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茶友直接这样形容:
	还有茶友私信我,问乌龙茶为什么会这么香?会不会加了香精?
	向乌龙茶里加香精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第一,茶香精的气味非常刺鼻,需要很多水来稀释,用在街头茶饮居多。
	第二,乌龙茶自身有显著的香气,添加不明不白的香精,是自废武功。
	其实,比漳平水仙香气更高的乌龙茶还有很多。越高等级的漳平水仙,绝不以香气高扬取胜,而是以香气纯净、持久、稳定取胜。
	那乌龙茶为什么会这么香?
	“酶促氧化反应”是指鲜叶中的“酶”作为催化剂,让鲜叶中香味前体物质反应生成香味物质。
	“热作用”是指在高热环境下,会生成高沸点的香味物质。乌龙茶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是橙花叔醇,沸点超过270摄氏度。
	这种晒不是简单晒干。鲜叶要薄薄摊开,均匀受热,有时还要用遮阳网,以鲜叶适度失水为宜。
	晒青可以初步去除掉“青味”物质,生成香气物质。
	摇青是做青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形成乌龙茶香气的关键,“绿叶镶红边”和“三红七绿”即摇青的结果。通常和晾青交替进行。
	晒青是让细胞脱水产生的“温柔”反应,摇青是破坏细胞产生的“剧烈”反应。
	常说“看天做青,看青做青”,细致来讲,要有“五看”:
	一看季节 。春季气温低 、湿度大, 宜重摇 ; 夏季气温高, 宜轻摇 ; 秋冬茶轻摇。
	二看气候。南风天, 宜轻摇 ; 北风天, 宜重摇 。
	这两看是“看天”。
	三看品种。叶厚多摇, 叶薄轻摇 。
	四看鲜叶老嫩程度。鲜叶嫩, 水分多, 宜于晒足少摇 ; 鲜叶粗老, 宜于轻晒多摇 。
	这“三看”是“看青”。
	“五看”暗合“中庸”之道。
	最后说烘焙。烘焙以高温杀死“酶”,固定“香型”,也可以提高香气浓度与茶汤醇厚度。
	漳平水仙在木模定型、纸包后烘焙,相对而言,烘焙要求更精细。
	传统做法是焙笼炭焙。
	现代多用电烤箱烘焙,但也需要有这三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