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艺文化 >

百丈寺与茶道

时间:2018-07-10 16:39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浏览:
称天下清规,中国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该寺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背山面田,占地1200亩,原有七进殿堂,掩映在苍山翠竹之中,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原先这里香火不断,四方僧人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唐宣宗登基时,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

    称“天下清规”,中国佛教禅宗古寺庙之一,该寺迄今已有1200年历史,背山面田,占地1200亩,原有七进殿堂,掩映在苍山翠竹之中,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原先这里香火不断,四方僧人前来朝圣者络绎不绝。唐宣宗登基时,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到南唐,曾迁寺于原寺址的西北面,不久被毁.宋代元丰年间,又在原址建起寺院。张元尽曾为它写过文章。明清两代,这里达到了鼎盛时期。北门大殿,规模宏伟,有"凌云亭"、"师表阁"、"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物.后来几经兴废,寺院几乎倾塌殆尽,现大雄宝殿与僧寮二栋尚存。大雄宝殿是同治六年(公元1868年)修建留下的,长10米,宽12米,高4米,是寺院中的正殿.大雄宝殿古朴、端庄,从现存的大雄宝殿可以看出当年百丈寺的规制。
 
  一九四九年後,百丈寺仅存大雄宝殿及右侧的两栋客房,殿内正中的如来佛像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只留下巨石砌成的佛像座及东侧地藏菩萨座基。改革开放後,百丈寺又重新进行了维修,现有大雄宝殿、玉佛殿、三圣殿及伽蓝殿等建筑。
 
  的使用,在中国最少有4700年的历史。到唐代,茶文化伴随着茶禅的出现而确立。茶禅,又是伴随着百丈寺《百丈清规》的诞生而形成。
 
  虽在《百丈清规》之前,佛教已经普遍出现饮茶的现象,但那不过仅仅是为了防困倦,作为静思维的助修方法。《百丈清规》的建立,正式确定了茶在禅门的重要地位。因此说茶禅是独具宜春特色的文化现象,这种提法应不为过。
 
  《百丈清规》的不少条文中,均提及茶在寺院中的使用方式、作用和意义。寺院法堂设有两面鼓: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敲茶鼓。寺院中有“茶堂”设施,有“茶头”执事,有供祖师的“奠茶”仪式,有坐香后的饮茶助修,有集体吃茶的“普茶”活动……寺院中还有种植茶树,采制茶叶,所有这一切都被视为佛事。更有百丈禅师的“吃茶,珍重,歇”禅门三诀,以茶悟道。
 
  沩仰宗是百丈的直承法脉。沩仰宗祖师慧寂禅师住宜春仰山。一次,陆希声来拜访他,问:“和尚还持戒否?”禅师答:“不持戒。”又问:“还坐禅否?”答:“不坐禅。”陆希声沉默了很久,禅师问他:“领会了么?”陆道:“不会”。禅师道:“听老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禅;酽茶两三碗,意在钅矍头边。’”这两三碗酽茶让人品味,品什么?戒无相,禅亦无相,拿锄头除去心头杂草,留下一片清净。仰山禅师一曲偈颂,使得无上禅机,尽在闻香杯里。
 
  宋时,茶从中国的寺院传到日本。临济宗禅师圆悟克勤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诀,由日本留学生带回东瀛,被奉为国宝,代代相传,直至今日。日本禅师荣西入宋时,将茶从中国带回国种植。其后,日本茶道始祖千利休以禅宗思想为背景,将其发展成为日本茶道。吃茶之风由寺院传至文人士大夫,最后普及到民间。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日本“和敬清寂”的茶道理念。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茶树 茶叶 饮茶 茶道 历史 吃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茶道艺术组合不可比拟的茶席之
茶道艺术组合不可比拟的茶席之
茶道的四规与七则
茶道的四规与七则
日本茶道的七大美学文化
日本茶道的七大美学文化
茶道十三道
茶道十三道
中国茶道的美
中国茶道的美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
茶道讲究“和静怡真”
中国茶道的诞生
中国茶道的诞生
茶道是一种艺术
茶道是一种艺术
茶道源于中国
茶道源于中国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简介
中国四大茶道流派简介
茶道的自然美
茶道的自然美
有茶心方悟禅意 有茶道才懂人
有茶心方悟禅意 有茶道才懂人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