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道文化 >

茶文化是综合文化载体

时间:2018-06-12 14:33来源:网络 作者:玲儿浏览:
关于中国茶德的确定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公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了总体性的归纳和阐发。一杯苦茶,在与文人的默默对视中,相互之间已完成了一种相濡相融的默契,文人借茶以养素,借茶以修身,借茶而开悟,茶借文人以升华。探寻茶文化灵魂的主旨,还得从中
 
 
     关于中国茶德的确定也没有一个绝对的公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中国茶文化思想作了总体性的归纳和阐发。一杯苦,在与文人的默默对视中,相互之间已完成了一种相濡相融的默契,文人借以养素,借以修身,借茶而开悟,茶借文人以升华。探寻茶文化灵魂的主旨,还得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线说起,  这条主线即儒、道、释,茶文化历史就是与儒、道、释共存共荣的历史。儒家讲品德,道家讲道德,释家讲功德,我们不妨说茶家讲“和”德。先师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其终极追求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和”的大同社会。《中庸》指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学而》也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论断,“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等诸多信条的提出就是为建立一个“和”的大同的社会而准备的理论基础。道家讲“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正是中国茶文化的精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七十五章)道家也是追求在“无为而为”之下的“民化、民正、民富、民朴”的大“和”之境。“中华民族所追求的真理,经常表现在民生日用之中,这不仅是贯通于儒家老庄,亦是佛教的走向。”(柳田圣山《禅与中国》),禅家讲“静虑”,静以生悟,悟以化民,然后推及“民生”,“民生”宜“和”。同时禅家也是中国茶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禅茶一味”之“味”即“和”味,包括时下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都是归于一个“和”字。“和”是儒、道、释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经年不衰的智慧法宝;茶以名山秀水为宅,以清风雨露为伴,得宇宙之灵气,掬乾坤之精和,保合太和、阴阳调和、五行调和、以茶育和等理念是中国茶文化的哲学基础,茶的尚静与佛道之静更有异曲同工之妙。
 
    茶文化是集人文、美学、伦理、道德、哲学等学术体系为一身的综合文化载体,其主旨就是一个“和”字,由个体的人推及整个国家、民族,“和”的理念无处不在。所以说中国茶画艺术走到现在,已不满足于纯中国画笔墨意义上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在创作中嵌入茶文化的灵魂——“和”。“和”的理念应是左右茶画创作的主线所在,只有在这个“和”的主线统领之下,中国茶画艺术才得以真正意义上的发扬光大。以心运笔,以笔画茶,以茶育和,以和生静,以静生悟,以悟而开茶画艺术之门,这是一条良性循环的创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文化意义高等价值的茶画作品,也才能达到学术性与趣味性的和谐统一。  
 
    “境由心造”,茶境乃“和”之大境,营造这一大美之境,就需要一颗内蕴深厚,学养丰富的“心”,这个“心”是茶画艺术创作的源泉所在。如何营造茶境,是茶画艺术家首先面临的一大课题,她要求画家在重“技”的基础上更要发挥“道”的张扬,技寄于道,技道相依相存。一幅好的茶画作品,技法、构图固然重要,然更重要的是将画中的每一物象都赋于其特定的文化含义,画中的茶壶是茶文化的代言者,周围的人物、景物都是为茶境这一主题服务的,他们都是与茶相关的文化个体,多个的文化个体相依相融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茶画艺术作品。
 
    茶境的构成由人境、物境组成,人境就是品茶者的身份、品格以及品茶者的多少而构成的一种人文环境。(我的作品中多以僧人与隐士为人境),明代张源在《茶录》中也对品茶者的多少作了精辟的分析:“饮客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幽,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所谓物境:就是品茗时的客观环境,大到山野溪畔,小到茶屋、茶轩、茶亭;还有品茗的佐物(艺境),诸如:古琴、书本、木鱼、棋局、茶、茶灶等;再到植物配景,诸如:松、竹、梅、兰、菊、秋树、蕉叶、荷花等,都是营造物境的重要因素。在一幅茶画作品中,人境与物境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含义。如:画中置一僧人,僧人倚松而品茗,僧人、茶壶、松树,构成了一幅很简约的茶画作品,此作品中的每一个物象都代表了各自的文化特质,僧是禅的化身,松(松竹梅兰菊等,我谓之性情植物)所承载的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旷达、清寂、正直向上的人格象征,茶壶恰恰融入了前二者的生命特质,是茶文化的化身,此三者自然地构成了“禅茶一味”的空逸、大虚、大和之境,“茶瓯尽禅味,松杉真法音”的落款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再如:于画面右下方画一隐士,以茶壶、古琴伴之,左上方探一枯枝,枯枝上立一小鸟,小鸟愚拙而可爱,鸟看人,人看鸟,人与鸟视线的对话完成了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人与哑然的生灵之间的相互关爱,相生相存的默契,了了数笔,体现的是一种茶文化润泽之下的人文关怀的“和”境。画面的大量布白也体现了简约之美,画面中的各个物象也都分别承载了自己的文化含义,而不是无意义地孤立存在,这也就以尽量少的用笔,完成了一个尽量大的思维空间,每一个物象在画中的体现都要为画面所表达的精神服务,做到以简取胜。营造茶画作品中的茶境,对于作者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如书法造诣、构图能力、文学功底等都制约着作品品位的高下。诸如此类画例太多,就不一一赘述了。茶境的营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只有认知了茶画艺术的起源、发展与现状,以及茶画艺术的灵魂所在,才能知道自己如何去将茶画艺术发扬光大,这是一个光荣的使命,每一个勇于探索的茶画艺术家都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责任编辑:润生)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文化 中国茶 品茶 茶壶 历史 品茗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非遗大师茶礼献茶文化发烧友
非遗大师茶礼献茶文化发烧友
巴蜀地是茶文化的摇篮
巴蜀地是茶文化的摇篮
卓仓藏族人的饮茶文化
卓仓藏族人的饮茶文化
万里茶道终不负、宜昌代表委员
万里茶道终不负、宜昌代表委员
茶产业盛会推动牡丹江市茶文化
茶产业盛会推动牡丹江市茶文化
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
人在草木间:中国茶生活艺术展
贵州代表委员:贵州与东盟可构
贵州代表委员:贵州与东盟可构
读了这10本茶文化普及读物你将
读了这10本茶文化普及读物你将
解码宋代茶文化
解码宋代茶文化
李清照之茶词与宋代茶文化管窥
李清照之茶词与宋代茶文化管窥
2017第八届青岛(城阳)茶文化
2017第八届青岛(城阳)茶文化
2017第16届山东茶文化博览交易
2017第16届山东茶文化博览交易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