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席是什么? 
	喜余专注于器,更专注于内心。平时无事,便召集起姑娘小伙,大家一起喝茶,修身养性、相互学习探讨。
	茶席摆得很多,图也拍了不少,源自于掌柜自身对器物的喜爱。——这便也是如今做起“喜余365茶席”的原因。
	然而,茶席都要注重实用性。接下来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茶席。
	一、煮水器
	二、茶则及茶巾等
	手工打制的铜茶则,器型简约大方,手工锤点的光泽和做旧的感觉,拿在手里亦是沉稳厚重。
	茶巾,主要用于干壶,可将茶壶、茶海底部残留的杂水擦干;其次用于抹净桌面水滴。
	此外,还有茶针、茶拨、茶枕等等之类的器物。在茶席上摆放,随需要而为之,更随摆茶席之人的心。
	三、主泡器
	主要有壶和盖碗两种。
	盖碗,陶和瓷都有,对于茶品的表达直接且真实,对于初识一款茶很有帮助。能控制出水量,上盖还能闻香。使用盖碗容易烫手,最考验茶艺师的手上功夫。
	四、公道杯
	又名茶海、匀杯,用于茶汤降温以及匀给多人饮用。
	公道杯的选择要根据茶品出发,结合主泡器的特质。可以选择的有玻璃杯、陶或瓷。陶具有吸味型,却可以增加汤感的厚重。
	五、壶承
	为讲求茶席席面的整洁干爽,上世纪80年代中国台湾茶人开始尝试不淋壶的干泡法,壶承因此成为茶席必备。因此壶承也被称为“干泡茶盘”。
	壶承的选择空间很大,不但材质涉及竹、金属、陶、瓷,即使是一片枯叶、一方古砖,经由茶人的布局,都可以成为茶席的点睛之笔,仿佛佛陀的莲座,让礼茶的过程充满了仪式感。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主泡器为壶,所选壶承一定要有承水能力,承载淋壶的用水。
	六、盖置
	一般而言,泡茶的程序是右手注水,左手盖置,用于搁置移开的壶盖或盖碗。注水和掀盖的动作是连贯的。盖置同样取材广泛。竹、木、石、玉、陶瓷、金属,皆可用于作为盖置。
	喜余新款推出的红铜束腰盖置,手工打制,器型美,古朴自然。
	七、品茗杯
	目前茶席的定制是一壶六杯,当然还是要根据茶品以及人数具体调整。一般而言,品茗杯的选择是极其细腻的一部,几乎直指茶人之心。
	品茗杯下面可配盏托(杯垫),即承放茶杯的小托盘,可避免茶汤烫手,也起美观作用。
	八、水方
	水方(茶盂、水盂):用于盛接温杯时和弃置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