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禅茶入画

时间:2016-02-29 14:29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茶,其味苦涩,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能生津止渴,这是茶的功用。它作为日常之需而进入各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喝茶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茶道。道者往往与精神修养相关联,茶道也因而成为一种文化活动。 绘画,本属于书,为六艺之一,作成教化之用,后随历史文化变迁,逐步成为个人情感寄托、张扬个性的载体。可作怡情
普洱茶

,其味苦涩,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能生津止渴,这是茶的功用。它作为日常之需而进入各个家庭。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积淀,喝茶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茶道。“道”者往往与“精神”“修养”相关联,茶道也因而成为一种文化活动。
 
绘画,本属于书,为“六艺”之一,作“成教化”之用,后随历史文化变迁,逐步成为个人情感寄托、张扬个性的载体。可作怡情、“卧游”之用,它融文学、诗词、哲学、书法、印章为一体,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绘画与茶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王安石)。饮茶不但为普通老百姓日常之用,更为历代文人士大夫所钟爱,在唐宋时期还产生了以冲茶技巧为游戏的活动:斗茶、点茶。宋代文人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苏辙、陆游亦热衷斗茶游戏。
 
历代文人们或著述或赋诗以赞茶之功能及妙赏,以茶为诗者难以计数,其中尤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人称道。全诗如下:“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生平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此诗道尽饮茶之妙用。
 
饮茶过程,逐渐成了人们修德、人格完善的过程,要求饮茶人具有一定品位、修养。特定的饮茶环境也使饮茶成为一个怡心养性的审美经历。喝茶须有清雅之心境,若满腹邪恶、世俗之念,便违背茶之清和精神。品茶即品人,茶品即人品。
 
明代屠隆在《考槊余事》言:“使佳茗而饮非其人,犹汲泉以灌蒿莱,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识其趣,一吸而尽,不假辨味,俗莫大焉。”陆羽在《茶经》云:“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徳之人。”喝茶不仅有止渴生津这一单纯的药用功能,它还可以上升到如何做人,与美德相关,这便是茶德了。
 
茶为大自然之物,虽经人采摘制作,但仍还原了茶本来原味。若喝茶之人品行高洁,又能以平和之心,以无欲无求之态,以虚明之心,回归本源,便能以茶同归自然,以达天人合一之境。
 
绘画,亦讲心画,讲求平和之心境,人格之修养,德行之完善,艺术之修炼。绘画的出现最开始是作为“成教化,助人伦,明劝诫,著升沉”的功用,直到魏晋六朝之时玄学的兴起,人们开始注重养生,个人的主观意念开始凸显,人们开始放浪形骸地表现自我个性。
 
茶道,画道,属精神文化活动,这个状态是放松的、愉悦的、用心的。无论是喝茶、作画、赏画,都要在意识上泯灭物我的界限,以全身心去与茶(或画)进行感情的交流,通过物我之间的相互融通,去感受人与茶(或画)之间的亲密关系,以达物我玄会之境。喝茶或作画时,若心无挂碍,身心放下,不躁不乱,全身融入,便是“禅茶”或“禅画”了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普洱茶 喝茶 普洱 饮茶 茶道 品茶 茶经 历史 茶人 制作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熟茶“渥堆”质量影响因子
普洱熟茶“渥堆”质量影响因子
普洱陈皮泡茶放多少量祛湿减肥
普洱陈皮泡茶放多少量祛湿减肥
普洱茶的“头春”与“二春”
普洱茶的“头春”与“二春”
教你鉴别普洱茶,如何看懂普洱
教你鉴别普洱茶,如何看懂普洱
我国四大茶区是怎么划分的?各
我国四大茶区是怎么划分的?各
普洱茶毫显著,茶毫越多普洱茶
普洱茶毫显著,茶毫越多普洱茶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茶了?这9
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喝茶了?这9
夏天是不是不适合喝熟茶?
夏天是不是不适合喝熟茶?
浅谈普洱茶古今通用的“竹壳装
浅谈普洱茶古今通用的“竹壳装
听过许多次的“高杆古树”到底
听过许多次的“高杆古树”到底
普洱茶的体感来源于什么?
普洱茶的体感来源于什么?
好茶是采出来的——茶叶手工采
好茶是采出来的——茶叶手工采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