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品茶就是在参禅

时间:2018-07-28 17:08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茶,从解毒的药用价值,转变成健康的饮品,与其说是带给人们生活的丰富,还不如说,茶成为多元文化的一个媒介。在瓦屋竹帘下,泥炉炭火,慢煮山泉,一人独酌,赏四季风花雪月之景,感春秋草木枯荣之时,或两三好友在座,无拘无束,飒飒松涛闻于釜中,而忘世间思虑,涓涓
普洱茶
 
    ,从解毒的药用价值,转变成健康的饮品,与其说是带给人们生活的丰富,还不如说,成为多元文化的一个媒介。在瓦屋竹帘下,泥炉炭火,慢煮山泉,一人独酌,赏四季风花雪月之景,感春秋草木枯荣之时,或两三好友在座,无拘无束,飒飒松涛闻于釜中,而忘世间思虑,涓涓渭水流自一杓,而涤心中尘埃,虽不可比大罗金仙,却也可抵十年陈梦。从小小的一杯茶汤中,人们不仅可以达到愉悦身心的生活情趣,若更加思量,还可以成为参究人生哲理的“促进剂”。
    品茶其实就是鉴心
    我们从“喝茶”、“饮茶”、“吃茶”、“品茶”这些与茶相关的活动名称中便可以看出,一杯茶所蕴含着多角度的文化内涵。喝茶,似乎以解渴为主;饮茶,多少会斯文高雅些;吃茶,也反映了茶作为饮品的另一种古老原始的饮用形式,如今还特别的保留在禅寺之中;品茶,则似乎更注重格调与法则。品,本身就含有分别、辨别鉴别的含义。从这不同的称呼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出,品茶,更具有形式与内容的复杂与深刻,更具高雅与情趣。
    品茶,不需要一定是价值昂贵的茶品,不一定用珍贵的器具,也不一定非要到一个特殊的环境,但是必须要有的是一份心境,一份能与茶相契的心境。其实,品茶就是以主观的感受去鉴别茶汤的色、香、味、韵。茶品本身没有高低之分,而要清晰的分辨出茶汤的区别与特色,则首先必须把心静下来。否则,就和猪八戒吃人参果成了一个效果。
    任何一款茶,通过品鉴后得出的结果,其实看出的是品茶人心的细密与觉知。而从“三口为品”的汉字造字来看,品,本身就不能快,而要慢,要静,要细细品饮。俗话说,慢慢来,急不得,也就是说,慢慢,则来,急,则不得。通过慢慢的品饮,心才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了,才会有清晰的辨别能力,才会有敏锐的觉知力。然而,反过来讲,与其说通过品茶可以让人心静,让人心细,让人提高觉知的能力,还不如说,通过品茶的过程在为我们如实的反映心在当下的状态。所以,品茶就是“以茶显心”,显出心的清明,显出心的辨别能力,故而说,茶者,察也。
    茶,我认为没有好坏之别,只有是否与自己的身心是否相应,体寒的人,再好的绿茶似乎也不能多饮,身体有疾病的时候,朋友送给你再贵的茶,医生也会嘱咐你少饮为妙。所以,品鉴任何茶,其实也只是反映的是自己的感受,这似乎也是茶之所以有如此丰富内涵的原因所在。
    品茶就是参禅
    茶在唐代,由于陆羽等人的倡导,使品茶之风大盛。此后,饮茶风气逐渐传入佛教界,乃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产生,据说最早提出禅茶一味之说的是圆悟克勤禅师,谓茶道之精神与禅之精神相互一致。在禅宗丛林寺院里,茶的重要性尤其显著。在甚多仪式之中,都必须举行茶礼,在《敕修百丈清规》中,即有多处述及茶礼之举行时间及作法。
    由于饮茶与禅宗寺院生活之关系日益密切,因此,在禅宗寺院中,陆续产生与茶有关的职司或术语。例如︰茶头,是指禅刹中掌茶的人。以僧或行者充当;茶鼓,是禅刹于祖忌进献茶汤时,或举行茶礼时所鸣之鼓;茶汤,是禅刹中每日晨间供奉在佛、祖之前的煎茶;茶礼,禅刹中,以茶相款待的某些礼仪。
    禅林里最有名的莫过于赵州从谂和尚“吃茶去”的公案,后世佛子常将喝茶戏称为‘赵州茶’,即自此公案而来。《五灯会元》卷四︰“师(赵州)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为这则公案作注解者不计其数,但最基本的是要告诉我们,禅是要去体验的,禅是要在日常实践中参究的。
    禅刹中的饮茶方式,是与礼仪相配合的。这种‘礼法之茶’不仅是象征寺院之仪规,而且也是内心的一种修行。此种礼法之茶,随着中国禅的东渡而于镰仓时代传入日本。不久,即广行于日本民间。至室町末期且形成‘茶道’。南都称名寺的村田珠光被奉为‘茶道’之祖,氏尝参禅于大德寺一休宗纯。之后,界(地名)的武野绍鸥承继珠光的传承,将茶道由界传到京都。至绍鸥门下千利休时,茶道已在京都确立据点。至今茶道与禅仍然深深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究竟“禅与茶”如何是“一味”的?禅与茶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我想,千百年来,这也是茶人与禅人所共同参究的公案。
    要搞清“禅茶一味”的旨趣,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禅?
