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大叶种黄钟,每年仅有几十公斤的产量,堪称茶界的“大熊猫”
	黄钟,音之定律也,黄钟,吾之定味者。在茶界也是独一无二。
	黄钟的鲜叶采制景谷黄芽,
	是景谷大白的黄化品种。
	而黄芽的氨基酸比景谷大白还要高。
	同时,冬天日照时间短,温度低,
	景谷黄芽的叶片在此时更加明黄,
	氨基酸含量在整个四季中达到峰值。
	黄钟经过杀青和揉捻两个重要工序,
	叶片中的酶等活性物质得到保留。
	正是这种特性让它有了被时光雕刻的可能,
	每一份黄钟都将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
	给这款茶赋予了一种特殊的气质。
	黄钟品鉴
	单看条索它常常被误认为是普洱,
	黄茶特有的甜香。
	这款茶有一半普洱的基因,
	它都保留了晒青毛茶的特点。
	经过了半发酵的闷黄处理后,
	黄钟很好地中和了景谷黄芽的浓强刺激性,
	同时却还能保留那份自然的野性,
	这是一道分寸感极强的稀有茶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