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普洱茶历史 >

茶百戏历史悠久

时间:2023-07-08 09:22来源:博客 作者:玲儿浏览:
茶百戏又称分茶、水丹青、汤茶、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茶百戏历史悠久,有关茶百戏的记载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的《清异录》,在该书的《荈茗录》中茶百戏条记载:茶至盛唐始。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鱼
普洱茶
 
  百戏又称分、水丹青、汤、茶戏等等,是一种能使茶汤纹脉形成物象的古茶艺。茶百戏历史悠久,有关“茶百戏”的记载有见于五代至北宋人陶谷(903—970)的《清异录》,在该书的《荈茗录》中“茶百戏”条记载:“茶至盛唐始。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鱼虫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
 
  “分茶”一词早期有见于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岸说“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在他看来,分茶从晋代开始。有关分茶及茶汤形成景象描述,有见于宋代诗文。如宋代文人杨万里(1127—1206)在《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中云:“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据目前的史料考证,点茶法在唐代中晚期已形成,而分茶则伴随着点茶法的形成而产生。早期在茶碗的茶汤中形成图案的描述在很多唐代的诗文中已有体现。刘禹锡在《西山兰若试茶歌》描述:“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此外卢仝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皎然在《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记载:“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这些都是早期在茶碗中茶汤形成图案的描述。
 
  宋代,茶百戏得到较大发展,主要得益于朝廷以及大批文人、僧人、艺人的推崇。茶百戏已成为当时文人雅士一种时尚的文娱活动,并广泛运用于各种茶会和斗茶活动中。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对点茶、分茶论述:“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道:“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女词人李清照在《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中写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的诗文。
 
  元代以后由于点茶和斗茶的不再盛行,分茶也开始逐渐衰落,但仍有文人雅士喜爱。关汉卿套曲《一枝花·不伏老》:“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说明当时分茶仍是文人喜欢的娱乐活动。
 
  明清以后泡茶法逐渐取代了点茶法,点茶法不占主流,但仍有分茶流传。明代文徽明在《暮春二首·其一》中有“老怯麦秋犹拥褐,病逢谷雨喜分茶。”晚清词人蒋春霖在《渡江云》中有云:“半春松影碎,小语分茶,日暖唤青禽。”
 
  茶百戏历史悠久,然而现代茶百戏的探索之路曲折而漫长。茶百戏传承人章志峰1984年毕业于福建农大茶学专业,曾两度赴日留学和茶文化的交流,从日本茶道的点茶法得到启发,尽管日本抹茶道和中国点茶法有一定的差别,但终究是点茶文化。2005年回国后,章老师开始深入研究茶百戏,在经历了数百次的探索、对比试验后,终于在2009年恢复了失传已久的分茶技艺。最初是在绿茶茶汤中形成图案,随后扩展到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等各种茶类,图案保留的时间也从古代的瞬时延长至2—4小时。
 
  点茶和茶百戏的演示工具从唐代到清代历经千年演变,工具和器形都有所不同。为了恢复再现这一文化,以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蔡襄的《茶录》和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为主要历史依据,综合其他古代诗文有关描述,章老师整理了一套便于点茶演示的主要工具:茶炉、茶钤、茶臼、茶碾、茶磨、茶罗、茶瓶、茶筅、茶合、茶盏、水盂、盏托、筅架、茶巾、茶勺、茶帚、都篮。
 
  茶百戏是欣赏和品饮兼备的茶文化产品。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力给观众赏心悦目的体验,茶汤变幻的功能对观众具有较大的视觉冲击力,适于各种活动展示,点茶之后的茶汤连同茶粉一同品饮,较之现代的泡茶法,人体可获得更多不溶于水的营养成分如谷蛋白、维生素、矿物质、纤维素等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保健功效
 
  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流传于宋代的点茶法和分茶技艺就是茶文化的一朵奇葩,可惜数百年来该文化在中国未见踪迹。章老师几十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填补了茶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小编此篇先简单介绍下茶百戏的概况,有关茶百戏的更多内容,请关注之后的推送。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普洱茶 乌龙茶 普洱 功效 茶具 茶道 茶艺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馆泡出来的历史
茶馆泡出来的历史
茶具的小小历史
茶具的小小历史
茶壶的历史
茶壶的历史
红茶历史
红茶历史
茶多糖医学应用研究的历史
茶多糖医学应用研究的历史
湖南黑茶的历史
湖南黑茶的历史
“八八青饼”干仓普洱之历史标
“八八青饼”干仓普洱之历史标
茯茶一段秦人制茶的传奇历史
茯茶一段秦人制茶的传奇历史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宜兴紫砂壶的发展历史
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
黄山毛峰的历史渊源
宜兴烧造陶器历史悠久
宜兴烧造陶器历史悠久
茶膏的历史概述
茶膏的历史概述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