(八两茶)、方茶、茶膏等。方茶模制有福、禄、寿、禧字样和无字两种,有字的为礼品茶,无字的为普通茶。团茶5个为筒,方茶四块一包,小饼茶10个一筒,大饼茶7个为筒,故称“七子饼茶” 。大包装,以竹篮内衬笋叶,分层装实,封口成件,.分类入仓待运。新中国成立后,商业部确定景谷为边销茶产区,1959年景谷县茶厂在县城建成,1960年初投产,以县内原料加工心脏形宝焰牌紧压茶,六、七十年代,景谷茶厂生产的“宝焰牌” 紧茶,我看见内飞票为下关茶厂,实际是在景谷茶厂生产的,我亲眼所见,专销西藏。当时,我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便问了我的老朋友茶厂的李希白师傅,他对我说,“藏人认这个宝焰牌子” ,他为我解开了这个迷。李希白师傅之子李文庆先生,现在还保存有景谷县茶厂生产的心脏形紧茶。1978年,省定景谷边茶为政治任务,1967年以后、景谷茶厂又制方块紧压茶,生产“景谷茶砖” ,年加工成品250吨,调供下关茶厂原料150吨,1978年当年县茶厂加工茶叶441吨,创最高水平。1980年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外销茶品种,扩大内销茶加工量。1960年~1990年,30年间共加工边销紧茶7497吨,年均加工250吨,为边销、内销、外销三大茶类之首。1979年,景谷县茶厂用晒青毛茶5~10级作原料,制成普洱茶调供出口,1980年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获得了国家对外贸易部“出口产品,质量优良” 荣誉证书,1986年创年加工量212.3吨的好水平。自1980年至1990年累计加工普洱茶成品1565吨,年均加工157吨。值得一提的是,省里过去制定的“滇青毛茶收购标准样” ,就是由景谷县茶厂制样的。上面我亲眼所见的这些景谷茶叶加工特点值得继承、弘扬和发展。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晒青毛茶 景谷茶厂 下关茶厂 下关沱茶 七子饼茶 边销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叶能消食除腻助消化
茶叶能消食除腻助消化
怎么看普洱茶叶底
怎么看普洱茶叶底
降雨对咸宁茶叶生产带来影响:
降雨对咸宁茶叶生产带来影响:
武阳买茶:茶叶买卖史提前5世
武阳买茶:茶叶买卖史提前5世
看看某宝茶叶的群魔乱舞
看看某宝茶叶的群魔乱舞
茶叶冲泡之“闷泡”“留根”保
茶叶冲泡之“闷泡”“留根”保
茶叶的选取方法
茶叶的选取方法
是不是所有茶叶冲泡时都需要洗
是不是所有茶叶冲泡时都需要洗
怎样判断茶叶的嫩度
怎样判断茶叶的嫩度
买回家的茶叶应注意四点
买回家的茶叶应注意四点
四斤茶叶的故事
四斤茶叶的故事
茶叶怎样喝更健康
茶叶怎样喝更健康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