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茶客跑茶山?

时间:2022-03-24 11:38来源:普洱茶之家 作者:佚名浏览:
健康适饮的特性,让茶这个传统饮品呈现复兴之势。
健康适饮的特性,让这个传统饮品呈现复兴之势。而友们的体验,也不再满足于单一的品饮,跑上茶山、身体力行地去了解一片茶叶,一棵茶树,探寻一杯好茶的源头,以及背后的风物,正在成为一种流行。于是越来越多的茶客喜欢跑茶山。
 
价格每年都在涨,购买者多看好其保值性
 
对于上茶山的兴盛,现阶段除了交通变得便利,也与当下人们品茶水平整体提高有关,而且大家开始追求更有韵味、更健康的茶,也愿意为此花更多钱。
 
而近年来,古树茶的价格每年都在涨,原料是最直观的反映,近年原料的涨幅平均在10%左右,一些名山头涨幅最高50%。对于这种涨幅,有人认为“让茶背离了作为日常饮品的本质”,但也有人认为有其市场的合理性,“因为物以稀为贵,而古树茶能存放的特性,某种程度上也能对抗通胀,起到保值效果。”
 
也有茶友干脆自己上山寻茶、做茶,他们都希望能寻到高性价比的好茶。如何做到?背后有套独特的选茶方法,一般人喝茶喝出新鲜甜滑就可以,但有的人会更重视一款茶未来的存放、饮用效果。另外,除了去布朗山冰岛等名山头,也会到不太知名的山头寻找茶原料。
 
山野气,也是景迈古树茶的特色。所谓“高山雾林出好茶”,古茶树大都分布在深山里的山寨周边,呈现着一种野放的文明。天生天养的自然生长,也使得茶的营养和口感都更丰富。景迈茶区位于澜沧古茶中游,是世界茶树源产地的中心地带,有着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茶园。“以前不做宣传、没人认识,很纠结很郁闷,觉得这么好的茶都没人知道;之后宣传推广了,人们知道了景迈山的花香蜜香,来的人也多了。”茶农说。
 
由于资源有限,市场需求巨大,这里的古茶树也开始被抢采、强采,“采得越来越多,茶的后劲儿开始不足。”茶农说,景迈每年都会发现几十棵甚至上百棵死去的古茶树。
 
跑茶山的兴起
 
上茶山的人急剧增多,也就是在这一两年,去年有报道将其形容为“他们把班章村挤成菜市场,将易武堵成帝都”。除了每年都会来寻找好原料的茶商、发烧友,还加入不少“新贵”,有茶专业的学生,有刚对茶文化感兴趣的入门者,也有只是将此当做旅游的。广州的陈先生是名“发烧友”,2014年开始上茶山,前不久才从云南回来,“今年感觉跑茶山的的确多了很多。”
 
“人们体验茶的方式正在变化,来这里不只是喝茶,也顺便体验云南本地的文化。”一位相关负责人说,即便要掏点钱,他们也乐意稍微辛苦一点,来这里进行深度体验。参与到此次行程中的马女士说,听了无数次的兰香蜜香,这次终于在参观茶叶初制时体验到了,“进到这里,入鼻就是一股浓烈的植物清香。”
 
古树茶的辨别之道
 
市场上的古树茶越来越多,各种“冰岛”“老班章”,哪个才是真?目前并无统一的国家标准。发烧友兼资深从业者陈先生说,目前业内的共识是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都叫古树茶。对于普通茶客,他建议购买时一定不要被品牌故事冲昏头脑,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到产品上,“可以先对茶山的原材料价格有个了解,把价格低到不合理的过滤掉。”另外也有几个基本的判别方法,第一看条索是否粗壮,其次看茶入口是不是顺滑不苦涩,以及茶的底料是不是够肥厚、有韧性,不是一弄就烂掉了,“但最重要的还是多喝多品,能喝出古树茶特有的韵味、回甘和层次感。”
(责任编辑:茶小仙)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澜沧古茶 茶文化 栽培型 布朗山 老班章 古树茶 喝茶 茶树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帕沙古茶山地理位置介绍
帕沙古茶山地理位置介绍
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
帕沙古茶山民族文化
为什么茶山上一般看不到茶树开
为什么茶山上一般看不到茶树开
云南几大古茶山普洱茶口感介绍
云南几大古茶山普洱茶口感介绍
《普洱》杂志第六届茶山行活动
《普洱》杂志第六届茶山行活动
新勐海六大普洱茶茶山
新勐海六大普洱茶茶山
2015年茶山土豪村排行榜
2015年茶山土豪村排行榜
2015年茶山原料回跌3成
2015年茶山原料回跌3成
勐宋古茶山区域
勐宋古茶山区域
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倚邦
云南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倚邦
普洱茶名遍天下之历史中的六大
普洱茶名遍天下之历史中的六大
勐宋古茶山
勐宋古茶山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