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普洱茶 > 茶友会 > 茶友论茶 >

凉茶能喝,凉的茶就不能喝吗?

时间:2020-01-08 16:03来源:茶香记生活家 作者:佚名浏览:
凉茶能喝,凉的茶就不能喝吗?
生活中,爱的你一定有过类似经历:一泡好茶出了两三道,还没等人品饮尽兴,手头上忽然来了件亟待处理的事情,于是也就只能无奈放下茶杯去做事。等到手头事毕,再回头想喝自己早先出的那道佳茗,却发现杯中茶汤已然凉透了。
 
那么这个时候,面对着一杯冰冷冷的茶汤(虽然一般来说顶多只是室温),你是会选择喝下去,还是忍痛倒掉、再泡一道呢?
 
可能不少朋友听过一句话,“凉茶能喝,凉的茶却不能喝”,再加上许多晾凉的茶,不仅香气佚失殆尽,口感滋味也会发生变化,甚至连茶汤颜色比起新出的茶汤都会显得更为灰暗浑浊一些,故而一口咬定凉透了的茶是当真“凉透了”,只适合回归下水道。
 
但又有朋友或许有疑问:许多岩茶的头道茶汤被人称作“回魂汤”,通常出汤之后便搁置一边,非得等从头到尾品完那款茶时,再回头品饮晾凉的头道茶汤,此又作何解?
 
更何况,除却被晾凉的茶汤,更有冷泡茶这等以凉水长时间浸泡而得来的茶汤——若照“凉茶能喝,凉的茶却不能喝”这个说法,冷泡茶岂不是天生凉凉,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
 
其实,茶汤香气和滋味的变化,很多时候并不是由于茶汤本身出现了变化,而是由于人体对其的感知能力发生了变化:
 
新出的茶汤,温度较高,故而分子运动较为剧烈,故而茶汤的香气较为高扬。而人所能品尝到的“滋味”,正是由“味觉”和“嗅觉”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综合性的感觉(例如闻着香蕉气味吃苹果,人感受到的滋味将会是苹果与香蕉的混合口味)。
 
而晾凉的茶温度较低,故而香气不再如新出的滚烫茶汤般高扬,对茶汤滋味的感受自然会发生变化。
 
更因为,人的口腔在不同温度下对不同滋味的敏感度也会发生改变:
 
一般来说,酸、甜、苦、咸四种单一滋味与辣这种复合滋味中,唯独人体对“酸”的感知能力与温度变化无甚大干系。
 
甜、咸、苦、辣四种滋味,在外界温度为17℃到40℃之间的时候,咸味和甜味是温度越低越容易被人体感知到(故而吃一些冷食有利于帮助人体控制糖和盐的摄入量),辣在高温下更容易被人体感知到,而苦则在外界温度仅略略高于体温时最容易凸显。
 
晾凉的茶普遍为室温,相比于热茶,其中的甜味更易凸显,然而少了较高温度的庇护,其中的涩味、苦味以及其他杂味也会更难以掩藏。
 
在茶汤滋味变化以外,茶汤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则多该归结为在茶汤温度降低后,茶汤和空气接触时间较长,茶水中的咖啡碱、儿茶素内含物质同其氧化产物结合,形成络合物。而这种“沉淀物”通常对人体无害,不用因为自己误饮而感到忧心!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不是放置了太久的“隔夜茶”(这种茶汤可能落进了许多灰尘、同时有霉变可能),冰冷的茶汤,还是可以入口一品的。
 
一般说来,晾凉之后对茶叶质量的体现更为直接:是否涩口、是否甜润、是否醇香、是否回甘……在香气褪去、少了高温这块“遮羞布”之后,所有的优点与缺点都会放大后摆在你的面前。
 
何况,绿茶白毫银针等鲜嫩白茶,做冷泡茶更能体现其鲜甜爽口的茶味,岩茶的头道汤在晾凉后也更能凸显其甜润醇美,故而不用因其“凉”而将其一棒子打入冷宫。
 
所以,凉茶能喝,凉的茶也能喝。若是馋一口新放凉茶汤的甜润鲜爽,不用担心,去尝尝吧!
(责任编辑:品茗在心)
------分隔线----------------------------
相关文章
相关热词:白毫银针 茶汤滋味 儿茶素 内含物 冷泡茶 好茶 茶叶 泡茶 
热点排行
相关文章
普洱茶熟茶等级划分有几级
普洱茶熟茶等级划分有几级
云南山头茶介绍之坝糯
云南山头茶介绍之坝糯
那卡能够成为土司贡茶的优势
那卡能够成为土司贡茶的优势
白茶加工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白茶加工品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越苦涩的普洱茶越好?
越苦涩的普洱茶越好?
怎么判断普洱茶口感到底好不好
怎么判断普洱茶口感到底好不好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最具有魅力的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最具有魅力的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
什么是武夷岩茶的“焙火程度”
哪种萎凋方式的白茶品质更好?
哪种萎凋方式的白茶品质更好?
易武新贵,哆依树高杆古树茶
易武新贵,哆依树高杆古树茶
麻黑——最早出名的易武茶
麻黑——最早出名的易武茶
聊聊易武茶的转化
聊聊易武茶的转化
栏目导航
支持单位:普洱市政府 - 昆明茶叶行业协会 - 云南普洱茶农联合社 联合主办
协助单位:昆明螺蛳湾国际茶文化城 - 《云南经济日报社》周三版 - 《中国茶叶市场》云南杂志社
葳盛茶叶 - 得荼茶业 - 顶尖普洱 - 活态普洱茶 - 茗山一号 - 老茶工普洱茶 - 燕南茶坊 - 国辉神农茶业前卫店
普洱茶官方网、立足茶山源头、聚茶山资源、惠天下茶友
本站法律顾问:云南中天律师事务所 夏举龙律师
联系QQ:514269183   滇ICP备14004217号-1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0534号