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今社会,许多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也许,你早上吃的包子是由“血脖肉”包成的;你喝的豆浆是由“豆浆粉”勾兑的;你买的衣服鞋子也可能是劣质的;甚至你路上遇见的残疾乞丐也是假的。他们没有善意,只想挣钱。
	但却有这样一个人,默默开了一间老茶馆,一杯茶只卖一块钱,而且可以一坐一整天。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赔本的生意,但他却将这生意做了一辈子。
	每天凌晨四点,天蒙蒙亮。水汽氤氲中,只有一两家灯火。
	这个时候,76岁的潘平福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
	发黑的白炽灯泡下,老潘埋着头,弓着身子,不声不响烧好足够的水,备好足够的茶,擦干净桌子凳子,摆好塑料暖瓶、搪瓷杯子···
	他必须抓紧时间,在五点之前做好所有的事,因为老茶客们就要来了。
	“你租给人家地多少钱啊?”“你们那边鱼卖得怎么样?”村北边的事儿,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村南边的人就知道了。
	屋子虽小,但暖意浓浓,热闹非凡。人们在这里相互交换消息,说自己的生活,也听别人的生活。
	茶,在哪里都能喝,但老人们只愿意到茶馆里来,因为这里人多,热闹。
	在这儿,一杯茶5毛钱,你要是愿意,能喝一整天。
	七百元一个月的房租,一天用掉40多个煤球,一天泡三四十杯茶,除去成本,很明显,一开门就是亏本的买卖。
	但老潘却从没想过不干了。“开了这么久,已经撇不下了。老人们有个好去处,我才开心。”
	拗不过茶客们的一再坚持,老潘把价钱提高到一块钱,还是可以喝上一整天。
	这个年代,或许有些冷漠,但善意却不会被辜负。在2014年,茶客们又提出,要自己带茶叶,只需老潘提供热水。
	就这样从5毛钱一杯热茶,变成一块钱一杯热茶,到如今一块钱一杯热水,老潘和茶客们互相回报,延续温暖。
	虽然比不上现在各种理发店的高级奢华,但老潘60多年的理发手艺却是任何理发师都比不了的。
	剃头、刮面、掏耳朵。一招一式,干净利落。
	当然,他的老主顾还是这些茶客,为了回报热水的恩情,不管距离茶馆多远,他们总会把自己的脑袋“留给”老潘。
	而老潘虽然提供了最顶级周到的服务,但整个流程下来却只收10块钱。
	就这样,老潘和茶客们之间彼此体谅,相互照顾,相互依赖。让善意和感恩在茶馆里慢慢流淌。
	有茶客感慨:喝了今天的茶,明天不知还能不能再来了。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目睹着身边的老主顾一个个离开,老潘心里还是感慨不已,正因如此,他更加确定他要把茶馆开下去。
	但依然会有人对老潘的坚守产生质疑,觉得他亏本了一辈子,到老了还不停下。
	的确,老潘本可以跟着孩子去城里享受晚年,但他不愿意,他舍不得茶馆,更舍不得他的老主顾们。
	他担心走了之后,老人们就没了喝茶的地方,也就不能够再像现在这样围坐在一起,说话解闷。
	他说,现在的孩子们忙,老人们寂寞的可怕,如果再没有一个说话热闹的地儿,他们该多难过。
	一个人要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要一辈子做好事就不易。可潘平福却默默开了一辈子茶馆,做了一辈子好事。
	对老潘来说,这座默默伫立了百年的茶馆,是他坚守的一种执着,一种情感,更是他与茶客们彼此善意真诚的情感体现。
	或许,谁也无法预知,这坐百年茶馆将来会怎么样。
	但他知道,只要他在,茶馆就永远向老人们敞开,只要还有一个茶客,他就会沏好一壶茶,静静候君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或许我们没有力量
	强大到足以改变世界
	但在这个薄情的世界里
	一杯茶可能真的是一生的温暖
	一个善举,传递的就是整个社会的正能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