    如果要是问寺院里的和尚,什么是禅?也许你会得到“麻三斤”、“庭前柏树子”、“青青翠竹,郁郁黄花”等回答,客气些也许会象赵州和尚那样请你也“吃茶去”。对于不太了解佛教的人来说,这无疑与周星驰的“无厘头”一样,让人莫名其妙,真的成了“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其实,这与禅的滥觞“拈花微笑”有关,据说在灵山会上,世尊拈起一支金色波罗花示众。百万人天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古今禅宗以此公案为禅的源头,而禅宗“以心传心”之根据也由此而来。“以心传心”是禅宗的特色。
    禅家认为,禅不是用语言能表达出来的,它是离开文字语言的,不是用逻辑思维可以解决的问题,是“离言绝相”的,禅的本体是用语言无法表达的。但是,综观禅宗史,关于禅的典籍,可以用“汗牛充栋”来形容。禅家认为,禅虽然“不立文字”,但是也“不离文字”,如果说,禅是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那么,这些禅宗文字就是标示月亮的那个指头,文字是指头,不是月亮。所以,只能用“以言遣言”的方法提示一下。究竟什么是禅,或者说禅是什么,最终还得我们自己切身去体会。
    引用当代生活禅的倡导者净慧老和尚的话来说,禅,首先是一种境界。既然是境界,便“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杯茶汤,泡茶的人,再用心泡,再如何讲述这款茶的韵味,也要品茶的人亲自去品尝,在细细的品尝之中,体会茶汤的色香味以及韵致,从品茶的形式中感受一种意境,而这种境界却无法用语言完全准确的表达,但它却在当下是现成的。
    其次,禅又是一种受用、是一种体验。画饼不能充饥,慕鱼不如结网,禅的受用与体验,唯行者有,证者得。终日喝茶的人,不能只品尝别人泡的茶,要泡出自己适口的茶,就只有自己动手,品茶与泡茶同是体验,但是却有不同的受用,经过自己亲手执冲瀹,才能真正体会泡茶中的奥妙。正如日本茶道高手千利休的崇拜者丰臣秀吉,在千利休举办的一次茶会上所做的一首歌其中一句所说:“触汲心深处,方知为茶道”。没有深刻的体验,是说不出这样的话来的。禅家有诗云:“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如果没有尽日寻春的体验,便不会有春在枝头的感悟。
    第三,禅又是一种方法,一种手段。佛教有一句话叫“黄叶止啼”,系如来为度众生之方便言说。如婴儿啼哭时,父母以杨树之黄叶为金,予小儿以止其啼哭;然黄叶实非真金,乃父母之权便引设。从本质上看,禅是见性的方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不敢当下承担,不敢承认自己本来就是佛,所以,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总是要我们自己觉悟,找回自己迷失的佛性。就如同前面所说,品茶,其实就是在品鉴自己的心,在品茶中觉悟,在品茶中让心回归本来灵明的清寂,品茶就是一种令心回归当下,洞见我们原本具足的那个与佛一样的灵明觉性。
    第四,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生活的方式。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基本上谈不上具有禅的超然性、超脱性,不具备禅者的喜悦与安祥,大部分人都是在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中纠葛,谈不上什么生活的艺术,无非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妻儿老小。但是禅者的生活,那真是一种艺术。记得有一次探访终南山中的一位隐居禅修者,我问他,你还有儿女之情么?他找来一张废报纸,然后用火点燃,宛然一笑。那种淡然的潇洒,真是令人难忘。
    其实,翻开禅宗公案,哪个禅师不是一位有趣潇洒的“行为艺术家”。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的院子种满牵牛花,当丰臣秀吉慕名前来欣赏时,他却拔掉了所有的牵牛花,只在茶室里插了一朵,这个行为本身就是艺术。这样禅意的生活,在品茶中都可以得到发挥,但是关键就看懂不懂禅。所以,日本的茶道精神以禅为灵魂。
    自古禅林也有“茶具三德”之说,其一,坐禅时可以提神醒脑,令人通夜不眠。其二,满腹时帮助禅人消食化腻。第三,不发,即抑制欲望,令参禅人清心寡欲心平气和。而且,茶本身具有的“降火、提神、解毒、消食、不发”等等药物性效果,正好有助于禅人摄心入定,令参禅人静虑专注,达到心一境性的境界。如此这些内在因素也是禅与茶能融合成一味的原因,所以历代禅寺均以茶为助道的必备佳品,也以品茶为修道悟道的一种方法。
    最后,以我自己品茶参禅的一点体会分享各位茶友,
    皆说禅茶味,四字寻所宗。
    若欲得消息,举杯意自空。
    在茶池盏畔来面对世界时,提醒自己要有感恩的心;
    在面对不同的茶品,不同口味的茶客时,提醒自己要有包容的心;
    当我们有一泡好茶时,记得要有分享回报大众的心;
    当我们要以茶来成就事业时,必定要有一颗结缘的心。
    这正是“禅”所提倡的一种世界观、人生观,“禅茶一味”的境界,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饮茶方式 普洱茶 喝茶 普洱 好茶 饮茶 茶具 茶道 品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从吃茶到品茶
从吃茶到品茶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
品茶更在乎的是一份耐心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此生此世品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此生此世品
闽茶海丝行:佳茗美酒巴黎夜
闽茶海丝行:佳茗美酒巴黎夜
几款比较受欢迎的礼品茶具
几款比较受欢迎的礼品茶具
应该如何营造高雅的品茶气氛
应该如何营造高雅的品茶气氛
学会这些品茶术语--走近资深茶
学会这些品茶术语--走近资深茶
听雨品茶身闲心怡
听雨品茶身闲心怡
九大国家奇特品茶风情
九大国家奇特品茶风情
品茶识男人 茶香识女人
品茶识男人 茶香识女人
泡茶和品茶中的修养
泡茶和品茶中的修养
喝春茶品茶点
喝春茶品茶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