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百家争鸣 >

《简单就是茶道》引发的争论

时间:2023-06-24 10:11来源:互联网 作者:茶妹妹浏览:
蔡澜: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在香港发展电影和写作事业,被誉为才子、食神、老顽童。生活中的蔡澜,不仅对吃颇有研究,更是爱茶成痴,但一说起中国茶道,他却颇有看法。 说起蔡澜,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最近,他的一篇名为《简单,就是茶道》的文章一
普洱茶
蔡澜:祖籍广东潮州,出生于新加坡,留学日本,后在香港发展电影和写作事业,被誉为“才子”、“食神”、“老顽童”。生活中的蔡澜,不仅对吃颇有研究,更是爱成痴,但一说起“中国茶道”,他却颇有看法。
 
说起蔡澜,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最近,他的一篇名为《简单,就是茶道》的文章一经发表立刻在茶圈引发激烈反响,各方纷纷发表观点。
关于中国茶文化,素来都是茶圈争论不休的话题,有人认为虚高不实,有人觉得别具特色。虽然百家争鸣,但各类观点都应当尊重和倾听。茶周刊小编分别将蔡澜原文和各界声音进行选登,供大家思考。
《简单,就是茶道》(蔡澜原文)
什么是喝茶的精神?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最令人讨厌了。茶壶、茶杯之外还来一个“闻杯”。把茶倒在里面,一定要强迫你来闻一闻。你闻、我闻、阿猫阿狗闻。闻的时候禁不住喷几口气。那个闻杯有多少细菌、有多脏,你知道不知道?现在,连内地也把这一套学去,到处看到茶馆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势还不算,口中念念有词,说来说去都是一泡什么、二泡什么、三泡什么的陈腔滥语。好好一个女子,变成俗不可耐的丫头。台湾茶道哪来?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么,台湾就想要有些什么;萝卜头有日本茶道,台湾就要有中国茶道。把不必要的动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国茶道了,笑掉大牙。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他们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不过我们嫌烦,将它优化简化,日本人还是保留罢了。现在台湾人又从那学回来。唉,羞死人也。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于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样。别以为有什么繁节,其实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来的基本功罢了。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个钟计算茶叶应该泡多少分多少秒,这也都是违反了喝茶的精神。什么是喝茶的精神?何谓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妈的三七二十一。纯朴自然,一个“真”字就跑出来了。真情流露,就有禅昧。有禅味,道即生。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不要规矩,要真性情。有人问我:茶或咖啡,选一样,你选茶还是咖啡?我回答:当然是茶。我对饮食,非常忠心,喜欢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翻看杂物,发现家中茶叶有普洱铁观音龙井大红袍、大吉岭、锡兰、富逊、静岗绿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调配的,应该这一生一世,饮不完吧。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喝茶,形式上要简洁,但心境和情趣却可以灿烂。读一读古人的茶诗就知道。好茶配好诗,才完美。白居易说:“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杜甫的有:“寒夜客来茶当酒,黄泥小炉火初红;从前一样窗前,才有梅花便不同。”苏轼的《望江南》:“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茶的好对联有:“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尘中吃苦茶。”将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还是苏东坡的:“宛如银河下九天,钢斧劈开山骨髓,轻钩钓出老龙涎,烹茶可供西天佛,把酒能邀北海仙。”还有个长联说得精辟:“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简单,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胆去做,又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过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时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有时候,我们会问人生如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吃得好一点,睡得好一点,多玩玩,不羡慕别人,不听管束,多储蓄人生经验,死而无憾,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义,和喝茶一样,一点也不复杂。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活得快乐。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乐。种花、养鸟、喝茶、逛书局、去乐器店等等,都是让我们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学校。我们要过的生活,应该是让自己快乐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小小的快乐,就能让我们享受不尽。喝茶也是如此。
(源自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一书)
各方观点
 
