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知识 > PUER10000问 >

日本常见的茶有哪几类

时间:2018-05-28 09:55来源:陆羽茶道院 作者:佚名浏览:
日本最好的茶叶。名字很好听,据说是天宝六年(1835年)京都的山本山嘉兵卫将自家茶园里采摘的茶叶烘培成如露珠一样的圆形,于是取名『玉露』。
茶汤
相比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的中国,日本虽然也是茶叶大国之一,但品种和类别明显少了很多。这与日本的国土面积和生长环境有关。
先了解下日本叶的概况
面积小,多为山岭地带
气候温暖,降雨量丰富
约60万户茶农,种植面积达5万公顷
分布8个县,具有代表性的是静冈、鹿儿岛、三重,其中静冈产量最大
每年4月底采摘,可手工制作,也可机械化生产
青茶居多
按档次分:玉露、煎茶、番茶、碾茶
按时间分:一番茶、二番茶、三番茶
按季节分:春夏秋冬
听得最多的,应该是玉露、煎茶、番茶和碾茶了。
      
玉露
日本最好的茶叶。
名字很好听,据说是天宝六年(1835年)京都的山本山嘉兵卫将自家茶园采摘的茶叶烘培成如露珠一样的圆形,于是取名『玉露』。
到日本旅游的时候想去产地参观,可以直接去福冈县八女地区的茶园。典型的栽培方式是不修剪树枝,任其自然生长,5月份尚未入夏时,就开始大棚遮阴处理,持续20天遮阴面积达90%。
玉露的采摘、栽培和加工方式比较繁琐,因此价格昂贵。冲泡时也格外讲究,为了保证口感甘甜,用60℃左右甚至更低温度的热水沏茶。千万不能高温冲泡,沸水的猛烈冲击会激发苦涩味的迅速扩散。
 
煎茶
日本最流行的日常用茶。
如果说玉露茶用在固定场合,那煎茶自古以来就是日用首选。
全日照栽培条件下,每年的4月底到5月中旬开始一番茶的采收,优质的一番茶选择手工,普通一些的用机械生产,相比生长在强烈光照下的二番茶来说,一番茶口感醇和,二番茶则因为含有丰富的咖啡机和茶多酚而口感浓厚。
一番茶和二番茶的制作工艺相似,都经过蒸熟、粗揉、揉捻、精揉、干燥5道工序,使甘甜中带着清香和微苦涩,丰富的层次变化使煎茶的消费量达到整个日本茶的80%。
 
番茶
级别最低的煎茶。
一番茶:3月1日—5月31日
二番茶:6月1日—7月31日
三番茶:8月1日—9月10日
四番茶:9月11日—10月20日
秋冬番茶:10月21日—12月31日
冬春番茶:1月1日—3月9日
所谓番茶,指的是三番以后的茶。
一般来说,茶树上较嫩较柔软的叶子用来做煎茶,剩下的较大、较粗糙、纤维含量较多的叶子就用来做成番茶。虽然色泽不如玉露的好看,但也抵不过有人对山野中透着清香的风味喜好,番茶另具一片市场。再加上降血糖的功效被不断证实,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番茶。番茶经烘烤茶味香颜色浓,有消化和去油脂的功效,也就是我们常听说的『福吉茶』。
 
碾茶
精细切碎的茶叶。
也是日本传统茶仪式席间饮用的茶。先把碾茶切碎,然后用石磨碾磨成粉末而茶。它也是抹茶的原料茶。
还有两种不常见的茶。康迈—达马茶和梅茶。两个茶的加工方式都比较古老,康迈—达马茶先将鲜叶在锅中烤一下阻止氧化,然后干燥,用手搓成小球形。梅茶是在玉露和煎茶的精制过程中,挑选出幼嫩的叶子,揉成小球形,大小约莫是大头针的头差不多。口味浓厚。
日本茶的种类基本上就是以上几种了。不多,变化也比不过中国的不发酵、半发酵发酵的花样全,但不同于中国茶文化由饮食再到精神的形成方式,日本茶文化先确立了精神,一开始就有相当的哲学高度,然后再普及和实用,因此在日本茶文化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追求。独树一帜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采摘的茶叶 茶文化 茶多酚 中国茶 茶树 功效 工艺 原料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OK价格不OK怎么卖
茶OK价格不OK怎么卖
电商凶猛淘宝去年卖了88亿元茶
电商凶猛淘宝去年卖了88亿元茶
喝了快一辈子的茶可是你真的会
喝了快一辈子的茶可是你真的会
茶皂素有奇效
茶皂素有奇效
茶生活美学
茶生活美学
茶可味染心情
茶可味染心情
央视财经直击2016年茶市 春茶
央视财经直击2016年茶市 春茶
3大花茶可助办公族抗辐射
3大花茶可助办公族抗辐射
喝的是茶还是黄金?
喝的是茶还是黄金?
忌饮隔夜茶
忌饮隔夜茶
做事如做人品茶如品性
做事如做人品茶如品性
2016寻茶
2016寻茶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