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普洱茶文化 > 茶禅一味 >

何为:禅茶一味

时间:2023-10-12 09:34来源:淳韵 作者:淳韵浏览:
关于茶道文化,很多人都知晓禅茶一味,但何为禅茶一味,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道明,知晓其中思想真谛的。 最初僧人们也饮用茶,并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制茶技术进步。后来在茶事中,茶道和佛教之间的思想共通处被渐渐发现。 一:苦 佛理以四谛为总纲。四谛之理包括苦、集
普洱茶
关于茶道文化,很多人都知晓“禅一味”,但何为禅一味,却不是人人都能说清道明,知晓其中思想真谛的。
最初僧人们也饮用茶,并促进了茶叶生产发展、制茶技术进步。后来在茶事中,茶道和佛教之间的思想共通处被渐渐发现。
一:苦
佛理以“四谛”为总纲。四谛之理包括苦、集、灭、道。苦为首,人生几多苦?佛曰: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人生在世,生存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因素都能带来苦恼。佛曰:苦海无边,参悟佛性就是要求得“苦”的解脱。
茶性苦。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人常说:先苦后甜。参悟茶的苦后回甘特性,品茶品人生,即能参破“苦”之真谛。
若使春风知别苦,不应吹到柳条边。
——清 纳兰性德
 
二:静
佛家禅道主静,打禅时有五调:调身、调心、调食、调息、调眠。佛学中还有“戒、定、慧”三学,也都宜静。可以说静坐打禅时历代禅师参悟佛法的途径。静坐时容易产生疲倦困意,茶能提神益思,自然就成了禅师的最佳“伴侣”。而茶道的静,是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基础。
秋水清无底,萧然静客心。
——唐 杜甫
 
三:凡
茶事说简单了也就是烧水点茶,这是从简单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去感悟人生真谛、大智慧和自然法则;禅道也是要通过静坐,通过小事,简单的生活中领悟修养之道。
草木凡气尽,始见天地澄。
——唐 元稹
 
四、放
人之所以有苦恼,就是因为放不下。禅道修行强调“放下”,即舍。放下内六根,外六尘,中六识,十八界均放下,人就轻松无比。
品茶也要学会放,放下工作,偷半日浮生闲,放松紧绷的神经,放下心中的焦躁,烹水煮茶,品一刻安宁。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 苏轼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茶道文化 普洱茶 普洱 茶叶 茶道 品茶 煮茶 茶性 回甘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夏季养生七杯茶
夏季养生七杯茶
福安人的茶风俗
福安人的茶风俗
饮茶文化与佛教的历史
饮茶文化与佛教的历史
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茶文化的四个层次
潮州泡茶方法
潮州泡茶方法
品茶应注意的礼节
品茶应注意的礼节
春末夏初这六种茶千万不要喝
春末夏初这六种茶千万不要喝
儿童喝茶要因时而异
儿童喝茶要因时而异
茶叶品质高低的九大审评要素
茶叶品质高低的九大审评要素
不得不读的六本茶宝典
不得不读的六本茶宝典
白瓷茶具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白瓷茶具历史文化知识介绍
中国各民族的茶文化特点
中国各民族的茶文化特点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