林治(著名茶文化专家、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长 )
蔡澜先生在讨论中国茶道时摆出一付祖师爷的架势,用训斥下人的腔调和武断霸道的语言谈茶道,实在相悖于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核心“和”。讨论茶道问题要摆事实,讲道理,而非用尖酸的语言讽刺、挖苦、斥责。为此我格外认真地拜读了《蔡澜痛批“中国茶道”的背后》,看后觉得有几个问题要和蔡老师探讨,以正视听。
文中,蔡先生犯了几处错:
1.文中写道:“台湾人,发明出所谓的‘中国茶道’来。最令人讨厌了。”殊不知台湾茶文化复兴初期打出的旗号是“茶艺”而非“茶道”。台湾海峡两岸的茶人都公认中国茶道“兴于唐,盛于宋”,事实上并不存在的台湾人发明中国茶道这个问题。若是说讨厌,蔡先生可能是讨厌台湾人创新的“茶艺”。 
2.文中说台湾人在喝茶时“茶壶、茶杯之外还来一个‘闻杯’”,很不卫生。但是,正宗的台湾茶艺演示时每位客人都有一对杯子,一只闻香杯,一只品茗杯。“闻香杯”是从日本清酒杯得到灵感,做成长圆筒状,聚香性能好,有利于细闻茶香的变化。由于每个人都有一对杯子,所以在品茗过程中不存在你闻罢我闻的不卫生现象。
3.文中说:“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他们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唉,羞死人也。”这一段话有两个错。错误之一,蔡先生说“真正最早的中国茶道,的确就是日本那一套”,这是本末倒置的原则性错误。中国茶道确立于唐代,以陆羽《茶经》付梓为里程碑,那时日本茶文化尚未萌芽。 错误之二,有茶道常识的人都知道,现在流传的日本茶道有抺茶道和煎茶道两大流派。抹茶道是由我国宋代的点茶法演变而来的;煎茶道是传承了我国明代的饮茶法(瀹茶法)。二者都不是“完全将陆羽的《茶经》搬了过去”。
4.蔡先生认为“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道)”。如果仅仅谈论怎么喝茶,蔡先生的答案我认同。但是要讲中国茶道,炎黄子孙就应当按照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从源头去研究。《易经·系辞》中讲得很明白:“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人不轻易言道,言道则必然要联系“形而上”的内容。如果是“喝茶的方式”,那就别去与“道”生拉硬扯。
5.文中蔡先生口口声声强调:“喝茶,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就是道。”但是,蔡老师津津乐道的自家喝茶的方式却很不简单。他描述说:“茶的乐趣,自小养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们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园去。向着花朵,用手指轻弹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后滚水沏茶的印象犹深。”这样喝茶方法实在很不简单。看起来蔡先生自相矛盾了。但是这个矛盾很好!因为它说明了喝茶方式本来就可繁可简,繁简自便,雅俗共赏,蔡先生也莫能外。
6.蔡老师引用茶诗时也常出错,例如白居易那句“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尘”,第二句应当是“看煎瑟瑟尘”;那首名为《寒夜》的茶诗非常著名,但是其作者是宋代的杜耒(字子野,号小山),而非唐代的杜甫。
此外,蔡先生强调说:“简单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我这里的表态不是针对蔡先生个人,坦率地说是借题发挥,与所有经常把“大道至简”“简单即茶道”这两句话挂在嘴边的人探讨。
“大道至简”出于老子《道德经》,原文是:“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我们学习应当全面、准确地去理解前贤所说的话,而不应该砍头去尾,断章取义,只讲“大道至简”而不讲前提条件,还忽略“衍化至繁”。
 “简单”就是茶道吗?显然不是!开创中国茶道的茶圣陆羽,穷其毕生精力,用了数十年时间,反复调硏、推敲、实践才写出了《茶经》。陆羽喝茶简单吗?很不简单。他精心设计制造了一整套(24种)茶具,对择水、用火、炙茶、候汤、环境都极其讲究,并且强调说:“但城邑之中,王公之门、二十四器缺一,则茶废矣。”即城里有身份的人喝茶,缺一种茶具,少一道程序都称不得茶道。
唐代人喝茶复杂,宋代人更复杂。宋徽宗赵佶贵为天子,亲自著书立说,把宋代制茶、鉴茶、喝茶的方法写成一本书,名为《大观茶论》。书中把罗碾、盏、筅、瓶、杓、水的用法和点茶法都写得详细而明白。宋徽宗本人就是一位技艺超群的点茶高手。元代承宋法,明代开新宗,单单是对水沸程度的判断就有"三大辨,十五小辨",品茗的要求有十四宜,十一个不宜用,七个不宜近。清代六大茶类分化之后,喝茶的方法更是日新月异,花样翻新。
当代茶文化复兴以来,我国两岸四地的茶人根据时代代发展的需要"古法创新,新法承古",努力开创"清饮""调饮""药饮"三足鼎立,表演型茶艺、生活型茶艺、营销型茶艺、养生型茶艺四轮驱动的新格局,共同推广以茶构建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新式。
试看古往今来,有哪位茶人是凭着简单喝茶而悟道的?没有,一个都没有,今后也不会有。当你去掉差别心,去掉执着心,只是用一颗平常心喝茶,用一颗随喜心处世,用一颗慈悲心爱人时,你离悟道就不远了。
 
