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一饼普洱茶(七两,350克),哈哈,听我名字就足够吸引你了吧,君不见,到处都在传言我比同等量的黄金都要贵吗?
	我是市场的产物,从身价8元,曾经一度被卖到了1万元,有时候,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值多少钱。现在就讲述一下我这几年的生存状态吧。
	云南谜底
	成本价:8元
	易武,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但是,对于爱茶人或者是炒茶人来说,它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起点,又是传说中的六大茶山(易武、倚邦、攸乐、漫撒、曼砖、革登)之首,所以,对于喝普洱茶的人来说,不识易武,就如同读武侠不识金庸。
	值得说的是,我以为我的生命会在两年内结束。那时候,我的包装上还标注了生产日期,保质期为24个月。
	广州故事
	第一次转手:由8元变为100元
	我是以8元钱的价格被一西安经销商购买后离开云南的。时间是2001年7月。
	新的主人是个懵懂的茶叶老板,在西安的国际展览中心不远处开了一个茶庄。
	当时,西安还很少有欣赏我们的人,老板是从台湾一朋友处得知当时普洱茶已经热起来了的。
	“只要热了,就肯定会更热,就要马上囤货。”这是这个老板的商业哲学,我真佩服他的眼光。
	不过,小老板毕竟是小老板,尽管他当时已经听说,两年期的一饼普洱茶在台湾已经卖到了500元,但是,当来自广州的王先生给他100元的时候,他还是毫不犹豫就把我给卖了。
	就这样,三个月的时间,经西安老板一转手,我的身价从8元变成100元涨了10倍多。
	意想不到的是,接下来,我的价值的翻倍速度会更快。
	此前4年,王先生在台湾跟着一个老板炒普洱茶,该老板4年赚了2000万元,学到了基本的技巧之后,他称病溜到了广州。
	我被放在王先生在广州的家里,后来,我发现整个屋子都是我的同胞,有的是从云南本地被收购来,有的则是从中间商处收购来的。
	一群来自我老家的普洱茶告诉我,当时,王先生派出去收茶的人就有上百名,各个城市、茶庄、农村甚至是边远的老供销社都有他们的身影。
	后来,我知道这叫囤货。
	流浪北京
	被“拍卖”:由100元变成底价3000元、“成交价”8000元
	2004年,当我从王先生家里被翻出来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什么能养生,什么越陈年越好喝等言论把我吹得晕头转向。
	不久,我到了首都北京,躺在一个大酒店的展台上。原来这里是一场关于我和我的同胞的拍卖会。展台的背景布上写着“XXX普洱茶茶王拍卖大会”。
	程序很正规,是云南一家拍卖行执行的,当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来了很多记者,好像还有专门的公关公司在负责宣传策划。
	拍卖进行得很热闹,我的底价是3000元,最后的成交价是8000元。当然,我不是整个拍卖会的最大亮点。和我一同从王先生家里拿出来的一套起拍价为6666元的普洱茶最终拍出了9万元。
	但是,让我奇怪的是,晚上的时候,我又被中标人送还给了王先生。当然,被送还的,还有那被拍出9万元高价的同胞。
	后来,我才知道,他们都是王先生自己的人。
	经过几次折腾,我终于明白,这种拍卖是让我等普洱茶迅速增值的一种方式。我刚刚遭遇的就是一次“假拍”。
	定居香港
	被套牢:从身价1万元到100元
	2007年1月,经过文化效应、人为制造供求紧张以及限量发售等操作之后,我身上的普洱茶三个字,成为“价值连城”的标签。
	但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他在王先生手里,一次性就购买了300万元的货,这里面,当然包括我。我看了看我的新标签,是1万元。
	守仓库的人说,张老板本来就是想“炒短线”的,只要等价钱一上涨,马上就地转手。
	可人算不如天算。
	进入4月,普洱茶价格直线下降。以前标价几万元的,很多老板,直接在数字后面就划掉了一个“0”。
	不想再受刺激,张老板把我们全部运到了香港。刚开始还放在展台上,现在被扔到角落里。
	现在,他见人就说:“该死的普洱茶,我被套牢了。”
	我想,该死的不是普洱茶,而是你们这些利欲熏心的人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