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新闻 > 行业新闻 >

凌云:“茶旅结合”让更多贫困人口走上致富路

时间:2015-11-30 09:39来源:未知 作者:玲儿浏览:
广西凌云县有上千年的种茶历史,出产的白毫茶享誉中外。凌云丰富多姿的茶文化、茶经济在扶贫攻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漫山遍野的苍翠和淡淡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现在拥有7个茶叶生产基地,总经营面积3.1万亩,是一家集科研、示范、推广、生态旅游、度假养生、生产和经营为一体,产、研、销结合的新兴企业
普洱茶
 
    广西凌云县有上千年的种历史,出产的白毫茶享誉中外。凌云丰富多姿的茶文化茶经济在扶贫攻坚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凌云县沙里乡浪伏村,漫山遍野的苍翠和淡淡的茶香令人心旷神怡。“我们现在拥有7个茶叶生产基地,总经营面积3.1万亩,是一家集科研、示范、推广、生态旅游、度假养生、生产和经营为一体,产、研、销结合的新兴企业。”
 
  广西凌云浪伏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大雄介绍说,现在浪伏小镇正在加快建设,开发茶叶加工流程参观,手工制茶体验,茶艺表演等游客参与性项目,建设壮乡茶博物馆、溪谷景观休闲带、茗品购物街、环山有氧运动系统、景区主题观光酒店、民族风情街等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力争通过提升景区档次与品位,创建广西生态旅游景区。
 
  品茗休闲的茶文化之旅吸引游客前来,而遍布凌云县的11.2万亩茶山,更是凌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法宝。据凌云县扶贫办主任黎书业介绍,目前凌云县共有贫困人口6万多人,茶产业带动了30%的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凌云县茶叶办的数据显示,凌云县有茶叶加工企业99家,茶产业年产值3亿多元,每年的茶叶采摘时节,凌云县当地群众成为采茶的主力。贫困户里的劳动力,每天可以在茶山挣到80元钱,对于他们解决生计问题是很大的帮助。除了外出打工,当地各乡镇也积极发动贫困户参与茶叶种植,提高收入。
 
  除了茶叶,凌云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也造就了许多优质的农副产品。为此,凌云县开发出农副产品、工艺品、长寿食品等系列旅游商品,包括红薯粉、淮山、牛心李、饭豆、火麻、山茶油等,受到游客和客商的欢迎。
 
  凌云县扶贫办主任黎书业表示,凌云县扶贫任务艰巨,把旅游业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可以实现群众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我们对进城务工人员和意向发展乡村旅游的群众进行旅游创业技能培训,引导群众开发特色旅游农副商品、木雕工艺制品、少数民族工艺饰品、长寿食品等,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通过旅游发展带动,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
 
  据了解,凌云县还将积极探索“精准扶贫,旅游富农”新模式,通过三年旅游扶贫攻坚,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在乡村旅游方面,重点以环浩坤湖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带动全县贫困村乡村旅游区、农家乐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同时,创建泗城镇、沙里乡、下甲镇等多个特色村镇。特别是继续加大茶旅结合的力度,以茶为针,旅为线,通过穿针引线,把茶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与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抓好玉洪乡宏鑫茶业观光园、泗城镇览沙云雾茶园、玉洪乡伟利茶园等建设。引导茶叶企业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园,创建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农家乐,研发以茶为主的旅游商品,延伸茶叶产业链条,带动企业发展,增加茶农收入,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一凡)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叶采摘 茶文化 普洱茶 茶产业 普洱 工艺 茶叶 茶山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广西六堡茶年产量超万吨
广西六堡茶年产量超万吨
福州184家茶企职工月收入不低
福州184家茶企职工月收入不低
咸阳茯茶品牌推介会在咸阳召开
咸阳茯茶品牌推介会在咸阳召开
日照茶叶走上新媒体营销道路
日照茶叶走上新媒体营销道路
“高埔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将
“高埔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将
勐海获2015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十
勐海获2015年全国重点产茶县十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的黑茶之
安化:先有茶、后有县的黑茶之
安化黑茶茶商大会在盛世茶都隆
安化黑茶茶商大会在盛世茶都隆
海归女创业开下午茶店
海归女创业开下午茶店
浙江龙泉茶叶产业迅速发展
浙江龙泉茶叶产业迅速发展
“南茶北移”突破的背后
“南茶北移”突破的背后
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盛大
中国湖南·安化黑茶文化节盛大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