周重林(茶业复兴出品人)
还记得去年,三联一篇文章说这届茶人太俗,不会喝茶。今年蔡澜却说,这届茶人太雅,把茶喝坏了。太俗太雅都不行,简而言之,这届茶人不行。茶人内心是崩溃的,不就是喝个茶嘛,用得着这样碾来碾去的么?用得着。喝茶这回事,从来就没有安安静静做美男子美少女的时候。朋友各种转发,各种议论,其实总结下来,无非就是,这届茶人不自信。
当然,不自信也不是现在才有,从陆羽时代就开始了。陆羽对自己的长相不自信,对自己的说话不自信,对自己的茶学不自信。所以他才要言必称神农,远追周公,遥想春秋,近慕魏晋。但陆羽是才子,才子有才子的办法,他要比肩的厨神伊尹。伊尹经国治世之才陆羽无法企及,吃吃喝喝的才能是可以的。
所以他找人斗水,水的江山就被掠夺了一大半。他找人斗茶,茶的江山也被掠夺了一大半。他比对酒器,酒的江山也掠夺一大半。在PK,在争夺中寻找自信,奠定江湖地位,古今莫不例外。宋人斗茶,就更是杀气腾腾,厮杀战场的那一股子热血,都在茶杯里消耗殆尽了。
 
许石林(作家、文化评论家)
想起白先勇三十年前一句话:“现在的人粗疏了,需要用过份精致的艺术雕琢一下性情。”
是的,你要允许那种自己不参与的事物的存在,要理解它们的作用。它精细到做作,民间多少沾染一些,就变成附庸风雅了。真风雅必自附庸始。如琴道之不苟,而陶靖节扣无弦之木,亦知其趣,奈何持一己之卑,绳天下众口之难。
你可以不美,但你不能否定美丽本身。日本之所以能完美借鉴中华文明,就是因为他把很多东西,都程式化,极端细致化,珍而重之的标本化,形成及其繁琐细致的东西,比如书道、茶道、剑道、香道。我们文明中很普通的东西,日本人都会上升到道的高度。你可以做不到,但你要尊重它、仰慕它、然后传承它。在这个过程中,人,自然而然地,会精致高雅。
而中国人,有时喜欢解构所有的崇高和精致。把细致和精美的道,拉扯为一地鸡毛,然后谓之适性。无论是学术,还是民俗,中国人都在做着解构神圣的工作,在粗鄙化的路上狂奔。
我的一位朋友对蔡澜一文回复道:无知者无畏,文盲最恨知识分子,贫贱者最恨高贵,粗鄙者最恨精致!
 
孙状云(茗边头条主编)
蔡先生痛批的“中国茶道”的背后,其实是讲包括台湾在内的业界泡茶,并列举他最痛恶的是台湾茶艺的那一道设置闻香杯闻香的程序。的确,以闻香杯闻香气,是台湾乌龙冲泡所独有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很多地方也效仿了这种台湾乌龙的泡法,但除了个人好恶,这种加闻香杯的泡茶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蔡先生痛批中国茶道的中心思想是,泡茶的学问没有必要搞得太花哨太复杂。“茶是应该轻轻松松之下请客或自用的,你习惯了怎么泡,就怎么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三七二十一。”这是蔡先生的原话。
话是这么说,中国人最传统礼仪便是客来敬茶,这也是中国茶道茶艺文化的精神实质。老朋友来,怎么喝都行;但是遇到贵宾或需要茶礼接待的特殊宾客,如当韩国人穿着礼服、日本人穿着和服组织了庞大的团,指明了要与你进行茶礼、茶道交流时,我们总不能拿大杯撮一把茶沸水冲泡了去待客去交流。
上升到一种职业的技能,就不能“管他三七二十一了”,行业有规范,你至少得置茶择器,拿出一套行头来布一个席,不管心中有茶还是眼中有茶,得像模像样泡出一杯茶来端给客人,所谓主敬客诚。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潮州工夫茶 六大茶类 茶艺文化 中国茶道 茶文化 品茗杯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最初的煎茶道
最初的煎茶道
茶艺、茶道和茶德问题
茶艺、茶道和茶德问题
以茶道省悟人生之道
以茶道省悟人生之道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中国茶道四大流派
茶道养生喝出好身材
茶道养生喝出好身材
茶道为圆心 茶艺为半径
茶道为圆心 茶艺为半径
茶道的具体表现
茶道的具体表现
日本煎茶的茶道
日本煎茶的茶道
茶道就是一种修行
茶道就是一种修行
茶道不一样的参禅悟道
茶道不一样的参禅悟道
孔老夫子的茶道文化
孔老夫子的茶道文化
茶道的发展过程
茶道的发展过程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